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升级计划,2000亿卢布的巨额订单,世界最大盾舰即将建成!
重型核动力导弹巡洋舰“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在1988年12月30日,1997年进入维修状态,结果当时的俄罗斯根本无力维修,只能将该舰封存。实际上,真正的现代化升级工作,在2013年开启,但是至今已整整10年,仍然未完成现代化升级,要知道,“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仅5年时间就建成服役,而改装升级却花费十多年时间,可见俄罗斯造船业之颓废。

武器
反舰武器系统是“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最核心的改装内容,“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拆除了原先20具P-700超音速反舰导弹发射筒,换成了80单元3S14通用垂直发射系统,该系统可以装填3M14巡航导弹,3M54亚超结合反舰导弹,91RT系列反潜导弹和P-800反舰导弹。理论上,3S14垂发系统可以装填3M22“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该导弹最大速度9马赫,高弹道方式射程可达1000公里。相比老款的P-700导弹,新的垂发系统可以装填多种导弹,通用性远高于20具P-700。

防空武器方面,96单元的S-300FM “里夫-M”防空系统(48N6、48N6DM、5V55RM),不像“彼得大帝”号48单元S-300F “里夫”和48单元S-300FM “里夫-M”。S-300F “里夫”仅能装填射程150公里的48N6和5V55导弹,无法装填射程200公里的48N6DM。至于射程达380公里的40N6E,暂时没有证据表明会适配在“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上,40N6E导弹长7.5米,直径未知,按照长度来看,仅能装在3S14或S-300FM里面,笔者没有查到资料可以证明3S14或S-300FM垂发可以容纳40N6E。甲板前部的32单元“匕首”近程防空导弹被换成32单元的3S97“鲁道特”垂直发射系统,“鲁道特”垂直发射系统可以装填射程120公里的9M96D中程防空导弹或一坑四弹的形式装填9M100近程防空导弹,9M96系列导弹是俄罗斯新一代中程防空导弹,携带主动雷达,优化了拦截低空目标的能力。9M100是R-73空空导弹改进而来,最大的优势是一坑四弹,制导方式是指令加红外制导。甲板后部,下沉式直升机机库旁边,还有32单元“匕首”近程防空导弹,暂不知道这个位置是否换上32单元的“鲁道特”垂直发射系统。不过是否更换了3S97“鲁道特”垂直发射系统仍然存在疑问,最大的疑问是该系统没有出现在采购文件之中。如果能安装新的“鲁道特”,将组成完善的防空火力。远程防空虽是老一代48N6系列弹,还是半主动雷达制导模式,但是好在射程够远,能够对200公里的飞机目标产生巨大威胁。中程防空由9M96系列主动雷达弹负责,该弹优化了低空打击能力,主要防御低空飞行的反舰巡航导弹。


近防武器方面,老一代“短佩剑”弹炮合一系统(出口版“卡什坦”)被新一代“铠甲-M”系统取代,“铠甲-M”是俄罗斯最新一代弹炮合一系统,充分利用了“铠甲-S2"系统的技术,配备了相控阵雷达和先进的光电系统。“铠甲-M”有8枚导弹和32枚备用导弹,两门30毫米GSh-6-30机炮。“铠甲-M”已在22800型小型导弹舰上完成测试。6座“铠甲-M”将成为“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的最后一道防线。
反潜武器方面,老的“瀑布-NK”反潜系统,可以装填RPK-6、RPK-6M、RPK-7等反潜导弹,可能被新一代“纸包-NK”系统取代。“纸包-NK”的鱼雷发射管口径变成轻巧的324毫米,能发射M-15型火箭助推反鱼雷鱼雷。3S14垂发兼容新一代91RT反潜导弹,所以老一代“瀑布-NK”系统已经过时。
AK-130舰炮换成了22350型同款A-192型130mm舰炮,A-192的重量比AK-130轻得多,A-192重量约25吨,比AK-130的89吨轻太多了。

电子设备
“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更换了老旧的MR-600“日出”对空搜索雷达,换成了MR-650“鳞皮牛肝菌”远程警戒雷达,该雷达已在光荣级“乌斯季诺夫元帅”号、1134B“刻赤”号和“维克拉玛蒂亚”号航空母舰上使用,该雷达探测距离达400公里,转速为15转每分钟。2023年8月份的卫星图显示,该雷达已经安装。

