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窄轨纪实:苇河森铁

2020-03-23 07:01 作者:绿皮东风  | 我要投稿

        肆虐的病毒让春天姗姗来迟。闲极无聊,我不由想起苇河森铁。这条昔日横卧在苇河林区的铁龙,如今已驾鹤西去,蒙上厚厚尘埃。

拆除中的苇河森铁,2003年。

       苇河森铁,又称苇河森林铁路。由俄罗斯籍犹太人建于1898年,是东清铁路(现在的滨州铁路和滨绥铁路)的配套设施。由于山高路险,弯道半径小,轨距采用了762mm窄轨,只有普通铁路的一半多,因此被称为“小火车”。此后森林铁路在东北,甚至遥远的南方先后建立,中国森林铁路系统呱呱坠地。

        双头鹰的余晖刚刚落下,血红的旭日旗不请自来。伪满政权建立后为军事需要,大力扩充苇河森铁运力。原始森林里响起伐木之声,人们首次尝到征服自然的甜头。建国后苇河森铁在苇河林业局的统一调度下向全国输送大量木材,有力地支持了现代化建设。“火车一开,吃穿就来。”,那个年代林区地位最高的是伐木工人,其次是森铁司机。许多人为了心中的理想,把热血、青春乃至生命留在令他们魂牵梦萦的黑土地上,换来林区的跨越式发展,昔日的深山老林拔起座座城镇。

跳皮筋的女孩,一旁是森铁机务段。


       1970年代国产牡丹江型窄轨内燃机车上线,苇河森铁运输量一翻再翻。林业局考虑到职工的通勤需求,开通了森铁客运。森铁使用的29型窄轨客车和国铁22型绿皮车十分相像,就是袖珍了点。有时林场会把运材车和客车混编,称为“客货混编”列车。“小顽皮”遂效仿铁道游击队爬上运材车顶,躺在木头上望着天空,或是站着和同伴嬉戏,车顶上充满欢声笑语。

      1990年代,“国企破产风”肆虐东北,苇河森铁走向下坡路。在中国森林铁路系统走向瓦解时它仍奋力支撑,迎来新世纪的霞光。但由于经营困难和“天保工程”的实施,2003年珍珠站—苇河林区干线被拆,留存的8km线路在2006年因乡村公路改造缘由临时恢复,最终于当年10月31日全线停运。

苇河森铁最后的堡垒—机务段,几年后由于苇河市政改造拆除。

       初次与苇河森铁相遇,是2010年。我用ipad搜索资料时偶遇一张苇河森铁机车转盘的照片,四周杂草丛生;2013年我在新浪博客上看到已停运的桦南森铁“遗照”,奔驰在林海雪原中的28吨森铁蒸汽机车机车让我心驰神往,由此开始对中国窄轨铁路的探索。2015年我去亚布力滑雪时途径苇河,试图寻找苇河森铁踪迹,未果。后来才知道因城市改造,苇河森铁的遗迹几近泯灭。

       我为苇河森铁的离去可惜,更为毁灭它感到愤懑。我为一名喜爱嘉阳小火车的张姓摄影师感到自豪:他在2003年听说小火车面临拆除时,写文章将其见诸报端。使嘉阳小火车逃脱厄运,有了现在的发展。

四川的嘉阳小火车(芭石铁路),是中国窄轨铁路的保存典范之一。

        如果苇河森铁健在,苇河小镇上将会有东三省乃至中国最大的森铁博物馆,游客将有幸目睹1903年俄国出产的钢轨、伪满时期的柴油机车和解放战争时工人自造的木头客车。夏天,游客坐着由运材车改造的观光车进入深山老林,体会伐木工人生活;冬日蒸汽机车拉着客列行驶在雪原之中,到达大弯道前。一些人下车拍摄蒸汽机车放气的壮观场面;留在车上的旅客可以到终点站下车,沿着山间小径步行至温泉酒店,享受自然馈赠,抬头仰望纯净天空,暂时忘却心中琐事。身体素质好的可以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民国年间的火车运输队与拦路打劫的山大王、伪满时期的日本外务省警察部队与抗联游击战士、解放战争时期的林海雪原……前提条件是你的身体倍棒,且钱袋够鼓。

曾经的林区日常。

      一切向前看,过去如牛奶打泼,哭也无用。近闻桦南森铁正在旅游开发,我颇感欣慰。希望决策层可以大胆作为,突破限制,打破森铁旅游线路仅有阿里山小火车的单极格局,从而使中国窄轨铁路发展开辟新篇。不然终有一天桦南、甚至整个大陆森铁系统都会重蹈苇河覆辙,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历史深处。我们的无所作为也会和1992年拆除济南老火车站一样,追悔莫及。

       祝中国森林铁路好运,天佑森铁。

       绿皮东风  2019.4.4雨夜初稿;2020.2.13—2.14第二稿

       Copyright@东风随笔

       图片来源:本是同林鸟QQ空间/Flickr


 


中国窄轨纪实:苇河森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