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最后生还者2:复杂纠结的悲剧,自相矛盾的游戏世界观

2023-08-05 10:41 作者:刘定坚79  | 我要投稿

  我是在稍微被剧透的情况下通关了最后生还者2的,玩之前我就知道乔尔会死,艾莉会去复仇并最后放过艾比。打过两遍后觉得有必要写点东西


  这个游戏之所以恶评满满,我的看法是,游戏在游玩过程中展现的世界观,与尼尔想要表现的世界观是冲突的,根本原因则是游戏玩法与剧情的冲突。在这之中,尼尔在这部庞大体量的游戏前稍弱的笔力也是大问题


  但同时,part2的悲剧刻画又有其必然性,我的意思是剧情这样发展其实是可以的,但按尼尔那个路子来就有问题。


  这个游戏这么多人反对他很正常,但很多人首先就没理解这个游戏。


  为什么我说“游戏在游玩过程中展现的世界观与尼尔所表现的世界观冲突”?

 

  游戏一直在表现的是狗咬狗的世界观,在这片废土,人命贱如草芥,说杀便杀了,跟杀一条狗没有什么区别,所有人都一样。在这样的世界观下玩家才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随意杀人,敌人把我杀了,我读档就是了。

 

  但在艾莉和艾比身上,却突然搞起了武侠味,江湖气的世界观。艾莉杀了一堆响尾蛇的人后,在艾比身上突然讲起了道义:主动把背包放小船上,拿个小刀跟她搏命,好像背包里的枪和子弹都是摆设;艾比则像个大侠一般,先救雅拉,后救勒夫(很难不想到萧峰为救阿朱独闯聚贤庄)还为这两个孩子背叛组织,杀掉昔日的战友;勒夫求个情,艾比就放过了很可能杀了她一生挚爱欧文的艾莉(这里艾比实际上不确定是不是艾莉干的),只因为场上有一个所谓孕妇。

 

  正是这种冲突的世界观造成了玩家割裂的感受,玩家一方面在体验无任何慈悲的残酷世界,一方面又单独在艾比和艾莉这对仇敌身上,体验文明世界才有的那套“对陌生人的善良与爱”。估计有不少人都想像功夫里的阿星说一句:“你搞到我好乱啊”。

 

  我觉得尼尔是意识到这个世界观的问题的,所以他会在游戏中安排雪仗,在“植物园”的温馨时刻,杰克逊里的嘈杂热闹;wlf则有健全的设施,健身房,图书馆,甚至幼儿园;又有养殖场,一大堆的牛羊,狗,子弹充足到可以拿来练习,汽车管够,随时有支援。疤脸帮则独占小岛,有大片的玉米地,有成熟的管理方式,还有能抗炸弹的超强单兵。响尾蛇甚至有闲心关一批囚犯折磨他们来玩。wlf和疤脸帮的帮派战争(江湖气的又一佐证)能打得整个小岛火光冲天。种种要素都在表明:最后生还者的世界远没有1那样贫穷,2才是它更真实的模样,它更像一个江湖。在这样的废土中,人们依旧在主动地互相残杀。与1不同,在2中我们首次亲眼看到了设施健全的大组织

 

  但即便这样,玩家对最后生还者的感受却依然是狗咬狗,依然不认为在这个世界我们有余裕对陌生人讲道德。因为这个游戏的游玩方式就是毫无慈悲地把敌人一个个杀掉:用火烧,用霰弹枪和炸弹粉碎,用狙击枪百步穿杨,用消音器和弓让敌人死得不明不白,所有拦路的人都该死。角色并不因为更富裕的环境就有了文明世界的道德。这就是游玩方式与剧情理念的冲突。

 

  游戏玩法与剧情所表达理念的冲突,导致了许多人根本不理解,为什么艾莉杀了这么多人后,却放过了最该死的艾比。这些人的逻辑是:

 

“尼尔把艾比写成什么人物艾莉都应该杀她,因为这个世界根本不在乎你是好人坏人,挡路了就一枪打死,自始至终都这样。”

 

“你尼尔说艾比是个好人,那艾莉杀的其他人就一定是坏人吗,他们没有亲人吗,凭什么他们就该杀,他们比艾比这条命更贱吗?”

