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群山生落水,油烟过万门

2021-04-16 08:43 作者:蛙腿二  | 我要投稿

     在草稿箱里存了好几天又突然发现了,干脆把他写写完。


      这回的清明去了一直想去看看却很久没去的崇仁古镇,只不过不是为了观光,是为了太学的毕业设计,只是我寻思着,无意中大概也达到了观光的效果。

     嵊州是绍兴的一个下辖县,但是和绍兴截然不同。我想,最明显的,绍兴的主题是水,嵊州的主题是山。嵊州的城区是丘陵中间的盆地,郊区是盆地外面的丘陵,盆地里是越来越接近大城市的高楼遍地,丘陵上是茶树和如画的下王梯田的漫山遍野。

随手在车上拍的郊区

        小城里的一天悠闲而宁静,告别了早八和晨跑,前一天睡前打好卡,一大早起来就是直奔小笼包。

         其他地方的人大概想不到,但是小笼包确实是起源于这个不起眼的小城的,而且吃过嵊州的小笼包后,其他地方的小笼包大概是不想认的。面是发面,肉是带葱花的猪肉,原料是如此简单,味道也是如此纯粹。皮薄不黏嘴,馅嫩还多汁,那是一种只有嵊州人才懂的味道,是嵊州的山的味道。其他地方的人吃不到,因为即使是这么简单的味道,其他地方的人也模仿不出来,甚至连其他地方的嵊州人也做不出来,似乎同样的食材换了地方就没了神韵,大约食物也有自己的想法。它们只认这个丘陵中的小城。

       

早上吃的小笼包,左边是甜豆浆

     大饼油条咸豆浆,糯米菜干碎花碗。嵊州人偏爱咸豆浆,酱油加葱,倒上豆浆,似乎许多人觉得是黑暗料理,其实不过是嵊州人早餐的标配罢了。它带着豆的醇香与酱油葱香,只不过我口味偏甜,不常喝。

      即使是放假也不能忘记读书,吃完早餐直奔新华书店,或者说,新华宫殿更合适,嵊州的新华书店占地面积我也不知道有多少,大概是要用亩来做计量单位了。装潢极其讲究,三层,嵊州特色的东西做得极好,只是全国通用的东西太少,本来只打算找本营造法原消遣到中午,然而没有,换本营造法式,也没有,一连搜了四本书都没找到,只能随便找本书看。书店里有好几平米的大桌子和零散的小桌供读客读书,学习氛围很浓郁。确实是学习氛围而不是读书氛围,坐在那的大多是初高中的学生,一套又一套地刷着试题,假期也与时间赛跑。我佩服他们的勤奋与执着,印象里我高中从未这么做过,但是也觉得这不像是书店里该做的事,书店不该是这么紧张的地方。

       总之这里可能有你一辈子都没见过的书,似乎也是这辈子都不像是能卖出去的书,也可能没有你觉得一定会有的畅销书。

随手拿的书,没看懂

       书店的各个角落摆着体现嵊州的东西,或是越剧的戏服,或是几百寸的屏幕,循环播放城市宣传片。门口摆放着剡藤纸,有些像丝绸,有些像宣纸,进门左拐是文具店,往里是古董与纪念品,再往里却是小吃,这点颇为人诟病,我一个高中同学称这里为烤肠书店,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门口
剡藤纸
越剧戏服

       读着一本看不懂的书,听着对面桌的初中女生谈论着谁谁谁的围绕学习为中心的恋爱故事。终究不是学校图书馆,旁边小孩的聒噪与书本身的晦涩难懂最终没让我看下去。

        倒是发现了一本有点意思的书,是一个传教士眼中的清代建筑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建筑
《藏在木头里的灵魂》

      不知不觉入了迷,一早上倒也把书看完了。

      一扇大门隔绝一个世界,走出新华宫殿,嵊州还是那个小吃之城,活在嵊州并到过其他地方的人更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嵊州有向大城市靠近的综合性娱乐广场,处处看齐大城市的广场中间却有一条经涂遍布了各种小吃,其实不过是以前的路边摊有了门店而已,也更贵了。

       嵊州和杭州都很难选择午饭吃什么,一个多得不知道怎么选,一个实在没什么好选。

      春饼,豆腐包,炒年糕。油墩果,三合一,番酥。也不过是寻常小吃而已。小吃街上、嵊州下面的镇子里的花样更多,豆腐包与小笼包实际上就是黄泽镇搞出来的,不过我也懒得一一介绍。

