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被误解了上千年的种间关系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诗经·小雅·小宛》
螟蛉如若生幼子,蜾蠃会把它背来。
螟(míng)蛉(líng):螟蛾的幼虫,螟蛾是鳞翅目夜蛾科昆虫
蜾(guǒ)蠃(luǒ):一种黑色的细腰土蜂,常捕捉螟蛉入巢,以饲养其幼虫。

雄性蜾蠃,向风一样自由,完成交配之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不参与筑巢和抚育后代。
雌性蜾蠃,天生劳碌命,不得不在产卵之前,完成筑巢,产卵结束马上出巢工作,寻找螟蛉,雌性蜾蠃捕捉螟蛉幼虫时,以口器咬住猎物颈部,再以蜇针蜇刺螟蛉幼虫的腹部神经,蜾蠃的蜂毒,具有特殊的麻痹和贮存活体寄主的功能,这些螟蛉幼虫不会死去,他们会一直处于被麻痹的状态(营养丰富而且很保鲜),雌蜾蠃把巢室封住离开,从卵中爬出来的蜾蠃幼虫,便以这些螟蛉幼虫为食物,螟蛉幼虫,被蜾蠃幼虫一口一口地吃掉,直到死亡,蜾蠃发育成健壮的小土蜂,飞出去继续嚯嚯螟蛉。

古人对这一现象的误解:
蜾蠃有雄无雌,无法生育,于是蜾蠃就偷偷地把螟蛉拖回家中喂养。
所以在古语中“螟蛉”成了养子养女的代名词。蜾蠃拖走螟蛉幼虫回巢是真,喂养是假。
蜾蠃拖走螟蛉的幼虫,是为了给自己将要出生的幼虫,储备的粮食。
大揭秘: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而食之”,所以螟蛉和蜾蠃是捕食关系。
一句话概括:螟蛾生了螟蛉,螟蛉被蜾蠃挟持了,但没有马上撕票,蜾蠃把螟蛉麻醉,给蜾蠃娃做了一个“毛毛虫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