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2年白羽鸡行业报告:海外引种或持续受限,布局白鸡养殖链机会

2022-11-08 14:43 作者:报告派  | 我要投稿


报告出品/作者:华创证券、雷轶、陈鹏

以下为报告原文节选

------

一、 海外引种或持续受限

欧美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爆发,白羽鸡海外引种大幅受限。祖代种鸡海外引种占比超 90%,美国为主要引种来源地,2022 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美国爆发,目前虽仍有少量州未出现商业养殖场疫情,但秋冬季候鸟迁移催化疫情发展,可用引种来源将极为有限;备用引种来源欧洲同样受到 HPAI 的影响,预计封关恢复时间半年以上;另外冬季新冠疫情多发下国际航班受限,对引种运输安排造成巨大挑战,11、12 月海外引种或有可能为 0。此外,由于种鸡质量较差,换羽更新的供给弹性有限,国内圣农自供的种鸡仍有限,因此祖代产能将持续不足。
(一) 引种来源集中、国内初步突破

美国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引种国。2015-2017 年,欧美等多数国家禽流感肆虐封关,至今法国、波兰、西班牙等曾经的重要种鸡出口国仍未复关。2021 年,新西兰引进种鸡在海关被检测出鸡病问题,我国转而增加向美国引种,至 2022 年 9 月,我国从美国引种比例从 2020 年的 12.81%提升至 79.88%,美国成为我国白羽鸡最重要的引种来源国(主要引种州:阿拉巴马州、田纳西州),新西兰占比 15.93%降至第二。




科宝为我国当前第一大引种品种。我国向外引种品种主要系美国的安伟捷的 AA+、罗斯308、利丰,新西兰科宝,国内自繁品种圣泽 901、科宝艾维茵等。2020 年,AA+为白羽肉鸡最大引种品种,市占率为 37.34%;2021 年 3 月底,由于新西兰安伟捷鸡病问题,我国于当年 3 月底至 8 月底未从新西兰引进该品种,转而引进新西兰科宝、美国利丰等。2021 年全年,科宝引入市占率较 2020 年明显提升 11%左右,至 2022 年 9 月,科宝成为我国祖代鸡引种市占率最大品种,市占率达 35%。
圣泽 901 较 2021 年市占率显著提升。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数据,2022 年 5-7 月,我国祖代鸡更新量为 6.17 万套,较 2021 年同期下降 67.42%。原因系 5-7 月祖代引种基本以自繁更新量为主,而主要引种国美国从 4 月起,受航班问题叠加国内新冠疫情影响,祖代鸡不能按照之前预定计划运达,因此自 4 月底至 7 月底美国引种未能开放,此阶段从美国引种祖代的数量为 0。圣农集团的圣泽 901 在此期间为国内自繁更新主力,至 9 月为止市占率较去年全年提升 11%。




我国当前种鸡质量处于较低水平。受多年禽流感影响,叠加上轮强制换羽等因素,行业整体父母代种鸡质量不高。此外,科宝和国内品种父母代种鸡性能与 AA+、罗斯 308 等优质品种仍存在一定差距。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 年当前祖代种鸡生产效率较 2021年下降约 25%,父母代种鸡生产效率较 2021 年下降约 16%,故虽当前祖代、父母代在产存栏水平仍在中上,行业的供给能力仍不足。





(二)高致病性禽流感爆发,海外引种大幅受限

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正在欧美爆发

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 A 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以禽类为主的烈性传染病,因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 A 类动物疫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自 2020 年开始,高致病性禽流感开始在欧洲、美洲等地爆发。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9 月发布报告称,2021 年至 2022 年度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季是迄今在欧洲观察到的最大规模流行季,已影响欧洲 37 个国家。美国自2022 年开始也出现高致病性疫情的爆发,已有 43 个州出现家禽感染。




秋冬季候鸟迁移,禽流感疫情仍将持续发展。截至 11 月 4 日美国已有 46 个州出现禽类感染,欧洲已有 37 个国家发生 2467 起禽类疫情,且由于病毒可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接触方式传播、耐低温干燥环境,因此秋季、春季候鸟的迁移将会对疫情的传播造成极大影响。根据 WOAH 对过去 15 年的疫情数据研究发现,秋冬季 10 月-次年 2 月通常是疫情传播发展的顶峰,季节性明显。因此美国很有可能全境被高致病性疫情覆盖,而欧洲也将迎来本轮疫情传播新的发展。





