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活着的证据
最近几日从藏区回到成都,除了醉氧嗜睡之外,身体也恢复的七七八八,没有大碍了。我本来的计划是还想顺着318骑行去日喀则的,结果米拉山上淋了一场大雨之后发烧,能够坚持骑完川藏这一段已经是万幸,不再奢求旁的了。在拉萨的时候去看了看大昭寺、小昭寺(都没有进去),在布达拉宫本来想着看看掌灯时候的宫殿,但一想到现在是夏至日附近,于是作罢。经朋友的推荐去看了文成公主的舞台剧,确实震撼,但剧中的很多内容却是第二天逛了西藏博物馆才明白的,比如:日月宝镜是怎么一回事。 在拉萨待的这三天浑浑噩噩,一方面是身体的原因,另一方面其实是和这29天的经历比起来,拉萨这个常人眼中的理想之地,却也变的平平无奇。我甚至重新开始思考过程和结果对人的意义。我不是一个骑行爱好者,在那之前我甚至很多年都没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单车了。来骑行川藏线纯属意气用事(吃饱了撑的),我在我工作的合同到期之后没有选择继续工作,而是想休息半年,好好地去感受这个世界,延伸生命的广度。其实我发现人在一种熟悉的环境中呆久了就会感觉时间过的飞快,不知不觉可能三年五载就过去了,自己仿佛还在原地。你要问我那这29天呢?我会说:恍如隔世,记忆犹新。 我买了车子之后提前绕着天府绿道骑了一圈,发现肩膀酸痛,座椅也不大合适,于是便着手对山地车进行一番改造。座椅改成了沙发座(据说加个垫子有同等效果),把车把提高了10公分,顺便换了羊角车把方便长途变换握持,加了货架和车灯之类的自不必说。回过头来看这些都是必要的准备工作。川藏线上有不少人都是现买的车子就直接拉去骑行长途了,受罪的也不在少数。我走到雅安之后才知道原来成都有好多骑行318的俱乐部可供选择。他们提供租车、修车培训、沿途住店吃饭、救援等一系列的服务。你说381难吗?确实难,单是这种程度的爬升和下降在全国的线路中都屈指可数。你说318难吗?也不难,如此完备的服务和保障体系也是屈指可数的了。所以重装来318大可不必。有购买装备的钱足够在318吃住不愁了。一路上也是看到重装的兄弟们一路扔一路寄,轻装完全不成问题。我也是一路就跟着某俱乐部就这么住下来了,体验总体不错。整个的俱乐部主要的收入来源是租车卖车的收入,以及沿途合作酒店应该是要交一些费用的,所以并不会对骑友有额外的费用,这也是我后面才知道的事。 在知道了每天要去的地方之后,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早饭后导航去今晚要睡觉的地方,之后便是不停的骑车,仅此而已。我回过头来之后还挺想念车轮上的日子的,你每天需要做的就是导航到目的地,之后便是骑行和看风景。没有杂念,心无旁骛,最多抱怨一下天气和路况,仅此而已。不像回来之后,虽然每天没有了日晒雨淋之苦,但是要开始考虑未来,谋划生活,过得远没有骑车时候快乐。难怪现在这么多人开始骑车远行了,是在逃吗?我觉得是。 我还记得在从通麦去鲁朗的路上,雨中耳机里传来许巍的《空谷幽兰》,眼泪一下就涌了出来,很多的歌都是像这样在路上听懂的。包括一路上遇到的风雨,虽然当时觉得它们就像要置自己于死地一样,但是回过头来我要感谢它们,让自己感觉自己依旧活着,依旧会哭会笑。这就是自然的力量,人从天地中来,自当回天地间寻找力量。 这29天将会是我一生的财富,这就是我还活着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