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讲心理,2-8/10/13/16,春节焦虑/单身焦虑/“坏人”的好处~
忍不住继续学习。。。
春节焦虑的问题

课中学习:
中国式的春节是高密度人际关系的春节
我们整天的交往,想增加人际关系的粘度,但是这个人际关系让我们不舒服——大部分都是秀
PS:如果我有的秀,也一定会秀的。。。
清爽的人际关系才让我们舒服,有边界,互相尊重,根据关系去决定交往的多少,清清爽爽
中国式的人际关系,是清爽的对立面

非常的粘稠,人和人之间好像没有边界,而且交往量也非常奇怪,一般来说最亲的关系应该最多交往、不太熟悉的最少交往,但是春节就是不太熟悉的交往多,跟最亲的人反而交往少
PS:这就是我非常想吐槽的部分,中国式好人最惨的是自己的亲人就非常了,平时就都去照顾各种八竿子打不着的,真正有事情需要承担和付出的时候就需要我上,然后别人偶尔来看一眼就各种说他好啊让我要去回报啊,我就是最惨的。。。。。真心以后随感觉走了

脆弱的面子心理
中国人讲究给面子,春节的时候任何的找上门都得给面子,中国社会要尊重面子
其实面子就是脆弱的自尊,脆弱的自恋
讲面子的人通常只有一张脸一个面子,里面是脆弱破碎的自我
春节如履薄冰的照顾每个人的面子,因为他们的背后特别脆弱——对方很容易不开心
面子背后的偏执——跟父母的沟通无效,他一定要强加他的东西给你,这个偏执就是我有资格命令你要求你过一种人生。。。
PS:脆弱的自我让我想起了一个同事,平时看起来风风火火,但是非常容易崩溃。。。别人说一点什么就崩溃了,完全不顾环境的大喊大叫。。。
武老师也说有人就觉得自己就有资格跑去跟他说,觉得你啊,该结婚生孩子了。。。
偏执还体现在劝酒——最后进了医院,甚至出了车祸。。。
劝酒文化藏着自虐和虐待——真的是不能更认同了!!!这不是虐待身体是什么。。。。

中国式关系:模糊的边界,脆弱的面子心理,偏执,就真的挺让人难受的
让人舒服的关系里,你可以舒服的以自己为中心的活着
有人就有这种毛病:我需要到你的世界里,通过让你难受,来找到我存在的证明

关系的实质是:谁制造焦虑,谁容纳化解焦虑
好的关系是少点焦虑,自己容纳化解点焦虑,坏的关系就是有人特意的制造焦虑,而且在中国的人际关系中他们还美其名曰,这不叫制造焦虑啊,这叫为你好啊,传统文化说这是好的,但实际上这让我们更难受

不过现在社会也有一些改变,比如过年的磕头就没有了,亲戚串门子也少了
人是利益性的存在,现代丛林社会跟宗族社会不一样了,会有种感觉,朋友比亲人有用,因为现代社会的知识体系,让个体可以不依赖于家族而活,能够越来越多的尊重自己的意愿而活
疫情导致的低密度社交,可能能帮整个社会移风易俗^_^
嗯,get了一个疫情的好处

课后思考:
嗯,以前就讨厌这种低质量社交,只是的确因为整个文化“道德绑架”,还是会有一些自我怀疑,以后就跟坚决一点了,坚决按自己的感觉来啦^_^

单身焦虑

之前扫看过,没笔记,来吧
课中学习:
单身焦虑三个方面:社会方面,父母期待,个人焦虑
社会方面:过去女性没有工作机会,不能养活自己,所以必须“嫁汉吃饭”,所以这是第二次投胎。。。这是过去陈旧的社会文化,但是得看看现在的社会现实吧。。。
现在就要更多考虑个人因素,问这个婚姻是给个人带来成长还是拖累。。。。
父母期待:厄,结婚这个事情,还是不要按照别人的期待,还是听从自己的,
个人焦虑:这种焦虑一般是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找一个滋养的关系

爱情是两个成熟的人之间的事——我也是自己之前就不成熟。。。
跟父母沟通,不含敌意的坚决,和充分的准备——^_^,我觉得自己也是这样搞定妈妈的,反正再提我也不会有什么情绪啦,就好好沟通呗

恋爱脑

课中学习:
男性的“找妈模式”和女性的恋爱脑——想把男朋友变成二十四孝——这是想做太后啊
与恋爱脑对立的,是个人成长,年轻的时候学业发展和职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情侣不是稳定关系,但是个人成长耽误了就是耽误了,以个人成长为主
要找有感觉的人去谈恋爱,注意自我保护,保护自己的财产
力量维度的东西让人焦虑,而情感维度的亲密关系,亲子关系是非常救赎的
只想单身就是只想活在自恋维度,但是关系维度是非常美好的

