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上海卷】22年上海高考作文下水

2022-07-12 14:46 作者:坂本喜八君  | 我要投稿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重拾智慧

      孩子喜爱发问,而成人则更注重结论,这是一种自然的现象。然而,我们仍应警惕片面地重视结论造成的使人远离真正智慧的严重后果。是故,我们应当回归问题本身以重拾智慧。

      孩子喜欢发问与成人对于结论的重视同样自然。前者的缘故是对于孩子而言,问问题所具有的意义本身存在于提问之中,而不是结论。对于成年人而言,一方面,每日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胜枚举,与其刨根究底,对于结论的重视显然是一种更经济也同样出乎无奈的选择;同时,成年人所遇到的问题往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它们往往无法凭借着简单的思维游戏便能够得出结论,这时,成人往往只能寻求认识结论本身;再者,社会评价体系也较之于思维和提问的过程更注重结论本身是否正确,这也造成了成人整体上对于结论的重视。

      但我们不可忽视发问本身具有的深刻裨益。孩子通过发问和求证的过程中取得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不一定正确的答案,而是对于其思维和心智的锻炼。同时,这也将他们引向了对于真正智慧的热爱。古希腊文中“哲学”一词同样可以被译作“爱智慧”。我们看到,整个哲学史便是一个不断由一代代人针对相同的根本性的问题进行一步步深入的回应的历程,而恰是在对于前人结论的再思考而非单纯的继承的情形下哲学才不断发展。

      而我们同样应当认识到,成人对于结论的片面重视已然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对于结论本身而非问题本身的认识使得他们无法在既有结论上更进一步完成创造,这导致了创新能力的丧失。而更显著的问题则是这造成了一种思维上的懒惰,使得成人在重要而根本的问题上放弃了思维的权利,变得人云亦云。这最终造成了一种思维品质的崩坏,使得成人无法在坚实的由思维构筑的基础上安放他们的生活,继而导致一种易于操纵的庸众社会的产生。

      是故,一种对于惟结论论的批判显得必要且必须。惟有通过对于这样的思维上的懒惰的摒弃,通过重新对于生活中细微问题提问出发,重拾对于智慧本身的热爱,以重新建立起运用逻辑思维的能力、思维的品质和最终导向真正智慧的保证。

      是故,重拾智慧。


【上海卷】22年上海高考作文下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