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家长是问题的制造者,应该避免过度干涉孩子的情绪和行为

2023-06-16 10:05 作者:吉易和躺平复学  | 我要投稿

亲爱的家长们,你们好。我是一位有着两个孩子的普通妈妈,也是一位关注家庭教育的热心人。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在家庭教育中的心得体会,特别是关于为什么家长是问题的制造者,应该避免过度干涉孩子的情绪和行为。

家长不应该多管闲事、包办替代,否则会剥夺孩子体验的权利,会让孩子觉得烦,甚至关上房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对孩子说了很多话,但孩子却不听不懂不理不睬;我们想帮助孩子做好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的事情,但孩子却不领情不感激不配合;我们希望和孩子建立亲密信任的关系,但孩子却对我们有所隔阂有所抵触有所反感。这些都说明了我们与孩子之间存在着过度干涉和包办替代的问题。

过度干涉是指我们对孩子的情绪和行为进行过多过分过火的控制和干预,导致孩子感到压抑、受限、失去自主。过度干涉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

  • 我们没有意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有自己的喜好和兴趣,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 我们没有信任孩子的能力和潜力,总是担心他们会出错或者失败,总是想要替他们做决定或者解决问题;

  • 我们没有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意愿,总是用自己的标准和期待去要求他们,总是用自己的意志和价值观去影响他们;

  • 我们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总是紧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总是打扰着他们的学习或者玩耍。

  • 包办替代是指我们对孩子应该自己做或者学会做的事情进行过多过分过火地代替或者安排,导致孩子失去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和动力。包办替代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说:

  • 我们没有认识到孩子需要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取知识和技能,通过实践探索来培养兴趣和创造力;

  • 我们没有理解孩子需要通过面对困难和挑战来锻炼意志和品格,通过承担责任和后果来增强自信和自尊;

  • 我们没有注意到孩子需要通过与同伴交流合作来发展社交能力和情商,通过与大人沟通协商来形成价值观和人格;

  • 我们没有考虑到孩子需要通过适当放松来调节压力和情绪,通过合理娱乐来享受快乐和幸福。

家长不应该指责批评,否则会让孩子胆小怕事追求完美甚至有强迫症或担心症

在我们与孩子沟通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对孩子说了很多话,但都是负面消极、严厉苛刻、冷漠无情、讽刺挖苦等语言方式;我们想帮助孩子改正错误或者提高水平,但都是用指责批评、打击贬低、威胁恐吓、惩罚奖励等方法手段;我们希望让孩子变得更好更优秀更成功,但都是用不切实际、不符合规律、不适合个性等标准期待。这些都说明了我们与孩子之间存在着指责批评的问题。

指责批评是指我们对孩子的错误或者不足进行过多过分过火地责备或者评价,导致孩子感到伤害、沮丧、自卑。指责批评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说:

  • 我们没有认识到错误或者不足是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而不是缺陷或者罪过;

  • 我们没有理解错误或者不足是学习进步中必须经历的阶段,而不是失败或者终点;

  • 我们没有注意到错误或者不足是改进提高中必要接受的反馈,而不是羞辱或者惩罚;

  • 我们没有考虑到错误或者不足是发展创新中必要产生的冲突,而不是障碍或者敌人。

家长应该接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成本给予足够自由尊重

面对与孩子沟通存在的问题,我们往往会把责任推给外部环境或者孩子本身。我们会说:“现在社会变化太快了,影响太多了。”“现在孩子都太难管了,太叛逆了。”“现在学校压力太大了,作业太多了。”“现在网络诱惑太多了,游戏太吸引了。”等等。这些话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实际上都是一种逃避责任和推卸责任的表现。因为问题不是外部环境或者孩子创造出来的,而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在过度干涉、包办替代、指责批评背后隐藏着什么呢?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对于家庭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于自己缺乏深刻的反思、对于沟通缺乏科学的方法。

如果我们想要改善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问题,就必须从自身做起。我们要接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成本,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尊重。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 接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成本,是指我们要认识到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或者产物,而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个性和潜能的人,他们有权利去探索和体验这个世界,有权利去犯错和失败,有权利去选择和决定自己的人生;

  • 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是指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支持孩子的梦想和目标,鼓励孩子的创造和表达,让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节奏去学习和生活;

  • 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是指我们要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理解孩子的需求和诉求,接纳孩子的优点和缺点,欣赏孩子的成就和进步。

家长应该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自己做事,自己承担后果,自己解决问题

有了接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成本,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尊重,我们就能够更好地与孩子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亲密、合作的关系。但这还不够,我们还需要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自己做事,自己承担后果,自己解决问题。

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是指我们在与孩子沟通时,要用积极正面、温暖亲切、真诚坦率、鼓励赞美、幽默风趣等语言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要用有益有意、有价值有意义、有启发有引导、有建设有发展的话语内容去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要用合理合适、灵活多变、科学有效、因材施教的方法手段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和提高水平。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让孩子学会自己做事,是指我们要给予孩子适当的任务和挑战,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和技能,在探索中培养兴趣和创造力,在尝试中获得经验和知识;

让孩子学会自己承担后果,是指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每一个选择都有相应的结果,每一个行为都有相应的影响,每一个决定都有相应的责任,并让他们根据实际情况承认错误或者享受成功;

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是指我们要教会孩子如何分析问题和找出原因,如何制定计划和采取行动,如何评估效果和进行改进,并在必要时给予他们适当地提示或者建议。

家长应该用爱和理解来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亲爱的家长们,通过以上内容,我想你们已经对如何避免过度干涉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启发。我希望你们能够把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尝试和实践。我相信,只要你们能够做到家长不应该多管闲事、包办替代;家长不应该指责批评;家长应该接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成本给予足够自由尊重;家长应该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家长应该用爱和理解来陪伴孩子。你们就一定能够与孩子建立起一个和谐美好、互信互爱、共同成长

亲爱的家长们,请问你们对这篇文章有什么看法或者建议吗?欢迎你们给我留言或者评论。谢谢你们阅读我的文章。


家长是问题的制造者,应该避免过度干涉孩子的情绪和行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