“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的新雷达,与1155M大型反潜舰的改装的雷达基本一致,例如5P-10“美洲狮”火控雷达,是A-192舰炮的火控雷达。5P-30N2型低空飞行目标警戒雷达和“顶板”系列最新的MR-710型,11356M型护卫舰同款。
比较有疑问的是30N6E1型J波段相控阵火控雷达,该雷达就是“彼得大帝”号上的“墓碑”相控阵雷达,暂时没有看到资料或者采购文件说明该雷达会安装在“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上,但是防空已经是S-300FM,不可能再用落后的3R41雷达,那么前后各有一部“墓碑”相控阵雷达,而不是“彼得大帝”号上的一部“墓碑”,一部3R41火控雷达。
另一个疑问是是否会安装22350型同款5P-20K多功能无线电电子综合体。这里需要解释一下,“5P-20K”究竟是个什么东西,5P-20K-A“纪念碑-A”雷达综合体装在20380型上,5P-20K“纪念碑”雷达综合体装在22350型上,“纪念碑”就是22350型的四面阵。还有一个同名的5P-20K多功能无线电电子综合体,是22350型舰桥上方所谓的超视距雷达34K1,实际上22350型不存在34K1这款雷达。目前5P-20K的保密程度很高,以上是笔者已知的信息,可能存在错误。回到“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上,各路媒体都说“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会装上22350型的固定四面阵,这是没有分清楚两个同名的5P-20K,这里笔者再次强调,纳舰的改装内容中明确指出采购5P-20K多功能无线电电子综合体,不是5P-20K“纪念碑”雷达综合体。所以纳舰没有四面阵,只有22350型舰桥上的那个球形天线罩,下面给出直接证据。


眼见为实,图片的真实性永远高过文字。根据上面两张图,确实没有看到四面固定阵出现。再说,如果改装内容中有固定四面阵雷达,那么该如何安装?基洛夫级的主桅杆上有排烟口,这已经挤占了可能安装固定四面阵的位置。
疑问同时出现,既然已经有5P-20K多功能无线电电子综合体,那么应该会有3S97垂发系统,但是没有直接证据证明3S97垂发系统安装在纳舰上。当然,也没有证据证明5P-20K多功能无线电电子综合体一定要搭配3S97”鲁道特“垂发。
声纳方面,MG-342“猎户座”大型舰壳声纳将会保留,“光晕-M”型主被动复合拖曳声纳取代老款的MG-325“织女星”拖曳式变深声纳。“光晕-M”型是俄罗斯首款主被动复合拖曳声纳,“光晕-M”已经在22350型和20380型完成验证测试,主动模式下对深水区的目标探测距离在15-60公里,被动模式下探测距离在15-20公里。MG-757.3 Anapa-M反破坏声纳取代 MG-7 Braslet 反破坏声纳,MG-757.3 Anapa-M反破坏声纳在20380型护卫舰上已有出现,该款可能是小改型。还有一款MGS-417 Amga-M声纳,用于接收水声浮标信号。
电子战与战斗系统方面,“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将全面应用俄罗斯新一代护卫舰上的电子战和战斗系统,新的战斗系统包括“西格玛-11442M”战斗指挥系统,是“西格玛-22350”的升级版,5P-30P雷达数据自动处理系统、5P-28-11442M多功能无线电电子对抗综合体,这是22350型护卫舰上的TK-28电子战系统。
新的导航雷达包括 MR-231导航雷达,MR-232- 2导航雷达,以上两款雷达是俄罗斯新一代导航雷达,已经应用在20380型护卫舰。上述两款雷达将组成Chardash-11442M 导航综合体,中文音译为“恰尔达什舞-11442M”,同系列包括20380型的“恰尔达什舞-20380”,22350型护卫舰的“恰尔达什舞-22350”。
MT-201M1.2型光电转塔,该电子设备出现在20380型轻护和18280型中型侦察舰上,实现了对周围海况的全面监控。还有Charodeyka-18280高频无线电测向站,中文可以翻译为“巫婆-18280”无线电监听系统超短波测向仪天线(来自舰船知识),该两款电子设备出现在采购清单中,那么11442M“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还用上了侦察舰的电子设备,意味着该舰还有无线电监听等侦察能力。
剩下还有些杂七杂八的电子设备,R- 779-16 Ruberoid 自动化通信综合体、KSU TS船舶技术设备综合控制系统、IUS MN 多用途信息和控制系统、IC Mostik-11442综合桥梁系统、Character-K水文气象支持综合体、EC Gnom-2M-11442统一时间和参考频率系统。
最后,用“彼得大帝”号的图来总结纳舰的升级。


现状
根据2023年8月的卫星图显示,“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安装了首部雷达MR-650,但是大部分设备还没有安装,甲板依然凌乱。原计划2023年的海试已经失去可能性,最快明年海试。最新消息,俄罗斯联合造船公司副总经理弗拉基米尔·科罗廖夫在“军队-2023”国际军工论坛上表示,“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重型核导弹巡洋舰将于明年5月开始海试。 2023年11月,将会测试两座反应堆。

