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题发挥 | 难解的“臻别”
◎李景祥

2013年8月29日,《辽沈晚报》B03版整版刊出的都是介绍沈阳举办首届大连海参名品直销会的文章,其中有一文的标题为《笔者暗访海参市场 帮你臻别海参优劣》。文中说:“眼下,渐入秋季,许多市民开始购买海参。海参作为一种高消费食品……但市民或许不知道,看起来‘差不多’的海参,品质很可能‘差很多’,现帮您臻别海参优劣,以防百姓花了高价却买到低劣的海参……”标题与文中用的“臻别”,实在是令人迷糊。
《说文》:“臻,至也。”这个字常出现在春联的横批“百福并臻”中,意为许许多多的福气都一并来到,表示人们的一种祈望之情。“臻”无法与“别”搭配,“臻别”无法解释。
市售的海参种类很多,产地和加工方法也各不相同,普通消费者确实不知其中是否有“猫腻”,更不知如何分辨真假好坏。如果能有人教以如何辨识真假,鉴别优劣,那可是一件大好事。既然这样,就应该用“甄别”。甄,本义是制作陶器,引申指制作陶器所用的转轮。后来,“甄”可指鉴别、选拔。“甄别”即审查鉴定真伪优劣,用到挑选海参上,似乎是大词小用,但也庶几可通。改用“鉴别”或“辨别”似乎更好。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13年第11期《借题发挥》栏目。《借题发挥》栏目欢迎投稿,投稿可发送至邮箱:yaowenjiaozi2@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