 

对艾比也是差不多这个逻辑:“你一会儿残杀了救你一命的乔尔,一会儿又为了两个小孩对自己人痛下杀手,你**想干嘛?”

 

  在以上的理解下,玩家给part2恶评实在是太能理解了,在这个逻辑下,尼尔所讲的根本不是人类能理解的情感,人物完全立不住,对其向所谓政治正确屈服的指责自然也就铺天盖地而来了。

 

  但在艾莉的视角下,艾莉从不知道艾比干了什么。

 

1

 

  要理解艾莉,则要先解密艾比。

 

  艾比生命中有两个最重要的男人,一个是他爸,一个是欧文。这两人死后,她生命的唯一牵挂才成了一个“男孩”——勒夫。他们影响了艾比所有的重要决定


  父亲的死让艾比踏上了复仇之路。作为火萤的理想随着至亲一同死去,再加上多年当顶级杀手的经历,艾比变得无比残酷,所以她虐杀了乔尔。从此欧文和梅尔对艾比有了芥蒂,梅尔尤为如此。

 

  艾比从不认为自己是好人,她也不需要成为什么好人。她根本不在乎其他人对她的评价。她是梅尔口中的“顶级杀手”。

 

  但跟欧文睡觉那一夜至关重要。欧文对艾比手段的指责第一次让她感到难过,她不能接受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对她说这些。欧文察觉到艾比的眼泪,感受到了艾比用情之深,知道自己让这个钢铁般的女人卸下了防备,在心理上赤裸地站在了他面前,于是才有了顺理成章的情节。在这种理解下,这两人突然搞起来就没有那么突兀了

 

  也正是这一夜后,艾比开始意识到,为了“配得上”这个男人,自己需要成为一个好人。她开始意识到之前对乔尔的所作所为,是不为一个更高的道德评价体系所接受的,即使她找乔尔报仇合情合理。不知道你们看没看过天下无贼,里面刘若英有一句经典台词:“我想为肚子里的孩子积点德。”这和艾比的心境是十分相似的。所以当雅拉问她为什么对他们这么好,她说:“我是为了自己这么做,我需要这么做。”在此之下,出轨这种事其实只是次要原因罢了,不然的话就不是梦见手术室出现被吊死的姐弟俩,而是水族馆大鲸鱼面前梅尔死盯着艾比了。用手术室这个父亲惨死的地方是有强烈暗示的

 

  到这里为止,我都是在帮尼尔把这个人物突然转变的这个过程圆起来,我认为尼尔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能改变艾比,对艾比有最大影响的只有欧文,是他促成了后面的艾比一系列反常的选择。但实际上尼尔在艾比的人物塑造中所表现的远比我说的要少。对于艾比这个人物哪怕单开一张碟去做,专门去搞欧文对她的心理转折的影响,搞她后来跟勒夫雅拉关系的发展都不为过。但这种做法成本上就不可能,体量上也显得过于庞大了。

 

尼尔又是怎么写艾比的转变的呢

 

  艾比的梦是解读她的关键,前两次醒来时艾比都是非常紧张的。很多人没注意,艾比第一次醒来前做的梦就是她杀乔尔那个可怖的场景,她睡觉时一直皱眉,曼尼叫醒她时,她非常紧张。后来在车上她也说自己最近睡得不好,这表明复仇根本没让她解开心结。这不是大仇得报的轻松状态


   第二次艾比从欧文身边醒来,她依然是一个很惊恐的状态,为什么在情人欧文身边她依然如此紧张?她梦见自己走过医院走廊,见到了雅拉和勒夫被吊死。这里实际上就是把救这两个小孩跟接触父亲死去这个心结联系起来了。艾比父亲形象的出现是理解艾比对姐弟俩态度特别重要的一个点。艾比是把救这两个小孩当作了放下过去痛苦回忆的解药,弥补自己看着父亲死去自己却毫无办法的创伤。但是这里既没有台词,也没有心理活动,就单用晦涩的镜头语言,这就造成了很多人根本没有感受。

 

