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原创小册子-后现代下的历史唯物主义

2023-09-26 09:12 作者:晨光熹微读书汇  | 我要投稿

导言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提纲中说出了决裂旧哲学的关键一剑:“哲学家们只用不同的 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 。以往的一切旧哲学都只是强调哲学作为 认识世界的工具而存在,却忽视了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现实所具有 的能动作用,忘记了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哲学只有成为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才有其存在意义这一理论原则[2]。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 理解为对象性的[gegenstandliche]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 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 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 、“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这里的关键在于,人的活动本身也是一种客观的活动,因为人就在这个世界之中, 人不应该与人的对象分开来思考,真正的思考方式是把人也包含在内,也就是说, 人的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也就是把对象包含在内的活动,也就是一 种客观活动。因而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包含了人的唯物主义,而不是机械的, 纯物质世界的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把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也 就是主客一体的思想[3]。

世界是客观的,人也是客观的,同时人也作为主体存在,人与世界是交互作用的, 这是提纲挈领的开篇。回到历史唯物主义上,我或者人与历史与社会与物质是怎么 什么样的关系,这个是我们的哲学思考第一性;而这本书,作为人该如何去运用哲学,余之,人在历史上应该承担怎样的行动地位。人在历史中不是机械地独立地 存在的,人就在历史之中,我们就在历史之中,我们就是历史的主体,我们就是历史本身。

在思想发生变革之前,无产阶级们必然要先杀掉自身,只有在重生以后,他 才能第二次窥见自我。这社会革命性的阵痛必然是在分娩般的觉醒中窥见的。

对于社会性的人来说,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基于此恩格 斯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劳动正是在社会下进行着的一种对于关系的转变,它并非局限于对某个具体 产品的生产,也并非对某个有形的物的改变,它是独属于人的一个对象化的过 程,人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对象化自身,所有的劳动的结果无不被打上人的烙印, 也正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些结果中窥见人的影子。而长期以来,对劳动概念往往将 其曲解成简单的“生产主义”,认为没有有形的产品,肉眼一时可窥见成果的则 不将其称为劳动,这样约束劳动的范围的做法正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所以我 们在手册中对劳动的定义重新进行了解释。

为了自圆他们的谎言,资产阶级针对阶级早已编出不知多少形貌相似的话语, 群体、大众、阶层等等。所以,在这里我们选择将群体和阶级进行比较对照,以 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学说进行重新阐述,在借用精神分析的语境下重新展开宏大 叙事的话语。并且,再基于对群体的分析阐述,我们进而对当前的后现代环境下 的群体运动进行分析研究。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前的大多数无论是种族运动还是 女性运动它们更多是像孩子基于对父母的不满而产生的叛逆而不是真正的革命 运动。这些运动无一例外的走向销声匿迹的失败,甚至更未触及资产阶级统治秩 序的筋骨。


他们未来或许还要再规定对真理的 探求的姿态,或许他们已经在做了。要更加努力。作为历史的中介的能动者的力量,不是主体,也不是个体,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能动者。 

此外,一幕幕已经上演过的历史糊涂剧仍旧在自诩青年的先进者们当中重现 着,对于机会主义者们的等待论调我们也会在此再赘述几句。革命终究不是等来 的, 自为的行动者们不应该渴求机会!

原始完全自主的思维是“真无限” ,哲学是社会意识的总结,承认 (发现) 悬崖的存在,发现了现实的“实在界” ,这个看不到底的悬崖,即真无限。马克 思清楚地意识到,针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变革只能在未来的向度中求规划,因为过 去的意识形态都是资产阶级的护身符。这也是为什么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 之后,开始以新的概念,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来重新 剖析资本主义社会,以此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本质秘密。阿尔都塞指出,此 种文本本身就在建构一种新的话语或理论空间,在新的空间中来重新思考和置放 阶级立场和阶级分化。而这种被重新配置的理论及其所揭示的社会存在则不再指 向过去[6]。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是目前的这个真无限的暂时方面。


原创小册子-后现代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