       重点说说年糕,年糕可能是南方特产,嵊州人早已玩出了花。方言里它叫mouzi,早上一碗放年糕,中午烤年糕,晚上炒年糕,夜宵是广东粥里的生煎年糕。若是家里的笋可以挖了,年糕与笋一起煮,是咸得齁嘴却也鲜的美味的笋干年糕;烧笋干时在灶头下的火堆里,可以熏出来带炭火香的煨年糕,是一种你完全可以不顾卫不卫生的香气;旮旯头与排骨炖汤,放入整片的年糕,红得透亮,香得沁人;只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刚从年糕厂里出来时可以直接拿着吃的热年糕。年糕是一种倔强的食材,烹饪的过程大约就是去除它的倔强。去除多少,却是极为讲究,大概也因此有了这么多做法。

        似乎只有炒年糕传到了外面,算是全国人民的损失。

       然而中午和同学吃饭,大概是在诺丁汉待得久了,说要吃必胜客。我麻了,只觉那地方又贵又不爽,没广东粥来的实在。但他坚持,就也没管。

        下午去了一直想去的崇仁古镇,三块钱的城乡公交坐了40多分钟到崇仁,又走了20多分钟到古镇。本以为会看到白得没有一点杂志的翻新古镇,实际上保存得还算好。我本来也是去学习梁架结构和整体结构的。无意中走到了些不错的角度。

满月屏

       总觉得不像是水乡建筑,马头墙似乎也敬的山,不是水。也是青石板和大弧度的滴水瓦,却没感觉在提防水。

        旁边有座庙,村里有座祠堂,胡乱供的,都是抬梁式正身梁架,不造驼峰,本身也不大,倒是降低了我心目中的毕业设计的难度。

戏台
梁架
大雄宝殿
梁架
屋檐
槫椽栿

        玩得更久的是古镇外面的山里。景区的地图里看到有一个五龙潭景区,就决定要去了,只是走之前没量比例尺,地图软件里也没有(会搜到济南去)。就随便找了座山钻了进去。

有根红绳,不太和谐
不知道从哪开上来的车,左一是蛙腿五
回去的车上拍的

      崇仁的山倒是和城关差别不大,印象里城关附近的山多茶树,一花一树,一块石头,都是乐趣所在,小时候最喜欢吃山里的gegong,读了鲁迅才知道那个叫覆盆子,很甜很好吃,但保存不了几天。泥土里的虫子、覆盆子、茶树似乎是我对嵊州的山的全部记忆。山里有蛇,也有刺猬或其他一些小动物,但是很少,以前抓到过,无一例外都被它们跑了。

       嵊州的山有一种让人平静的力量,但一想到接下来几天要待在没有这种山和水的杭州,要去哪个试图把我饿死的城市,还是有些心烦意乱。回去的路上我就琢磨着,暑假得再去华堂金庭的山上搞一次烧烤。等溪滩的水清了要再去溪滩游一次泳,搞一次烧烤。

       这是一个奇怪的地方,是一大片平原里的丘陵,没有崇山峻岭的磅礴力量,也没有绍兴水乡的温柔秀丽。照理这儿的方言都应该是吴侬软语,日常交流实际上充满匪气。这里能诞生清丽婉转的越剧,也能诞生nmlp,nmgl,dtss,bxzd,zb,zz,nmgj,mtj......的优美XD 语言。这里有风靡全国的小吃,对外传播时却羞怯地打上杭州小笼包的名号。它经济排行倒数,至今没通高铁,没什么高科技企业,曾经的领带之城早已没落,相信更多的人记得的,还是它的小吃与越剧。它明明可以用历史名天下,却一直在用美食动人心。

        嵊州人一边嫌弃他的贫穷,一边自豪地在被别人问出处时说自己是嵊州人。

        晚上终于吃到了广东粥,说是广东粥,但据我考证它是嵊州特产。几笼生煎豆腐,几盘年糕,几碗粥,照例是馋死人不偿命。

        天色渐暗,白天的嵊州落下帷幕,晚上是长春路富豪路越秀路三条小吃街各自比拼的战场,只是一个明天就要去学校的人,无福消受了。

群山生落水,油烟过万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