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宜童案例分析】天津自闭症孩子前庭重度失调该怎么办?

2021-11-11 14:28 作者:宜童自闭症学院  | 我要投稿

一、儿童基本情况:

汤汤(化名),男,5岁3个月,粗大动作发展年龄为59个月,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下肢跳跃类活动以及平衡表现不佳。感统评估结果为,前庭重度失调,核心表现为重力不安全。本体重度失调,核心表现为肢体控制不良,身体各个部位的感知和运用不良。

二、问题描述:

儿童初入个训阶段,对于教室环境以及集体课程模式的适应较差,害怕参与前庭刺激类活动,过于胆小,如吊揽,滑板等活动,会通过语言表示拒绝,情绪非常激动,严重时会大声哭喊。初始状态是:来到教室,不跟随老师的指令参与做操,项目活动,集体游戏。家长辅助时,会通过坐在地上的方式来逃避,由于是老人陪同孩子上课,所以,时常无法继续开展课堂内容。

三、原因分析:

1、儿童前庭敏感,表现为重力不安全感,过于胆小,环境适应能力较差

2、家长没有意识到儿童感统失调的核心问题,以至于没有建立良好的安全感

3、家长没有掌握与儿童建立良好配合的方法

四、干预过程:

1、与家长建立信任关系:通过家长填写的感觉统合评估表与儿童在课堂上的表现相结合,将儿童最突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重力不安全感,与家长配合不足,和家长进行沟通,针对问题,给出具体的干预方法(下面进行详细说明),并通过引导询问的方式了解家长的想法后,做出适当的调整,便于家长更好的执行。对家长执行的效果进行反馈,及时给予帮助,以取得家长对老师的支持与信任,共同促进儿童课堂康复的效果。

2、以兴趣为桥梁,改善重力不安全感:通过观察与尝试,发现汤汤对于穿珠子和气球比较感兴趣,将这两个活动,与滑板和吊缆等比较刺激的活动相结合,转移注意力,缓解惧怕,改善重力不安全感,逐渐适应快速移动的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阶段一定要保证孩子绝对的安全,所有的活动都必须从小幅度、慢速、刺激相对较小,慢慢过渡到大幅度、快速、刺激相对较大;另外一方面,通过孩子喜欢的玩具和活动,作为孩子“表现好”的奖励,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关系。通过目前喜欢的玩具,以及掌握的游戏方式,发展出来新的偏好物。起初老师和孩子一起玩,后期逐渐过渡到家长和孩子一起玩。当孩子的防备逐渐放下的时候,引导家长带他去其他小朋友所在的区域,体验不同的教具,逐渐适应环境,需要注意的是,过程中,尽量避免强迫孩子的情况,保持孩子情绪的稳定性以及良好的体验感。

3、分解目标,逐渐适应集体课堂:对于汤汤来说,起初的集体活动,例如:站点点、热身操、音乐游戏和集体游戏,要求都不高,只要能保证情绪良好地在位置上待着,哪怕偶尔走动,也算完成目标;后期,逐渐提升要求,举例来说:增加站在点点上的时间;要求回家练习音乐游戏动作,来到课堂上,鼓励跟随老师进行模仿;集体游戏由之前的“远远看着”逐渐过渡为“近距离看着”“参与一轮”,依此类推,最终达到“全程参与”。

4、抓住时机,尽情表扬:课堂上多关注正向的行为,如家长带着儿童参与项目活动时,完成得很好,就要给出十分夸张并且真诚的夸奖“你真的很棒,参与了xx活动!”;之前完全不能够跟随队伍,现在可以完成集体模仿,就要及时夸奖“音乐游戏做的太棒了”;这样可以帮助原本就胆小的汤汤增加信心。而当家长这样操作以后,老师也需要给予家长肯定和鼓励,提高家长的积极性。

五、干预效果: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干预,汤汤目前能够,自己坐在吊揽上,慢慢的荡一荡,对于刺激不太明显的活动,不会决绝和排斥;能够在队伍里跟随老师做音乐游戏(集体模仿);主动参与游戏环节,项目活动期间即使老师不在旁边,也能与家长配合完成。


【宜童案例分析】天津自闭症孩子前庭重度失调该怎么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