  救了雅拉后,再一次醒来后艾比表情终于变得放松,不再眉头紧皱,这就是艾比心安的象征,她知道自己在变成好人。这也解释了梅尔对她说的那番话为什么让她这么生气,仔细看就发现梅尔这番话不只是在指责艾比和欧文那档子事,梅尔还提到“远离那两个孩子,别毁了他们”。这番话重点在于,梅尔不承认艾比是什么好人,她依然认为艾比是冷血杀手。所以艾比会有那样委屈,不甘心的情绪,她觉得自己被冤枉了;所以雅拉才会上来跟艾比强调说:你是个好人

 

  欧文在手术室外说:“也许我们停止寻找光明。”这不是一句没有意义的台词,“当我们迷失在黑暗中,便努力地寻找光明”是艾比父亲的座右铭。这说明艾比现在才开始放下那段回忆,而不是杀了乔尔那一刻。

 

  但,玩家即使猜到了她出于内疚和赎罪的目的,也还是会问:难道这就值得艾比去杀自己wlf的战友吗?就值得去干冒奇险,去闯最危险的感染区,差点把小命交给鼠王吗?这里就体现尼尔笔力不足,或者说其考虑不周了。

 

  看看金庸是怎么写萧峰为救阿朱独闯聚贤庄:

 

  “乔峰自踏入江湖以来,只有为友所敬、为敌所惧,哪有像这几日中如此受人轻贱卑视,他听阿朱这般询问,不由得傲心登起,大声道:“没有。那些无知小人对我乔某造谣诬蔑,倒是不难,要出手伤我,未必有这么容易。”突然之间,将心一横,激发了英雄气概,说道:“阿朱,明日我去给你找一个天下最好的大夫治伤,你放心安睡罢。”

 

    我想没有人纠结于萧峰为什么要舍命救阿朱,哪怕此时他甚至不知道阿朱真名,哪怕阿朱受伤一大半是她自己闯的祸。萧峰的形象在所有描述他的文字中,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天不怕地不怕的好汉,在一个名为江湖的世界观里,这样的人物做出这样的选择是理所应当的。

 

  但艾比是一个豪气冲天的英雄吗?在废土世界观下能有英雄这种冲动人物吗?在这里我认为出现了游戏剧情上的又一个问题,艾比没有体现出像乔尔第一部那样强烈的动机:乔尔送艾莉一程一开始是因为泰斯,再然后才是因为艾莉成了他的女儿,这种越来越强的动机是因为一点点升温的感情才有的

 

  这里如果要改的话,最好还是想办法给艾比更多的心理描写,内疚和救赎自己的动机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篇章中又来得如此突然,一夜之间艾比就转性了。可以给她一两句台词写她有作为顶级杀手的自信,写她性格稍微冲动,写她在欧文面前有一点置气,耍性子。写她因为梅尔的那番话,“反倒不甘心,偏要做好人做到底;又想自己若不去santa barbara,也回不去wlf,天下之大无处容身,这条命交代了又何妨。”这就是很武侠的写法,却跟游戏狗咬狗的世界观又有冲突。其实人物可以有不同于环境的性格,但这是要花笔墨塑造的,而尼尔没有。

 

  在勒夫和艾比之间,则最好就是多加几个勒夫舍身救艾比的动画,给雅拉找医疗包时大可以一同大战鼠王,勒夫多次救险;过桥的时候让勒夫给点更实质的帮助,在小岛上背叛wlf之前多搞几个勒夫为了救艾比献身的镜头;勒夫失去母亲那个镜头给艾比多一点心理描写。一代里,最凸显乔尔艾莉父女情的,一定是在着火餐厅里乔尔安抚极为恐惧的艾莉那一幕。其实那里艾莉已经单独杀掉了大卫,乔尔过去根本没发挥作用,但我们依然感受到了乔尔艾莉之间紧密的联系。凸显父女之情甚至不用为对方做什么,把急切地找到对方的心情表现出来就行了,顽皮狗深谙怎么搞人物关系。但勒夫这样一个对艾比极为重要的人,两人之间却几乎只有艾比单方面的输出。

 

