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熊海军大型战舰介绍——1155型反潜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苏联红海军仍旧在建设远洋海军的道路狂奔。根据《1971~1980年海军十年建造计划》,还在设计中的1164型巡洋舰和956型驱逐舰将在未来红海军远洋舰队中担负突击和中远程防空任务,而远程反潜任务则会交给1134B型与新一代的反潜舰共同负责。

虽然红海军对于1134B型的性能十分满意,但与高性能相伴而来的高造价也着实让统管全局的苏联高层眼前一黑。于是1972年2月,几乎是在第一艘1134B型反潜舰正式服役的同一时刻,苏联部长会议批准了海军建造新一代量产反潜舰的提议,随后造舰工业部将设计工作委派给了位于圣彼得堡的北方设计局,设计工程编号1155,代号军舰鸟。

因造舰工业部最初要求将新舰的排水量控制在4000吨左右,设计人员第一次拿出的方案是基于正在大批建造的1135型的强化版本,配备了两座可发射URPK-3暴风雪反潜导弹的四联装KТ-106型发射箱,两座可发射黄蜂舰空导弹的ZIF-122双臂发射架以及两门100毫米AK-100单管舰炮、两门30毫米AK-630近防炮以及两座四联533毫米鱼雷发射管。然而由于吨位限制,看着武德充配的设计却在关键性的反潜搜索探测能力上存在着严重不足,也因此设计初稿在1974年海军部的会议上被否决,红海军想要更大一点的战舰。

由于1135型基础舰体空间难以满足更高性能声呐系统的安装要求,造舰工业部也只得逐步放宽了排水量限制,北方设计局的工程师转而采用体积更大且设计成熟的1134B型舰体,而在之后不断的修改中排水量也一路水涨船高,截止1976年最终设计方案通过,首舰舰籍被红海军正式编列,1155的设计排水量也达到了将近7000吨。

1977年7月23日,1155型首舰无畏号(Udaloy)在波罗的海加里宁格勒州的琥珀造船厂(Yantar Shipyard)开工,1980年2月5日下水,1980年12月31日完工,1981年1月24日正式加入红旗北方舰队。

1155型标准排水量6840吨,满载排水量7570吨,舰体全长163米,水线间长150米,最大宽度19.3米,水线宽度16.5米,满载吃水达到7.58米,舰体长宽比在同代舰艇里较低为9.09:1,水线面丰满,水线以上带有折角线且明显外飘,甲板浸湿性较好,具有良好的耐波性,舰体内部空间较大,共分16舱室,储备浮力大,抗毁伤性能较强,可确保3个相连舱室进水不沉。

上层建筑分首、中、尾不连续的三段,首端的舷弧平坦宽阔,首部和中部干舷较高,后段与中段之间有一段阶梯,之后的干舷较低,舰尾则由1134系列的圆弧状巡洋舰船尾改成了方形驱逐舰尾。

动力系统仍旧采用COGAG全燃交替动力,型号则由1134B上面的两套M-5型替换为了两套M-9型,每套机组包括2台22500马力的M-8KF型加速燃气轮机,以及1台8500马力的M-62型巡航燃气轮机,最大航速29.3节,最大航速下续航力2650海里,14节航速下续航力7120海里。舰上电力供应则依靠四座1250kW的GTU-1250A型燃气发电机为主用电来源,另配两座750kW的MSK-750/1500型应急发电机作为备用。

作为一款反潜舰艇,1155型的反潜配置自然不俗,由反潜直升机-反潜导弹-反潜鱼雷-反潜火箭深弹所组成的远中近四重反潜火力,配合舰艏的MG-342猎户座中、低频搜索/攻击舰壳声呐和舰艉的MG-335白金可变深拖曳声呐,确保了精确反潜的可能。

主要防空武备为最新研制的ZS-95型匕首舰空导弹系统,该系统使用9M330型导弹,弹长2.8米左右,弹径1.235米,翼展0.65米,重量仅为168千克。系统准备时间3分钟,之后全系统自3R-95十字箭K波段综合火控雷达截获目标至第一枚导弹发射仅需8~24秒,弹药自发射装置由冷发射方式弹出后,方向控制器接通燃气喷射装置工作,让导弹在空中转向对准飞行方向。搜索雷达对小型飞机目标最大截获距离45千米,对掠海导弹20千米,导弹射高10~6000米,射程1.5~12千米(拦截飞机)和1.5~6千米(拦截导弹)。

单套火控系统可引导8枚导弹拦截4个目标,全舰共配备两套火控系统及8组垂直安装的圆柱形发射筒,每组发射装置内贮弹8枚,其中4组发射装置布置于前甲板主炮前,2组位于长首楼后的甲板室末端呈左、右排列,2组位于尾部的甲板室前端过渡舱段,呈前后排列。全舰可同时发射8枚导弹拦截4个目标。(由于导弹研发速度慢于舰船建造速度,最初的两艘1155型无畏号、库拉科夫海军中将号并未装备匕首系统)

