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志怪故事·柳崖外编(四)

2022-02-13 22:00 作者:柳龙君  | 我要投稿

8,秋水小姐

西楼窥玉订钗盟,知己终教伉俪成。

月下同歌秋水曲,梦中庄蝶不分明。

  三伏天的时候,有三个从东北来的军人入京办事,寄住在正阳门外柳家店对面的楼里,楼有三间。一天傍晚刚开始,白月才升起来,三个人对月酌酒。直到深夜,就在这时,对面楼的西边传来说笑的声音,只见四个婢女一样的女子扶着一个美人缓缓登楼,打开窗户对月梳洗,有的拿镜子,有的举盆,有的手捧簪子环抱衣服。中间那女子发长得能垂到地上,待梳洗完毕,施上胭脂,簪上珠花,更衣,就靠着栏杆欣赏月色,其貌真可称得上倾国倾城。和身边的女子说笑了一会儿,又搀扶着下了楼,飘然不见了。三人十分疑惑,急忙跑去查看,但那座楼却是密闭如初,没有出入的痕迹。

  三人中有个叫苏冲阿的,年少大胆,于是暗中留意窥看,连着三个晚上那几个女子都是从西墙角而来,离开时仍往西墙角去。梳洗打扮的步骤依旧,只是衣饰换了。他又特地去西墙外边看了看,是一间小院,被人用来堆放柴火,砖瓦布满道路。到了晚上,苏冲阿就躲在柴火堆里,看见四女仍旧扶着美人登上楼阁,大约到三更多的时候,又扶着下楼来。苏冲阿提起衣衫陡然跳出,那美人吓了一跳,连忙避开离去,苏抓住一个年纪较小的婢女,问她那位美人是谁,婢女回答说:“是秋水小姐。”又问为何对月梳妆,答说:“皓月的光华,能增添人的容颜。在每月的初五至十五,采华十日,面丑的人能变得漂亮,凡夫俗子能够成仙,世人不懂这个道理。”苏冲阿还想接着问时,只听到有人呼唤道:“福缘,快来!”那婢女于是翩然飞向空中,变成了一只大蝙蝠。苏无意间看到地上有一枝留下的金钗,于是捡起来放进衣袖。回到住的地方,他的同伴问他干何去了,只是说:“没什么。”第二天晚上,对面楼上再也没有人声传来。等到三人把公事办完,苏冲阿率先启程,想起楼上的风景,茫然若迷,拿出金钗来看,精巧无比,简直不是人间之物。后来行至山海关,路上拾得一卷书,一看,原来是《庄子》的《秋水》一篇。苏以前曾读书识字,看到“秋水”二字,心中遂有所触怀,因而路途上天天诵读《秋水》这篇文章。

  等回到家,母亲出门相迎,一见苏就说:“有大喜事,你知道吗?”苏问:“有何喜?”母亲说:“八月十五日那天,忽然有彩车从云中驶下,里面走出来一个美人,说愿意做我的儿媳。我看她容仪似凡人,不敢收留,但是她却说‘和你有缘’,我只好留她,现在就在家中。”苏进去一看,原来就是那位秋水小姐。不禁喜出望外,拿出放在袖中的金钗,说:“是因为这件东西吗?”女子答道:“感君多情,于是禀告上元夫人,许我与你成婚。”苏冲阿又问:“仙人何名?”秋水说:“我和宋辟非、李方明一同服侍上元夫人。上元夫人下降句曲山时,命宋辟非把《三元深珠经》、《丹经》、《道精经》传授给二茅君,命李方明把《洞处二景内书》、《佩玉金铛经》传授给司命君,我主管《秋水篇》,故名秋水,至今还未传授与人,既得足下厚爱,当永结于好。”于是结为夫妇。每当月朗风清的时候,他们经常在一起援琴合奏《秋水》之曲。

  柳崖子说:“秋水一方,马蹄何往,强觅仙人终不可得。迷离徜恍,将金钗放在身边,心中思念,或许能再遇到。有人说袅娜之姿,有时能让武人毫无用武之地。后魏河间王元琛有个婢女叫朝云,擅长吹箎,元琛当时是秦州刺史,后来众羌叛乱,元琛就派朝云扮作贫苦的老妇人,吹着篪去要饭。羌人们听了篪声,纷纷落泪,说:‘我们为什么要离乡背井,流落在山谷里当强盗呢?’随即相继归降。秦州人都说‘快马健儿,不如老妪吹篪’。更何况这梳妆赏月,袅袅鼓琴的佳人呢!”

