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真实,妈妈退休后为了更好的照顾30岁的自闭症儿子,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从前见证孩子出生,如今接纳自己的退休生活,这套30多年前买下、却空关多年的老房子,仿佛是业主王女士的人生锚点,把退休后的休闲生活和孩子出生时的快乐记忆连成一个完整的环。
在这熟悉的65㎡老公房里,王女士希望给自己和自闭症的儿子创造一个宽敞、舒适的港湾,三口人的生活,不将就、更自由。
房屋档案 house info

居住难题诊断

▲ 改造前
65㎡双南户型可以说是老房子里的优等生,但房大厅小,厨房和卫生间狭小不通风,北面餐厅被厨卫和卧室门洞环绕……
上海老公房典型的户型缺陷在这个家里也一个都不少。
而且老房子本身基础结构就老化严重,加上空关7年无人维护,霉菌滋生,根本达不到入住标准。
想要回到以前生活的房子好好陪孩子,就要彻头彻尾装修翻新,让旧房子适应新的居住需求和生活习惯。
设计师凭借一组【小户型扩容公式 = 扩+借+收】彻底征服了王阿姨,让小家惊艳“重生”。
22:0
PART 01
01. 横纵扩容法
- 格局、配色、软装,三管齐下 -
对要照顾自闭症孩子的家庭来说,宽敞明亮、舒适性好,是装修的基本要求。尤其是王女士家的情况,要长时间陪孩子在家,大客厅更是刚需。

设计师将一间大卧室改为客厅功能,不仅拆除了客餐厅之间的门洞,还在建筑结构允许的范围内,加宽了阳台门洞,直接将客餐厅连通起来,南北两侧采光和通风都得以交汇。


通透感约等于视觉上的大宅感,格局改动横向打开空间后,小户型扩容还需要空间配色来加持。
设计师用浅色系作为整屋基底,墙面乳胶漆+地面亮面地砖通铺的组合看似平常,但却在客餐厅不同空间里,通过光感的漫反射给小户型“提亮”,用清透感强的材料实现视觉扩容。


软装搭配也以浅色为主,尽量避免了厚重和大体量家具,高脚沙发和墙面装饰画的线条,都在细节中纵向拉伸着空间。

PART 02
02. 空间借位法
- 足够私密,更能随时关照 -
深入了解了王女士和孩子的日常相处模式,设计师发现孩子需要独立的空间,但是也需要随时照看,最好不要离开大人的视线。
客餐厅的空间足够开敞了,卧室这个私密的空间里,如何做到随时关照?设计师巧妙地向阳台“借”面积,把卧室扩容后再一分为二。

从阳台进入的主卧拥有采光绝佳的窗下书桌,不论看书还是化妆,都能享受充沛的光照。


主次卧之间虽有隔断,但仍然预留了平开窗。
一扇窗,既保持着孩子独立空间的隐私,又让王女士在有需要时,能及时看到孩子,十分安心。

PART 03
03. 随手收纳法
- 不显乱的秘诀是“处处能收纳”-
最初看房时,除了舒适、安全,王女士还提出希望自己的家能好收拾、好打理。
于是设计师拿出小家越住越大的“设计法宝”,用整屋收纳+零散收纳的设计思路,来帮王女士减轻家务负担。


▲ 入户处的玄关柜和客厅边墙的收纳柜增加随手放类收纳,杂物、小电器和清洁用品囤货统统收进去。


▲ 阳台则是工具类收纳场所,洗衣液随用随取;遥控器也有固定位置,顺手操作晾衣服更省力。


▲ 卧室的衣柜收纳平时穿搭,吊柜则给反季衣物物品补充了收纳空间。


▲ 卫生间、厨房属于功能性收纳区,尤其是厨房U型台面,上下柜储物“肚量”满满。
根据生活习惯分门别类做柜子,收纳不盲目,随手拿取、归位,让家能常保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