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酝名酒:坚守品质初心,做文化酱酒领道者
近年来,白酒呈现出整体产量下滑,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的趋势。展现出白酒行业马太效应加剧,品牌集中度和产业利润集中度大幅提高。

以酱酒为例,2020年中国酱香酒产业产能约60万千升,约占中国白酒行业产能的8%,占中国白酒行业利润的39.7%,销售收入1539亿,占整个白酒业的27.31%,利润总额630亿,利润占整个白酒行业近40%。随着酱酒热度日渐高涨,酱酒利润走势持续上升,核心区优质酱酒也成为了稀缺资源。
诚如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所说:“酒业已经进入了长期不缺酒,长期缺好酒的时代。”这正是高品质酱酒受到追捧的时代背景。而2020年5月才成立的宝酝名酒,拥有“宝酝酒”和“甲等大奖章”等自有酱酒品牌,被称为酒业“新物种”,吸引了行业关注,并受到多家一线投资机构的青睐。
优质的酱酒,自然恩赐的风土,传统与匠心的酿造、时光陈酿的魅力,缺一不可。就像酱酒领袖茅台,是中国白酒的一张名片,是中国白酒品质的代表。在李士祎看来,“新物种”定要在着眼全球的高度上整合世界名酒资源,不断创新和升级,但其不断前行的动力则源自对于传统酿造工艺和中华文化的敬畏和传承。
位于贵州省西北部的仁怀市在2004年被正式认定为“中国酒都”,是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也是国酒茅台的唯一产地。优越的环境和千年酿酒历史赋予仁怀酱酒产区独特的风土和文化,众多酱香型白酒企业云集于此,形成了独有的产区自信和价值。而茅台镇是这块土地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宝酝酒”和“甲等大奖章”正是产自茅台镇的天然馈赠和匠心传承之作:以季克良等酿酒大师组成的核心团队,采用仁怀赤水河畔优质小麦及“红缨子” 糯高粱,采用纯粮、手工的酿造方式,遵循古法,按照时令特点,端午制曲、重阳下沙。跨越时间的维度,陈年老酒经岁月而醇厚,历时光而优雅,况味蕴藏,韵厚醇香。
白酒是酒文化的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宝酝酒”和“甲等大奖章”在品牌定位、包装设计更加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及美学的传承和传播。精心设计的中国元素,让饮者于细微之处洞见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品尝美酒的同时,更是对中国文化的致敬,对沧桑历史的感怀。
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和国潮兴起的背景下,李士祎对宝酝旗下的酱酒品牌有了更多希冀:“来自中国的好酒,也终将为世界所品尝。以国际视野,用当代表达,向世界讲述中国酱酒和中国文化。以‘文化为魂,酱酒为脉’,做文化酱酒的领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