    对wlf的描写少得可怜又是一个问题。有几个镜头写他们虐待敌人,但这个末世大家本来就没资格当好人,(我开篇提到的世界观冲突问题)这样远远达不到激起玩家对wlf这个组织的仇恨,甚至厌恶都说不上。玩艾莉的时候,杀wlf不是因为他们做错了什么,只是因为他们挡路了,这说得通,狗咬狗世界嘛。但玩艾比时。心理就会膈应了,即使我们对wlf没有感受,但我们对艾比评价会变成:“你为了个小孩杀自己战友?”就像有的大学生杀流浪猫,一个猫而已,我们都不认识的,但这时我们对这个大学生的评价会变得极低极低,想让他重新在社交圈立足,哪怕只是被接受,都是要花大力气的。

 

  但又像每个问题大学生都有出事的原因,艾比最后落到背叛wlf也是有些身不由己的。如果勉强接受艾比真的跟雅拉和勒夫有如此强烈的感情,(想想雅拉的安慰和肯定,想想勒夫对她的鼓励和坦诚,又想想两个小孩身世可怜),那艾比最后面对伊萨克放下了枪,等着受死时,雅拉又两枪把伊萨克杀了,这就没法回头了。艾比不杀wlf,他们也要来杀她了。这就是做“好人的代价”。这时候就算艾比把勒夫交给wlf,她的下场也不会好,更何况这么搞艾比这个人物就更站不住了

 

  问题是你做好人做到这个地步的理由是什么呢?游戏里是为了勒夫,我的解读里深层原因则是因为爱情所以想要成为好人(还是用天下无贼里刘若英那句经典台词:‘我想为肚子里的孩子积德’去解释)。这种理由看似成立,似乎也有说服力,但由于游戏中有限的表达,尼尔笔力上的不足,从情感上让玩家理解,这是远远不够的。

 

  其实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像武侠小说那样,狗血一点,让勒夫雅拉艾比是失散多年的同父异母的姐弟,把wlf写得更坏一点,这样一切都通了。艾比为了世上唯一的亲人杀了那些很少接触,平时又作恶多端,极为残忍的wlf,顺理成章,还顺便让艾比有个改邪归正的的样子。尼尔的故事有一点这个意思,艾比这条线都不至于崩。但尼尔没有,按他那个路子来又搞得如此粗糙,那就只能崩了。

 

  当然我这里就算讲出花来,也不改变尼尔这里的处理是一大败笔,玩家根本不知道角色怎么就发展到这个地步了。我猜到了尼尔想说什么,但尼尔写成这样让人是难以接受的。还是那句话,说服力有,但远远不够。

 

  后面欧文死了,勒夫自然就成了艾比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艾比和勒夫找杰克逊一伙人寻仇,最后却放过了艾莉,为什么这里勒夫求个情艾比就放过了情侣俩?首先杰西和汤米都死了(都以为汤米死了),两命抵两命,而且艾比的台词也表明她认为汤米是主谋。更重要的是,勒夫此时已经成为了唤醒艾比善良一面,提醒艾比“你是个好人”的重要人物了。于是,艾比还是选择做个好人,心一软,把两人都放了。自此以后,勒夫便成了艾比生命中唯一的牵挂,有勒夫在,艾比才完整。

 

  台词和心理描写上欠缺,镜头语言上顽皮狗倒是一如既往。找2425号房的途中,场景上终于出现了大片的阳光,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样,反正我不管是玩艾莉还是艾比的西雅图章节,我心理压力都非常大,因为这个场景雨几乎没停过,除了阴天还是阴天,大片大片的阴冷色调,玩家是在很切身地体会复仇的沉重。但当艾比放下过去,不再耿耿于怀后,便出现了蓝天白云,大片的暖色调,导演其实已经在暗示什么了。

 

  艾莉在农场第一次出现看到的黄昏也是暖色调,但天空颜色却偏红。果然,紧接着她便再一次梦到了乔尔惨死的回忆,她放不下。于是在阴冷的色调中,艾莉出发了。她来到santa barbara后,色调也一点点地跟着变暗,从艾莉初到海岸时的明媚一点点地转变到了决战的阴冷灰暗,大雾漫天。

 