2、引种受到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以及航班影响

HPAI 疫情持续爆发,美国引种将受到极大影响。从美国引种的影响主要在于引种来源州是否发生商业养殖场的 HPAI 疫情爆发,目前美国已有 25 个州出现商业养殖场的 HPAI疫情,而美国 USDA 动植物卫生检疫局也提示 2022 年以来中国已不接受包括华盛顿州、犹他州等 19 个州的禽及相关的出口产品。目前主要引种州阿拉巴马州虽尚未报告商业养殖场的疫情,但相邻的次供种州田纳西州已报告 2 个庭院养殖鸡群的疫情感染案例,伴随着 10 月-2 月的疫情传染高发期,候鸟迁徙对养殖场、庭院养殖均可能会有疫情影响。如图 14 所示,目前阿拉巴马州、田纳西州均已报告野生鸟类 HPAI 案例。未来美国引种有较大可能因 HPAI 的疫情爆发而中断。
备用引种来源地欧洲受到 HPAI 疫情影响,解除封关预计需要时间较长。我国海关总署于 10 月 28 日发布《禁止从动物疫病流行国家地区输入的动物及其产品一览表》,禁止从欧洲的 32 个国家地区进口禽类及其相关产品,包括法国、波兰、西班牙等白羽鸡引种国。而根据海关总署的《进口法国种禽种蛋检疫和卫生要求》公告,法国动物卫生状况要求需要达到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陆生动物卫生法典》的 HPAI 国家无疫状态要求。作为再次申请的无疫区,法国虽仅需保持 28d(一个禽流感潜伏期)的无疫情爆发即可再次申请恢复无疫状态,但国内发布相关进口禁令一般需要经过现场考察、疫情风险分析才会解除禁令,叠加新冠疫情对考察行程的影响,禁令解除的时间估计在半年以上。而我国对法国的禽类进口禁令自 21 年 1 月 6 日发布后也一直未解除。另外对于首次申请无疫区状态的国家,WOAH《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要求保持 12 个月无疫情爆发,因此近期 HPAI疫情的爆发将使得这类国家至少 1 年左右不能满足引种的无疫区条件。
引种运输条件要求较高,航班受限影响引种进展。引种运输条件一般为直达航班,在新冠疫情航班受限下安排较为困难。白羽鸡引种通常为 1 日龄鸡苗,种苗运输至境内养殖场的时间不宜超过 72h,也应避免转机对鸡苗精力的消耗。2022 年 4-7 月底受航班问题叠加国内新冠疫情影响,美国祖代引种量为 0,虽自 8 月份祖代引种开放,但航班问题解决起来难度依旧较大。8 月份以来我国通航标准虽放松,但 9 月美国暂停 26 个赴华航班,减少了引种航班选择。伴随着国际新冠疫情迎来新的冬季流行季,疫情对航班影响预计仍将持续,因此四季度引种的运输航班条件预计不会有所改善。
受种鸡质量制约,换羽的供给弹性有限。当祖代引种产能较为不足时,行业会采取强制换羽以延长祖代、父母代生产周期,对短期的供给会有一定补充。但换羽需要经历断水、断食,容易产生肝破裂、马利克、瘫腿等疾病,且前面 2 年行业景气度低迷,祖代种鸡质量较差,适合换羽的种鸡存栏并不多,因此总体上换羽只会影响短期供给、且换羽的供给弹性不大,对长期供给影响较小。

二、 长周期供给侧拐点隐约可见

(一)历史 周期复盘 : 白羽肉鸡行业 周期如何传导?
1、白羽肉鸡 产业链从引种到出栏少共需至少14 个月

按照白羽肉鸡生长和繁育特点,从祖代种鸡引种开始计算,依次传导到父母代种鸡、再到商品代肉毛鸡出栏,一共需要至少 14 个月左右时间,若考虑到祖代种鸡和父母代种鸡分别达到产蛋高峰,整个传导周期大约需要 18 个月时间。其中祖代雏鸡从引种到产蛋共需 24 周时间(育雏阶段共需 6 周、育成阶段共需 18 周),其后是约 41 周产蛋期;父母代鸡苗孵化需3 周时间,其后从父母代雏鸡到产蛋同样需24周时间(育雏阶段共需6 周、育成阶段共需 18 周),然后是约 41 周产蛋期;商品代鸡苗孵化需 3 周时间,其后是 6 周育肥时间达到毛鸡出栏条件。




2、过去 10 年约经历 5 轮周期,平均每轮周期 2 年左右时间

我国白羽肉鸡周期呈现出较为高频的周期波动,复盘 2012 年以来 10 年间白羽肉鸡行业变化,整体共历经约 5 轮周期,其中最短一轮周期仅 14 个月,最长一轮周期也只有 36个月,平均每轮周期 2 年左右时间,相较于猪周期每 4 年一轮周期,白羽肉鸡周期长度明显偏短。
周期一( 2012.02-2013.04 ):本轮周期持续约 14 个月时间,其中上行期主要受餐饮行业快速发展带动,但由于 2012 年底“速生鸡”事件叠加 2013 年初的禽流感爆发,显著冲击了消费者对于鸡肉产品的需求。
周期二( 2013.04-2015.10 ):本轮周期持续约 30 个月,2011-2013 年我国祖代鸡引种连续3 年攀升,从 2011 年的 118 万套,增至 2013 年的历史最高位的 154 万套,产能的连续扩张导致供大于求,叠加禽流感疫情对消费的冲击,2014 年鸡价高位回落。与此同时,2014年初白羽肉鸡联盟成立,开始主动对行业进行产能调控。

