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货币政策操作演变(上篇—西方)

一、货币政策演变的历程,包括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等观点,以及现代货币理论和政府干预的影响。
00:01 - 分享货币政策的演变和理论分析
01:04 - 探讨凯恩斯和菲利普斯曲线的影响
05:13 - 讨论现代货币理论和政府干预的关系
二、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理论,以及凯恩斯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主张。同时,还提到了混业经营对银行业的影响。
08:20 - 凯恩斯提出消费需求的三大规律
10:23 -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与利率有关,通过货币政策解决
14:51 - 金融业混业经营可能导致银行挤兑,引起经济萧条
三、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操作,以及通货膨胀的原因和新兴学派的观点。
16:41 - 减少挤兑风险,政府需要控制货币发行
18:01 - 分析通货膨胀原因,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兴起
23:38 - 凯恩斯认为刺激需求是有效政策,供给学派认为需求减少供给增加
四、货币政策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并介绍了92年到95年间的特点。视频还提到了财政政策和单一规则货币学派的观点,并分析了政府债务和资产购买的影响。
25:00 - 货币政策重点放在物价稳定上,不考虑经济增长
28:11 - 单一规则货币学派强调货币供给内生性,出现利率规则
30:37 - 财政政策会导致政府债务积累,货币政策下调利率可以刺激经济
五、疫情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包括直升机撒钱等创新思想,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边界和影响。
33:20 - 货币打破财政府和货币政策边界
34:20 - 货币主义和泰勒规则创新
36:39 - 直升机撒钱强调财政和货币政策配合
六、关于政府开支的观点,强调在就业形势严峻时,花钱是必要的,但会带来通货膨胀,这一观点被经济学家抨击。作者表示会继续梳理国家框架。
41:41 - 政府开支观点被经济学家抨击
42:29 - 暂未梳理国家财政货币政策框架
42:41 - 简单介绍西方财政货币政策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