  艾莉在整个复仇中其实是越来越不坚定的,从跟蒂娜吵架,把她说成累赘开始,就表明她被仇恨蒙蔽,心理上已经不属于常态了。到了逼迫诺拉把水族馆爆出来,这中间的经历实际上已经让她很受折磨。游戏也开始暗示玩家,艾莉为了复仇,本质上已经在向艾比靠拢了,她们都或被动或主动地干了不少坏事。只不过因为游戏一直引导玩家情绪上更偏向艾莉,所以艾莉折磨诺拉的镜头没有艾比杀乔尔那样直接。但导演直接给艾莉表情大特写,毫无疑问是大有用意的。再到迫不得已杀掉欧文和梅尔,尤其是梅尔还是孕妇,艾莉的心理就崩溃了。

 

  艾比因为决定做个好人,去悔过,所以她开始过得轻松

 

  艾莉选择复仇,那就注定过得越来越痛苦

 

 

 

2

 

  复仇主题最后落到宽恕上其实一点都不少见,读者也少有不接受的,为何part2却背负骂名?先看看基督山伯爵如何写这样的桥段:

 

  “我就是那个被你诬陷、出卖和污蔑的人。我的未婚妻被你害得过着屈辱的生活。我横遭你的践踏,被你作为升官发财的垫脚石,我的父亲被你害得活活饿死,——我本来也想让你死于饥饿。可是我宽恕了你,因为我也需要宽恕。我就是爱德蒙·唐太斯。”

 

  天龙八部又怎么写萧远山大仇得报呢?

 

  “这三十年来,他处心积虑,便是要报这杀妻之仇、夺子之恨。这一年中真相显现,他将当年参与雁门关之役的中原豪杰一个个打死,连玄苦大师与乔三槐夫妇也死在他手中。其后得悉那“带头大哥”便是少林方丈玄慈,更在天下英雄之前揭破他与叶二娘的奸情,令他身败名裂,这才逼他自杀,这仇可算报得到家之至。待见玄慈死得光明磊落,不失英雄气概,萧远山内心深处,隐隐已觉此事做得未免过了份,而叶二娘之死,更令他良心渐感不安。只是其时得悉假传音讯,酿成惨变的奸徒,便是那同在寺中隐伏,与自己三次交手不分高下的灰衣僧慕容博,萧远山满腔怒气,便都倾注在此人身上,恨不得食其肉而寝其皮,抽其筋而炊其骨。哪知道平白无端的出来一个无名老僧,行若无事的一掌便将自己的大仇人打死了。他霎时之间,犹如身在云端,飘飘荡荡,在这世间更无立足之地。”

 

  ……

 

  “突然之间,数十年来恨之切齿的大仇人,一个个死在自己面前,按理说该当十分快意,但内心中却实是说不出的寂寞凄凉,只觉在这世上再也没甚么事情可干,活着也是白活。他斜眼向倚在柱上的慕容博瞧去,只见他脸色平和,嘴角边微带笑容,倒似死去之后,比活着还更快乐。萧远山内心反而隐隐有点羡慕他的福气,但觉一了百了,人死之后,甚么都是一笔勾消。顷刻之间,心下一片萧索:“仇人都死光了,我的仇全报了。我却到哪里去?回大辽吗?去干甚么?到雁门关外去隐居么?去干甚么?带了峰儿浪迹天涯、四处飘流么?为了甚么

 

  那老僧道:“萧老施主,你要去哪里,这就请便。”萧远山摇头道:“我……我却到哪里去?我无处可去。”那老僧道:“慕容老施主,是我打死的,你未能亲手报此大仇,是以心有余憾,是不是?”萧远山道:“不是。就算你没打死他,我也不想打死他了。”那老僧点头道:“不错!可是这位慕容少侠伤痛父亲之死,却要找老衲和你报仇,却如何是好?”?