 

9,圆实

一片梵音出远寮,丘尼何事若相招。

晦明请验菩提镜,功到能教障翳消。

  圆实,是高平县云泉村的女子。年幼时体弱多病,她的母亲把她抛弃在尼姑庵做尼姑,从此以后,她就居住在云泉庵。等年长了一些,不仅精通梵书,而且出落得眉如山翠,口如樱丹,其美貌冠绝远近。有个陵川的书生,姓文名价堂,他读书研习的地方就在云泉庵西边相邻的房舍中,多才学,又善于吟诵,经常手拿书本,于台阶上下来回诵读,有时从早念到晚上,一刻也不停歇。圆实闻其书声,于是念起梵音应和,像是在用言语来酬和应答一样。一天,文生听到梵音,循着音迹来到庵中,就看见一个小尼姑摇手晃脑,学文生读书的样子,一看到文生,立刻就逃走了。走来一个老尼,叩问文生姓名,圆实在禅房内隐约听到老尼和文生的对话,得知他就是在西邻读书的那个人,于是备好茶水,捧茶而来,眼睛盯着文生不移,而文生也直盯着圆实看。老尼笑着对圆实说道:“以前千呼万唤,也不肯见一人,今天怎么如此勤快?”过了一会儿,有人来请老尼前去作佛事,独留文生在庵中。文生趁此向圆实搭话:“请问师傅法名?”回答“圆实”。文生问这个名字的含义,圆实说:“道无形无象,本性难以得知,其后化为天地,各自独居,因而可知其意。”文生说:“非也。圆者,天也【天属阳】;实者,阳也。你以女身【属阴】寄身于空门之下,应该叫方虚才对。可能是因为云泉庵的的师傅怨于缺乏阳气,所以给你取法号圆实吧。是亦或不是呢?我看姑娘你貌如琼玉,更接近仙子之风,为何不用“飞琼”作法号【飞琼是传说中的仙女名】?”圆实稍稍有些笑意,正要回答之时,有施主香客来到,只好各自散去。之后,圆实便请师父给她改号“飞琼”。

  几天后,文生经常在自己书斋前的台阶上来回模仿飞琼捧茶的样子,若有所思。这时,飞琼忽然到来,文生非常高兴,急忙走上前拉起她的手,但飞琼把一幅花笺和一双鞋放到地上后就走了。文生拿起鞋子来细细端详,针线细密,鞋底用轻绡缝着一层软绵,走在地上了无声响。花笺上有一首小诗,内容是:“

  亲制飞凫寄点情,中含密缕莫嫌轻。

  花宫夜试凌云步,别个无人识履声。”

  文生了解到诗中的含义,当夜便穿上此鞋前去云泉庵赴会,飞琼自己开门迎接,可能正逢老尼有事下山去了。禅房中,两人各自道白自己的恋慕之情,至于亲昵狎戏却被飞琼推拒了。从此以后,文生要么隔几晚便来,有时连来几个晚上。来后,就以对诵小诗消遣,飞琼经常劝勉文生以读书为要务,不肯与文生行淫乱之事。还诫告文生说:“我和你都还年少,前途长远,如今的情况已经足够满足心愿,何必要学那些浪子淫妇,夜夜欢会呢!”没过多久,文生回了陵川。这时有个无赖觊觎飞琼的美貌,打算用重金贿赂老尼成全自己的美事,在金钱面前老尼有些心动,把那个无赖的要求告诉了飞琼。飞琼很是怨恼,啼哭着说道:“飞琼因为年幼时家贫多病,托身师门,师傅居然想把飞琼当作摇钱树行那鸨母之事?”拿起刀就要毁掉自己的面容,老尼又怕又怒,就把她逐出了云泉庵。这时,正逢泽州大旱,一斗粟卖到千钱之高。飞琼还有个母亲在世上,难以自谋生计,飞琼离开云泉庵后前往依靠,母女俩手拉着手对立哭泣。飞琼说道:“无碍,儿还有一双手,可以养活咱母女俩,但儿已经削发出家,居住家中实在不雅。”就搬去了村里的一座碧梧庵居住。文太夫人稍稍听说了自己儿子和飞琼的事,又赞羡飞琼的贤德,坐车前往泽州,想要把飞琼收为文生的侧室,以安顿飞琼一家。飞琼推谢着说道:“飞琼与令公子纯属好友,并非私情,只因飞琼爱慕他的才气,因而犯规和他相交,勉励他的志向。若依太夫人,那么是飞琼自己先不洁身自好了。况且飞琼乃命孤之人,搬进令府恐致不详。”太夫人直夸其贤惠,于是放弃了纳飞琼为侧室的想法,厚礼周济飞琼家后便离去了。

