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2022开年第一惨案张之洞看待国漫电影,似乎是一个打不破的怪圈

有感而发,还是别人说了才知道,根据历史人物改编的《张之洞》真人电影正式全国上映了,但是这部真人电影正式上映之后结果如何呢?一目了然,甚至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首日票房只有117年,全国才卖出三张电影票去,这是什么成绩?这样的成绩只能说对不起拍摄这部电影的演员和所有为之努力的工作人员。

可以预见到,这部历史人物改编电影用不了三天就会被影院强制降低排片量,甚至于一个礼拜都不到就会被挤出去电影院,更或者说,是被打出去的,因为电影院给这部电影排片也亏,毕竟人家也是要吃饭的,明知道这部电影没有人看,那么还坚持什么?早早让这部电影给别的电影让路最好,就是不想让也不行,人总归要败给现实。
而从这部2022年开年第一惨案电影,我似乎看到了国漫电影的缩影,两者虽然表面看起来毫不相干,但是都在一个打不破的怪圈之中,只是很少有人过问和思考。

一,冷门小众题材没人拍,拍了也没有人愿意看
在拍这部《张之洞》电影之前,我想制作方和导演绝对知道这部电影不会大火,毕竟新一代年轻人有几个知道历史人物张之洞的?对于这样的风骨人物,说句不客气的人,哪怕知道他了不起,但是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去深入了解。
因为他不是什么风流人物,外表更不帅气,也没有什么经典故事可挖,他只是一个老人,一个为国家费心劳力的老人。偏偏官方也没有想过把海报和预告片做得吸引人一点,海报上观众看到的只是清朝服饰扎着辫子的老年人,那能提起兴趣才怪。

这部电影也注定了冷门小众,很多投资方都没有兴趣投资这部电影,因为这部电影连他们都吸引不了,有的只是沉闷和让人看不到希望的年代。而这样的题材电影以往已经有先例,是没有多少人愿意拍的,拍出来也没有多少人看,到头来很可能本都收不回来。
放在动漫电影中同理,很多人总是说国漫电影为什么总是扎堆翻拍神话人物呢?不是哪吒就是猴子,等到不是哪吒猴子的神话人物出来,比如杨戬,姜子牙,他们又说别只顾着拍神话人物电影了,没有神话人物电影你们就不会做了吧!

但是谁规定神话人物电影就不能做了?神话人物正是我们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珍贵的一笔宝藏,有必要让更多人知道,只要电影是积极向上的,那么自然可以拍,也可以让更多年轻一辈的人知道。
而这些观众在一味指责国内动漫界只会拍神话人物电影的时候,他们没有想过,国内不是没有拍过其他类型题材的电影,并且还很多,在2017年之前,你看看吧!多的是,原创题材的国漫电影可以说层出不穷,《大护法》,《大鱼海棠》等等。

就是现在被批判得最惨的追光动画,他们开始其实也做的不是神话人物电影,如《小门神》《阿唐奇遇》《猫与桃花源》等等,这些都是非常不错的原创动漫电影,没有一点神话人物电影的影子。
但是这有用么?因为是原创题材又有些冷门,以至于三部电影都是惨败,没有一部电影过亿的,直到三部电影都失败后,追光动画才转而盯上了神话人物题材电影,出了《白蛇:缘起》,《新神榜:哪吒重生》以及《白蛇2青蛇劫起》电影。

二,不拍很多人说为何不拍,那在二者之中官方更愿意出神话人物电影
现在的大环境,虽然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但是个人还是得说,那就是太浮躁了,充斥着娱乐至上和各种急功近利。对于一部电影很少有人公正看待,以往不是没有人原创各种题材的电影,甚至冷门的电影也有很多。
但是这些电影拍出来有多少人知道又有多少人愿意看呢?很少,人总归活在现实之中,相信拍摄《张之洞》电影的官方经历这一打击之后,绝对是一蹶不振伤筋动骨,他们最先需要的是活下来。也是经历这部电影之后,更多同行会看清血淋淋的现实。

放在国漫电影这一块同理,不拍很多人说为何不拍,是只会揪住神话人物不放了是吧?但是国漫电影原创的死了多少,却没有谁愿意了解并想知道。
那在二者之间,我想从业人员更愿意做神话电影而不是原创电影,毕竟已经失败了那么多次了,他们没有多少试错成本了,神话人物电影是摆在面前是一条大路,那为什么非要走注定的坎坷难行的窄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