 

……

 

  萧远山道:“弟子空在少林寺做了三十年和尚,那全是假的,没半点佛门弟子的慈心,恳请师父收录。”那老僧道:“你的杀妻之仇,不想报了?”萧远山道:“弟子生平杀人,无虑百数,倘若被我所杀之人的眷属皆来向我复仇索命,弟子虽死百次,亦自不足。”

 

  小说体裁,能让角色讲大段大段的台词,有大段大段的心理活动,可是part2作为游戏,根本没有那么丰富详细的台词,也没有让角色像控制里那样转转眼珠子就讲心里话,心理描写为零。交给镜头语言吧,首先镜头语言本身就更抽象,导演自己又搞得隐晦,很多细节不用心看真的难以辨别。人物众多,尼尔又根本不具备在兼顾游戏体验的同时写好多个人物的功力,多个问题同时反映出来就是艾比线崩了,人物动机完全说服不了玩家,自然也就导致了最后结局无法令人接受了。

 

  但结局的放手依然是有深意的

 

 

 

3

 

  我认为part2的结局是有悲剧的必然性的。因为乔尔说:

 

   “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还会这样做。”

 

  乔尔出于自私的爱救走艾莉,那外科医生就必死,艾比就一定会来寻仇,艾莉就一定会去复仇,进而伤害许多罪不至死的人,最后在海边找到艾比,斗个你死我活。

 

  艾莉选择了复仇,那就没有温情脉脉可言,艾莉的选择会逼着她折磨诺拉,逼着她杀掉欧文和梅尔。

 

  追根溯源,part2的悲剧起点就完全不可能改变,乔尔一定会救艾莉,后续的悲剧也一定会发生,这就是必然性。

 

  乔尔在第一部的选择,玩家有认可有不认可,但大都理解。如果我是一个曾失去女儿的父亲,我也很难再一次眼睁睁看着女儿死去。

 

  我们能理解乔尔的动机,但这并不代表乔尔做得对。

 

  事实上,乔尔犯下了大罪。哪怕研发疫苗最终失败了,扼杀拯救全世界的机会,哪怕是渺茫的机会,也是不可饶恕的。

 

  这都不是武侠小说里的叛国大罪了,这是背叛全世界。如果真处在那样的狗咬狗的世界,而你不是乔尔,你会恨不能生吞了乔尔,最近几年大家看过太多太多类似的案例了。但大家似乎都没在游戏里意识到乔尔的选择意味着什么,只在互联网上讨论得热火朝天

 

  在杀掉艾比的最好机会前,是突然在脑海中出现的乔尔,让艾莉下不了手,因为艾比知道乔尔干了什么:他毁了拯救世界的机会,毁了火萤甘愿献身的最高理想。注意,是因为艾比知道,不是艾莉

 

  乔尔于艾比是有罪的,即便艾比曾经也不是什么好人。如果part2是小说,你会清晰意识到这点,在上帝视角下你能很容易抽离出来,不带偏向地理解人物。但作为强调代入感的游戏,反而要让玩家抽离,以上帝视角去看问题,这就很割裂。玩家一代就是乔尔,我们能说自己该死吗?二代既能操控艾莉,又能操控艾比,其实就是在提示我们不要在情感上有偏向。但这样的方式明显不为大多数玩家接受,本质上这种叙事跟游戏这个体裁就冲突

 

  而这个游戏,偏偏又必须抽离了,才能从情感上,逻辑上理解艾莉。

 

  艾莉这条命,是乔尔出于自私的爱,犯下滔天之罪,冒天下之大不韪所赋予的。在茉莉,泰斯,山姆死后,艾莉是希望自己死在那个医院,以身殉道的。乔尔将她救走,反而让艾莉痛不欲生

 

  也让她从此心中都背负着罪。

 

  你可以说你心大脸皮厚,负了天下人也心安理得,但艾莉是想要拯救世界的,她14岁那年就心有不安。艾莉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有道德追求的人

 

  正是因为艾比知道一切,才让艾莉下不了手。因为艾莉知道乔尔毁了火萤、艾比、艾比父亲以及一大群人的希望,毁了这片废土中最伟大的理想,这个末日中唯一有价值之物。艾莉本不必承担什么,但艾莉心中有愧。如果是个不知情的人,心里反倒没什么亏欠的,杀了便杀了。这就解释了艾莉的价值观反差,解释了为什么艾莉对艾比要搞江湖侠义,对npc则狗咬狗。从上帝视角看,乔尔所遭受的,远远比不上他对火萤,甚至整个世界的伤害。在艾比这个知情人前,艾莉杀她的底气忽然就弱了几分。

 

  艾莉知道乔尔有罪,她的余生由罪赋予,她没有理由杀艾比。

 