  后来,文生去往太原读书,从已卯年到壬午年【相差三年】,两年都没有考中,只得郁郁回乡,路上绕道去见了飞琼。飞琼说:“我实在无颜见你了。我喜欢郎君,人知其行,不知其心。郎君落第而来,尚且不能守住自己的本心,更何况心比心呢?当初已卯发榜的时候,飞琼听说陵川有一人考中,还以为必定是郎君,最后却不是。岁月推移三年,壬午发榜时,听说陵川有二人高中,还以为其中必定有郎君,又没有。在宝幢禅灯前,郎君不知道飞琼落了多少泪,为何要白白以一副浪子模样让我败坏清规?你还是快走吧,要是再考不中,就不要再相见了。”文生愤懑不已,没再说一句话,回家后更加勤勉读书。乙酉年【距离壬午年三年后】童试终于考中,丙戌年【第二年】就要前往京城参加会试,文生又一次来到泽州求见,飞琼闭门不出,只是叫母亲拿来一张白露纸,画上一副圆光拿给文生。文生问故,飞琼母亲转述飞琼的话说:“这是菩提心镜。读书的人将之贴在面前,若是勤奋读书则圆光明如白鉴,若是稍有懈怠则暗如黑铁。”生将信将疑,揣上就去了京城,放在装头巾的箱子中,过了一段日子就忘了,自恃才智过人,四处游荡,拖延至戊子年【两年后】再次落第。文生忽然回忆起飞琼菩提心镜的话,打开巾箱一看圆光,果真黑如铁具。大惊不已,闭户不出,悉心探求。把圆光贴在面前,朝夕相对,把它当做老师对待,苦读一个月后,那圆光里的光明就长一分,文生愈加觉得神奇,于是加倍用功读书。半年后,光明已经长到三分,等到庚寅年【两年后】七月,其圆光的黑斑只剩下一成了。一个月后的秋闱终于考中,于是越发用功,不敢稍许懈怠。端视圆光,只见黑色已经完全消失,澄澈可鉴。文生不觉稽首叩地,说:“这是仙琼在点化我啊。”

  第二年,文生在科考中接连及第,被朝廷授以地方官职,回归陵川家中,拜见父母后,回到厢房,只见梳妆台前一女子正在梳发,发长垂地,艳丽无比,湘裙下的小脚只有一般人的一半长。问妻子她是谁,妻子说:“她就是你在云泉庵的旧相识啊。妾听闻她的贤德,已告知翁姑将其婚聘家中。【以前不是不答应么】”问起头发,说:“是新蓄的。”问起小脚,说:“琼妹以前还未削发为尼的时候,就已经是莲瓣小脚了,以前与你相见都是装作没有没有缠脚的样子。”文生欣喜若狂,感谢夫人。将以前飞琼所画圆光挂于堂屋,顿时光照满室。

  柳崖子说:“人心如镜子,心静则明,染上凡欲则昏。我开始听说圆实的故事的时候,还怪文生为人太过轻佻,等到家回想,圆实又有何贞可说呢。文生!不要为了美人一笑才知道努力啊。”

志怪故事·柳崖外编(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