舰艏炮位上梯次安装了两门AK-100型100毫米高平两用单管舰炮,备弹600发,由MR-145型Lev-218-100火控雷达引导,每分钟最高射速可达50发,对海最大射程21千米,对空最大射程10千米。

两座用于发射URPK-3暴风雪反潜导弹的KT-106型四联装箱式导弹发射架,布置于舰桥两侧的左右舷,导弹由季风制导雷达指引,发射仰角约16度,射程55千米。

80年代后更换为了可发射URK-5 喇叭口B(Rastrub-B)反潜反舰通用导弹的KT-100M型发射架,每座发射架里装备反潜和反舰战斗部的导弹各两枚。

舯部烟囱和主桅所组成的建筑物上层四角布置有四座30毫米AK-630M型六管近防炮,备弹24000发,由MR-123型三角旗-A(Vympel-A )火控雷达指挥。

艏楼与主甲板的落差过渡区两侧则是两座CHTA-53-1155型四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在暴风雪-1155(Purga-1155)鱼雷射击指挥仪的指挥下可发射53-65K型反舰鱼雷或SET-53、SET-65型反潜鱼雷。在鱼雷发射管后部上方还设有两座备弹96枚RGB-60的12联装RBU-6000西风2反潜火箭发射器。

1155型的舰载直升机设施相比1134B型有了很大加强,舰尾固定式升降机库增加到了2个,直升机起降指挥室设在双机库之间突出于外部,机库的右舷还设有一部直升机进场引导雷达。起降平台长约20米,宽约18米,平台上设2条平行导轨,导轨上安装绞车用以搬运直升机出入机库,另外平台上还备有直升机防滑网。

相比前一代Ka-25型反潜直升机,新式的Ka-27在尺寸、动力、载荷能力等方面也均有提高,可搭配PMR-1型、PMR-2型空投式火箭助飞鱼雷或者RM-1、2型水雷。


除了上面这些高大上的武器,1155型还配备了一些小玩意,比如2门45毫米21KM型高射炮,2座7联装55毫米MRG-1榴弹发射器,2座PK-2M型及8座PK-10型箔条诱饵发射装置。至于其他的电子系统,我就直接放到下面的基本性能简介里,大家自行浏览吧。

基本性能
舰员编制:318人
标准排水量:6840吨
满载排水量:7570吨
舰艇尺寸:163m×19m×7.58m
动力系统:2台M-62型巡航燃气轮机(单台8500马力),4台M-8KF型加速燃气轮机(单台22500马力),双轴推进
续航力:13000海里/6节,7120海里/14节
航速:29.3节

武备
两座四联装暴风雪/喇叭口B反潜导弹发射系统(备弹8枚,2组火控)
八座八单元匕首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备弹64枚,2组火控,部分舰只搭载数量减半)
两座AK-100型100毫米单管高平两用炮(备弹600发)
两座四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备弹8枚)
四座AK-630M型30毫米六管近防炮(备弹24000发)
两座21KM型45毫米单管防空炮
两座RBU-6000型西风反潜火箭发射装置(备弹96枚)
两座七联装MRG-1型55毫米榴弹发射器(部分舰只搭载数量减半)
两座PK-2M型箔条诱饵发射装置
八座PK-10型箔条诱饵发射装置
两架Ka-27舰载反潜直升机
PMR-1、2型空投式火箭助飞鱼雷26枚
RM-1、2型水雷22颗
MR-760/350/320型军舰鸟M/黄玉B/黄玉2三坐标对空/对空对海搜索雷达
MR-212/201型伏尔加河对海警戒导航雷达
MP-401S/407型启动1/2型电子战系统
R-785 台风-2S/R-782-5 暴雪-5通讯系统
伐木工1155型信息指挥系统
驱动B型航空战术导航雷达

苏联红海军原本预计将先期建造五十艘1155型反潜舰,分别由加里宁格勒的琥珀造船厂和列宁格勒的日丹诺夫造船厂承建。然而由于苏联末期经济衰退、社会动荡不安,严重影响了建造工作,至苏联解体时,只有12艘基本型1155完工服役,另有2艘改进型11551处于建造状态,最终改进版首舰恰巴年科海军上将号花了十年时间总算赶在了世纪末服役,而另有一艘完成度较低的半成品11551则被放弃。



12艘基本型1155由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平分,其中单北方舰队科拉区舰队第2反潜舰师第10反潜舰旅即配备了5艘1155型反潜舰,主要任务就是防备渗透进巴伦支海北部和西部美军核潜艇。




若是1155型最初的建造计划全部完成,那么大量的无畏级将取代红海军中服役较早性能不足的56型、61型、1134型反潜舰,反潜舰队可以直接前出到大洋深处,大幅减小敌人从水下进攻苏联本土的可能。

然而苏联解体三十年后,继承了毛熊大部分遗产的大毛如今在陆地上被人刀架脖子,已经不需要再考虑大洋反潜的问题,红色阵营的传统反潜课题只能交由东方某大国来继续深入了。

上期链接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