  艾莉知道乔尔是她的父亲,她的至亲之人,她最该杀的就是艾比。

 

  艾莉的生命由乔尔的爱与乔尔的罪一同构成

 

  放了艾比一命后艾莉极其悲伤,哪有半点上文提到的萧远山,慕容博的样子?其实这就是在说艾莉几乎是迫不得已地放走艾比。艾莉做这个决定是做得很挣扎的。


  如果当年是乔尔要去做手术,艾莉会怎么做呢?我觉得最可能的就是艾莉一路杀到手术室前,却在与马琳的一番死斗中终于被说服,流下痛苦的眼泪。这种假设,其实内核上跟part2是一样的。乔尔为私,艾莉为公,只不过艾莉一定会经过一番极为痛苦的挣扎。公义二字,背后是无尽的血泪。

 

 当然也会有人质疑:艾莉为什么跨越了千山万水,克服了千难万阻,就差临门一脚了才“明悟”?其实有很多事,不走到那一步,是看不清事物的原貌的。萧远山又哪知他甚至不想杀慕容博呢?从演出上讲这样也更有戏剧张力

 

  当艾莉回到麦田小屋,此时屋外仍有大片云层,透着并不明媚的光,但进了屋,一阵风吹来,光线却变得柔和了。失去了两根手指,她再弹不出乔尔教她的那首歌了。她依然想起乔尔,但这次终于不再是乔尔惨死的场景了。艾莉想起了她去找乔尔的那一晚,那晚两个人都有些哽咽。艾莉放下吉他,她很想念乔尔。

 

  艾莉离开了小屋,吉他倚靠在窗台,像父亲送别远走的女儿。

 

  这就是最后生还者2,你不理解它,你会玩得痛苦;你理解了它,你依然会痛苦,但在痛苦之外,你会悲伤。

 

 


4

 

  结尾处的镜头语言又很值得说一说。光是从厚厚的云层中透出来的,整个场景偏黑白,色调上很容易让我想到悲伤又庄重的葬礼,我认为这其实就是在表明艾莉在缅怀父亲。进了小屋之后发现蒂娜和jj离开,这里我反驳攻壳的观点,我不认为这是编剧强行为了表现“因为复仇失去一切”。蒂娜和jj更可能是为了安全回到了杰克逊,从叙事上出发,导演是想让小屋变成艾莉告别乔尔的场景,为了情绪上的统一让屋子空出来是合理的。艾莉进了屋后光线透过窗突然变柔和,而窗外的光其实没变,联系上后面对乔尔的思别,这里是导演想表达乔尔在跟艾莉打招呼。整个进屋,弹吉他,离开的过程,其实就是现实中女儿到父亲墓前献花,回忆一遍父亲,然后离开的文艺表达

 

  可能很多人还是不理解艾莉的愧疚,不理解什么罪不罪的,但看看诺拉说了什么:“有多少人因为他而死?”我们展开说,又有多少孕妇,多少婴儿死去,又有多少人长大一点便要死于感染者,或者死于残酷的物资争夺,帮派战争,即便不死也要被困在贫穷的庇护区里屈辱度日?而不是像我们能在文明秩序下,在空调房里玩ps5?

 

  举个天马行空的例子,假如你是吴三桂的儿子,你们父子情深,你又对大明极为忠心。有一天你被暗算,身中奇毒,你爹吴三桂为了救你,放清兵入关换取神药,结果毁了大明江山。你本宁可死了也不愿大明亡国,但你最终活了下来。三年后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上门亲手杀了你父亲吴三桂,天下好汉都为除了大汉奸而拍手称快,但即使这样也没法改变往后两百年满人奴役汉人这一事实。结果好巧不巧一天陈近南身受重伤倒在你面前,这时候你站在陈近南面前,你有底气对着全天下人说,陈近南该死吗?如果恰好你还有极高的道德要求,你难道不会仔细想想你的生命意味着什么吗?