拖延与超支
2013年6月13日,北方机械生产联合体发布消息,计划在2018年重新投入使用。结果在2020年8月才下水,至今未完成改装任务。“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改装升级时间至少在11年以上,当初“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仅用5年时间完成建造,可见俄造船业之窘迫。
旷日持久的改装带来的恶果就是超支。8月,塔斯社:“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维修和现代化费用已超过2000亿卢布,而且这还有可能继续增加。2000亿卢布,折合20多亿美元,十多年的时间改装,而且这一数字仍在上升。
当然,任何项目都要考虑背景,2013年,正是俄海军最困难的时期,22350型和20380型难产,老一代956型和1155型难堪大用。海军想要恢复规模,无非建造新舰和升级旧舰两条路,新舰难产,建造新一代战舰的路子已经被堵死,仅剩下升级旧舰这一条路。“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的升级计划自然被批准。但是,俄罗斯高层绝对没有预料到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和金钱升级该舰,这导致项目成为无底洞,吞噬着本就不富裕的经费。
有人会说应该放弃“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转而投入22350型和20380型的建造,这也不太现实。2013年,22350型的各类子系统还没有完成测试,20380型也难以快速生产,所以直接投钱到新一代舰艇的建造也是十分困难的。笔者认为,俄罗斯最大的问题在于设备落后,管理混乱,技术流失。2000亿卢布,拿来购买新的设备,培养技术工人,这笔投资能落实,带来的收益比起一艘基洛夫级大得多。
俄罗斯造船厂的设备急需更换。今年年初,当年建造“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的波罗的海造船厂总裁表示,波罗的海造船厂急需现代化改造。最近,外贸银行总经理安德烈·科斯汀视察圣彼得堡的造船企业时,发现这些企业还有1932年德国生产的设备,这批设备是二战时期德国战败,被当作赔款,移交给苏联。

上述种种问题不尽快解决,之后的项目还会遇到“涨经费,拖工期”
即便完成一艘核动力战舰的改装升级,还存在各种问题。首先是效费比过低,2000多亿卢布的改装费用改装一艘老舰,无法形成规模,制海的范围远不及成规模的护卫舰群,尽管十艘护卫舰的载弹量都未必比得上一艘基洛夫级,但是化整为零的护卫舰群,可从多个方向打击敌方舰队,即使出现损失,整体战斗力不受多大影响。而“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一旦受到损伤,大概率会退出战斗,丢失制海权。尽管基洛夫级拥有厚重的装甲,保证该舰不被击沉,但是大炮巨舰的时代已经过去,载弹量多所带来的优势并不明显。同时,如此巨大的目标,在开战之时必定被针对,敌方航母出动多轮机群攻击纳舰,难免出现疏漏,这样的损失是俄海军无法接受的。
其次是“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的改装费用太过高昂,恐直接导致“彼得大帝”号的退役。按照原计划,在完成“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的改装后,将对“彼得大帝”号进行相同的改装。但是现在看来,纳舰已经花光了经费,俄海军已经没有钱和精力再去改装一艘基洛夫级了。

当然,也不能光说缺点,优点还是要提一提。首先是对陆打击能力的提升,“彼得大帝”号远征叙利亚,因为没有口径远程巡航导弹进行对陆打击,导致2万的巨舰在叙利亚帮不上什么忙,叙利亚恐怖分子也没导弹和飞机,彼得大帝号的防空导弹毫无作用。彼得大帝号甚至不如21631型小型导弹舰,21631型可以携带8枚口径远程巡航导弹。“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的80单元3S14垂发,携带的远程巡航导弹能极大帮助俄军打击敌方重要目标,这也符合俄海军的发展方向。俄海军力求让各类舰艇都具备携带远程对陆巡航导弹的能力,当中包括971型和949A型核潜艇的改装升级、基洛级潜艇、1155无畏级大型反潜舰改装升级等舰艇。这里要提一句1164光荣级仅大改了一艘“乌斯季诺夫元帅”号,但是1164型的底子太差,一方面用不上新的防空系统(S-300FM或3S97“鲁道特”),用的还是老款3R41雷达的S-300F,而且还没办法装上3S14通用垂发打口径和缟玛瑙导弹,这搞得俄海军放弃1164型的改装计划,“莫斯科”号原计划进行大改,结果被无限期搁置,仅恢复适航状态,这为后来的沉没埋下伏笔。
22350型的作战系统将会出现在纳舰上,使其成为目前吨位最大的“宙斯盾”舰,配合其远中近多层防空系统,防空能力十分强悍。不过在各类综合射频系统和双波段固定相控阵雷达开铺的今天,纳舰的雷达并不算先进。“掩体”多功能雷达复合体没有出现在改装内容中,尽管“掩体”公司表示“掩体”多功能雷达复合体属模块化设计,可以安装在2500吨的20385型轻型护卫舰上,也可以安装在各种千吨内的导弹舰和2万吨的基洛夫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