承诺是积极主动的特征四-清晰事情完成的标准-20230519
以结果为导向,是做好事情的前提。更偏重于定性的思维和意识层面,今天发生了一件事情,触发思考,就如何从指导实践的方法和技巧上,提取出人人可实操的方法,把每项任务做好。在具体事情上实践,做到人人可以“事上练”,另外也从事务管理的纬度,更好的跟踪事情完成的情况。 想到的方法是:“清晰描述事情完成的标准”,写出来或说出来,不是脑子里面的朦朦胧胧。 分解开来从三个纬度实操: 1. 准确定义完成时间,字面上可以称为计划,本质是承诺,前面有记录,要敢于承诺,实质是担当和负责。 2. 清晰描述定义什么是事情本身的完结,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第一纬度的完结标准。-5月10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3.清晰描述定义要和哪些干系人达成一致。也即前面提到的第二纬度的完结。干系人要清晰识别,差别化应对。粗略分大概有三类:沟通确认类;确保知会类;形式知会类,后面举例。 结合今天空岗25%的事情,在4月2X日左右,已就事情进行讨论分析和梳理,也安排就困难的地方,去和“副班长”沟通协商解决办法,但直到今天几个主管都回邮件,才发现事情之前停滞,导致被动。 借用上面的方法总结复盘,或者是用上述方法按图索骥,看是否可以规避: 这个事情的本质是没有以结果为导向。 ~没有定义完成或者搞定的时间,缓事缓办,直到超期。缓事要急办,通过完成时间相互承诺,反向约束,通过类似约会/会议通知/闹钟等工具跟踪可免遗忘。 ~事情本身,也即第一维度的目标没有达成,没达成25%以内。 ~没和干系人沟通。这也是“副班长”为什么讲“你们根本就没做”。分角色看:副班长是沟通确认类;这个例子比较简单,可以粗略将自己和CXT定义为确保知会类,没有明确的形式知会类。如果是事情本身达成25%,就没有沟通确认类,副班长可以是确保知会类。 具体个人的实践。①先来僵化执行一段时间,然后看是否能养成习惯,②无论何时,都要清晰写出来或者说出来。③无论事情大小,都固化这个套路。 从管理的实践。在讨论或安排任务时,就三个纬度清晰讨论,并显性达成一致。 人脑思维很奇特,它像一片土地肥沃的荒地,好像里面种满了植物和果实,貌似硕果累累,好像什么事情都清楚,或者清楚知道什么不清楚。实际上,如果不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也只是自以为,不一定清楚和符合现实。 Linus说:talk is cheap,show me the code. 改变一下:Think is lier, talk or w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