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我的中年地板流篮球视频

上周收到一位美国华人老朋友Peter Han的邮件。他说没有啥事,就是想我了,怀念跟我在华盛顿特区的篮球场上一起虐老黑的美好时光。
2015年我在乔治城大学做访问学者时,我公寓的马路对面就是他们单位。工作日中午休息的时候,他和同事们会跑到旁边的社区运动中心打篮球,于是我们就成了球友。
他比我年长几岁,身高一米八二,在台北长大,留学美国后入籍娶妻生子,钱都被老婆收走了,唯一的、支付得起的爱好就是打篮球。
一般认为,不同种族在运动上各有其天赋。凡是靠下肢的运动,比如足球需要跑,篮球需要跳,东亚人多数情况下就很不占优势,毕竟骨骼和肌肉的结构都与其他种族有着肉眼可见的差异。但凡是对下肢要求较低的运动中,东亚人可以很强,比如今天的乒乓球,以及将来的高尔夫球。
但是在我四十岁的时候,我和老韩两个正宗的炎黄子孙居然可以在二对二或者三对三的半场篮球斗牛中不断地虐老黑对手们。半场跑动空间相对小,对下肢要求不那么高。老韩负责抢篮板和挡拆掩护,我负责背身后仰跳投和断球防守,在非专业的对手中,我俩的组合打法几乎无解。我们俩不是“双赢”,而是“多赢”:赢了一场又一场,一场又一场,搞得老黑们没脾气。
老韩在邮件里告诉我,自从我回国之后,他再也没有找到一个像我这样的华人搭档,能够跟他组队在球场上欺负他的老黑同事的。
我告诉他,我现在再去美国,恐怕也难以嚣张了。原因很简单,膝盖毁掉了,跳不起来了。如今每周两场球,打的纯粹是地板流养生篮球。
前几年膝盖受伤后,由于未能用正确的方法护理(本应该冰敷我却误用了热敷),也未及时请专业教练辅导康复训练,结果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正常跑跳。如今虽在教练的帮助下有所恢复,但几乎跳不起来了,正如下边的视频可见,努力后仰跳投,离地两公分而已;投三分球都只能是站在地上,没法跳投了。
都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但是我三十三岁前后的巅峰时刻没有让人拍摄记录下来,确实是有点遗憾。那时候的我,经常被新球友误以为是体育老师;那时候的我,每天早上在社区露天球场的水泥硬地面上急停跳投两个小时,常常一人包办五个球;那时候的我,潜意识里以为自己的膝盖软骨会永远如此生猛可靠。
下边这段视频是我的邻居老李帮我拍摄的球场集锦,都是最近这两年的,对手都是社区的中老年球友们。从视频中看,不得不承认,如今的我在球场上已经泯乎众人矣,只剩下在专栏里吹牛的份了。
但是在我心里,球场上的我,还是那个青年,速度已逝而热血犹在,没有一丝丝改变。不管有谁来防守,不管比分是多少,不管跟篮筐距离多远,不管对手如何紧逼、遮眼、犯规,一有机会就毫不犹豫地跳投砍杀,坚决打退敌人的嚣张气焰!Just do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