周期三( 2015.10-2017.02 ):本轮周期持续约 16 个月,一方面,自 2014 年白羽肉鸡联盟成立叠加 2013 年美国、法国等先后爆发禽流感疫情,我国引种量见顶高位回落,2014年引种量降至 117 万套,祖代鸡产能向商品代传导叠加 2016 年国内猪价景气上行带动鸡肉替代需求提升,白羽肉鸡价格于 2016 年 3 月冲高见顶。2017 年随着国内禽流感疫情的爆发,鸡肉消费再度受到抑制。
周期四( 2017.02-2020.02 ):本轮周期持续时间最久,累计约 36 个月。一方面,2015-2016年祖代鸡引种连续低位,行业本预期 2017 年迎来周期景气上行,但行业强制换羽的实施叠加渠道于 2016 年底累库,导致 2017 年周期未能如预期到来。但引种量的持续下行叠加产业链的亏损,行业产能调整于 2018 年见效,而随后 2018 年下半年逐步席卷全国的非洲猪瘟疫情对猪肉产能形成巨大损伤,鸡肉替代需求走强,本轮白羽肉鸡行情上行期一直延续到 2019 年底,且白鸡价格也创出历史性新高。
周期五( 2020.02 至今):本轮周期长时间磨底。一方面,供给端来看,2019 和 2020 年连续两年祖代鸡更新量超 100 万套,在产祖代种鸡和父母代种鸡存栏高位运行,行业产能过剩,但由于 2018-2019 年产业链上游种鸡场环节积累了丰厚的利润,因此产能去化过程较为缓慢。另一方面,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餐饮、旅游等活动,白鸡消费相对低迷,鸡价持续震荡运行。




3、 周期核心驱动因子:引种、 禽流感疫情及替代

通过复盘过去 10 年 5 轮周期,我们认为影响白羽肉鸡周期波动的因素主要可归为以下几点:

①引种量的变化。 引种量的变化。引种量的变化主要是供给端的传导逻辑。因为长期以来,我国白羽肉鸡行业一直极度依赖种源的进口,但海外主要供种国(包括美国、法国、西班牙、新西兰等)的禽流感疫情等因素会直接影响种鸡的进口,进而通过“祖代种鸡-父母代种鸡-商品代鸡苗-商品代毛鸡”的传导链条影响约 14 个月之后的鸡肉供给,并反过来作用于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生产决策行为; ②国内疫情影响。国内疫情尤其是禽流感疫情主要影响的是需求而非供给,禽流感具备传染人的特性,导致局部时点会引起居民对鸡肉消费的恐慌,很大程度上抑制鸡肉需求,进而对价格带来压制。 ③猪周期的影响。我国居民肉类消费中,猪肉占主导地位,其次是禽肉、牛羊肉、水产类。其中禽肉和猪肉互为替代品,在猪肉价格较高的阶段,消费者转向禽肉等替代肉类消费,带动鸡肉价格的上涨,反之在猪价下行期则构成对鸡肉价格的压制。历史上看,比较典型的是 19 年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下生猪价格史无前例冲到 40 元/公斤的高位,带动了白鸡和黄鸡价格均创下历史新高。

-----------报告摘录结束 更多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

报告合集专题一览 X 由【虎鲸报告】定期整理更新


电商 / 零售 / 物流 / 餐饮 /

电商行业 | 跨境电商 | 生鲜电商 | 农村电商 | 内容电商 | 社交电商 | 二手电商 | O2O | 团购 | 社区团长 | 服装行业 | 儿童服装 | 纺织服装 | 服装定制 | 女装 | 男装 | 羽绒服 | 休闲服饰 | 快时尚 | 时尚产业 | 她经济 | 女性群体 | 消费者趋势 | 网购 |直播行业 | 抖音 | 快手 | 快递行业 | 食品行业 | 餐饮 | 茶饮 新茶饮 | 饮料 | 咖啡 | 预制菜 | 团餐 | 休闲食品 | 卤制品 | 轻食代餐 | 方便食品 | 速冻食品 | 进口食品 | 有机食品 | 珠宝首饰 | 黄金行业 | 钻石 | 白羽鸡



(特别说明:本文来源于公开资料,摘录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虎鲸报告

2022年白羽鸡行业报告:海外引种或持续受限,布局白鸡养殖链机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