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蒋介石为什么要给伪军发放军饷?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为了消灭敌后战场层出不穷的敌后抗日武装,日本鬼子扶植汪精卫等卖国贼建立了卖国伪政权,组建了大量伪军来配合鬼子消灭抗日武装。

在很多印象中,既然伪军是日本贵子扶植组建的,那么伪军的军饷自然是由日本鬼子和卖国伪政权提供的。但鲜为人知的是,敌后不少伪军的军饷是蒋介石发放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冈村宁次回忆录》、《华北治安战》、《抗战时期关内伪军的财源》(台湾省编撰)等等史料的记载,蒋介石依然给很多投降日伪的国军发军饷,特别是八路军最为活跃的华北伪地区。

进入抗战相持阶段后,蒋介石由“抗日”转为“反共”。在1939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上,蒋介石提出了“由对外转向对内”的政策,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路线。

但问题是中共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武装基本位于被国民党丢掉的广大沦陷区,蒋介石又因为抗日统一战线而不能公开打内战。于是蒋介石就把“反共”的希望寄托在日本鬼子的走狗伪军身上。

因此很多国军在投降日本当了伪军之后,蒋介石依然暗中向他们发放军饷。不过接受蒋介石军饷的伪军要答应两个条件:一,不打中央军;二,主打共产党,而日本鬼子不在攻击目标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