好人坏人的相爱相杀

课中学习:
这个课很好玩,里面有很多认知^_^
增加自己的洞察力~~
如果你看到一个A,那你就能看到一个-A,如果你看到一个人特别外向,那么他一定有特别内向的点,如果看到一个人特别好,那么你要想他“坏”的点去哪里了呢
现实功能:现实中处理各种事情和人际关系的功能
好人分为三种:对所有人都好;对外人狠,对自己人好;对外人好,对自己人特别狠

对所有人都好
那他的坏是什么呢?对自己最坏,对自己最无情,他的现实功能还可以,但就是严重的委屈自己

对外人狠,对自己人好
比较健康~~~:一生桀骜不驯,把所有的柔情都给了爱人

对外人好,对自己人特别狠
因为在外部的权力社会做了弱者,在家打孩子来展示自己的有权力——俗称人渣
真讨厌

所以,一个好男人,找一个“坏女人”,如果两个都对外表现是“好人”。。。那么坏会到孩子身上
内心严重缺爱,欲望严重表达不出来的内在小孩,他们如果喂养自己,会内疚,结果他们就去过度喂养孩子,然后给孩子传递你是一个坏人的感觉
。。。。。我知道为什么堂姐们曾经让我很讨厌了。。。真的不是我求着你们给钱的,然后还各种挑刺,就很讨厌

做好人久了,人会变得愚蠢。。。。因为对自己不好自己会难受,为了屏蔽这种感觉,大脑要做自欺欺人的工作,这工作做多了人就会变得愚蠢。。。
好人的道德优越感会很高,找到个坏的很明显的人,这样关系出了问题,就可以说都是对方的文坛
为什么好坏搭配?因为“好人”在面对外部世界中的问题的时候,他没有能力去解决,而坏人是能够解决问题的,坏人的基本功能是能够保护自己,自我中心比较坚决的维护自己的利益,就不怎么吃亏

坏人是放松的,自在的,真实的, 有穿透力有感染力的
好人是紧绷的,甚至感觉自己是虚假的
坏人可以提供的好处:道德资本,保护功能,自在的感染力

特别二的人。。。总希望在别人面前获得关注和认可,他知道自己不受欢迎,但是他克制不住自己这种想吸引别人关注的行为,所以用这种很二很怪的行为吸引别人注意力——但获得不了积极的关注的
万事万物都是镜像,我们通过别人知道我们是谁,我们最初都想在妈妈的眼中看到对自己的认可,但中国式的父母喜欢批评否定自己的孩子,我们要遇到第一个觉得“我是好的”的镜像,然后内化到内心,然后最终获得稳定的“我是好的”的感觉

对这几篇课一起做个课后思考:
武老师的课真的是能量强大,昨天晚上做梦,梦里妈妈是温柔的理解的我们好好说话——和解真的可以自己做
学习了这几篇,对人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以后要怎么相处关系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坏人”的吸引力或者说几个好处——人性是根本的,人们一定是为了某种好处而行动的,别人看不到不代表好处不存在——看不到可能是信息缺失,认知缺失,比如缺少心理学的认知,同理心缺失,这意思是只认可自己的三观和思维模式,一元世界,或者说全能自恋
有一句话是说,人都不是傻子——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三观和认知里去做对自己好的选择,生活过的好或者是坏的确都是自己选的,可以告诉别人自己能提供什么帮助,但,不要自以为是的去“指导”别人,这种就很明显的全能自恋
不要去侵犯别人的边界——打着关心的名义去给别人制造焦虑,也要保护自己的边界——拒绝别人打着关心的名义给自己制造焦虑
好的关系是减少焦虑的
一个想要秀的人,其实是想要占据权力高位的,那他如果找我这种全能自恋的人。。。我是不伺候的。。。他秀的目的可能是觉得自己在高位,或者是位并不是绝对高但相对他认为低位的人可以高——拉踩
每个人为自己负责,个人是敬谢不敏的
我只接受减少焦虑的好关系^_^,我并没有意愿在现在去增加焦虑
最后,自我欺骗的事情做久了,人会变得愚蠢。。。。所以,那个内心的室友可以走人了。。。她的存在就是在反复的各种找借口自我欺骗,人会糊涂的,不用在脑子里过多绕来绕去,我害怕变蠢

over~
“坏人”。。。。我们阿护跟这个有关吗?算了,反正趁机给个排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