 

  这个故事编得不尽不全,但你够聪明就知道乔尔所做的,严重程度十倍于我举的这么个例子。

 

  艾莉和艾比,两个人名字起得如此之像,尼尔其实就在说她们本质都是一样的,她们寻求的都是从父亲惨死的痛苦回忆中解脱。艾比被艾莉救了之后,为什么不愿意跟艾莉打?是因为艾比饿了很多天她打不过吗?我觉得是因为艾莉救了她一命,同时她又放下了过去那段事,她没有理由跟艾莉打了。

 

   当然肯定还有不少人认为艾莉一枪打死艾比就行了。这里又是一大问题,我完全不懂尼尔干嘛不让玩家做选择,哪怕是假选择也比这个强多了,又或者搞个地形让艾莉只能放下背包也行。再一个镜头语言给得隐晦,台词又一句没有,就算艾莉突然要搞君子决斗,也要让人知道为什么吧?我推测是艾莉看着瘦得脱相的艾比和勒夫,表情上已经说明她动了恻隐之心了。放下背包后又决定跟艾比打估计则是下定了决心复仇,但又看在艾比放过她两次的份上公平公正地打一场,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大侠看见仇人受伤,要等他康复了再寻仇,不愿趁人之危。当然我这么在这乱猜倒显得我在给尼尔洗白,这里艾莉复杂的心理过程一句台词没有真的不应该,这里的又一个bug尼尔和导演犯了大错误。

 

  有人可能会提出,按照我的“爱与罪”理论,那么艾比这条线不出现也不干扰艾莉做出最后的选择,那么艾比线有什么意义?从剧情上讲,只有艾比“刚好”不在场,艾莉才有机会拷问诺拉,逼问然后杀掉欧文和梅尔,让艾莉最后的放手有更充足的理由。尼尔在这部作品要表达的跟金庸,大仲马的其实一样:不断的复仇会牵扯到越来越多不相干,无辜的人,不断地复仇实际上是不断加重自己的罪孽,但杀父之仇又是不报不可,在这种冲突下便增加了人物的复杂性。为了实现“加重罪孽”这个环节,艾比与艾莉便错开了。这样处理艾比线也加强了戏剧冲突:艾比和欧文几小时前还在讨论要不要去santa barbara,转眼间欧文和梅尔就死了。这种误杀好人的情节能助推玩家思考“复仇”,加强了戏剧性,艾比跟艾莉之间的交集也有了更多意味。

 

 

 

5

 

  至此,我想大多数流于表面的bug我都解读了,或者提出修复方法了。很多人指责尼尔什么“向政治正确屈服”,完全是没有任何道理的,故事中的人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出于什么被政治正确影响的理由。艾莉不杀艾比,不是因为她身边有个亚裔小孩护体,不是因为艾比是个什么好人,(艾莉从不知道艾比干了什么)而是因为在艾莉脑海中闪现的乔尔。很多人注意到这一点却没细想这么安排的用意。

 

  艾比线的问题上面写了就不再赘述了,但我也不认为问题是出在政治正确上,勒夫是不是跨性别者根本不产生决定性作用,就算他是个纯男孩艾比线的问题还是那样。甚至我玩的时候就一直认为他是男孩,被叫作莉莉以及被选作妻子只是因为长老是个变态。

 

  part2这部作品,做成小说一定是有影响力的。但好巧不巧他是个强调代入感的游戏,还是个跟游戏体裁结合得如此之深的游戏。玩家对于人物选择不理解甚至感到愤怒,一部分是因为游玩方式与剧情表达有观感冲突,人物心理过于复杂,而其镜头语言以及台词又过于克制(估计是为了高逼格吧)。另一部分原因则是游戏这个体裁注定让玩家没办法以上帝视角审视人物,无法跳出人物,情感上过于狭隘地偏向乔尔和艾莉,不能从全局出发评价人物。从社会角度分析,东亚玩家所处的社会环境高度内卷,本身就是个更文明的狗咬狗世界而已,西方玩家竞争压力倒小,但这又涉及到理解能力的问题了,部分游戏玩家的文学理解力实在欠缺。当然促成玩家理解这部分游戏本身也有问题,就不再赘述了。实际上part2的评分在m站上也回暖了,不过是8万高分打6万低分,几乎没有中间值,这种现象也是蛮有趣的。

 

  从游戏完成度看,part2受限于作品风格和体裁,对许多情节和人物心理交代得不清楚,情节设计上也有大大小小的bug,但这不改变这部作品叙事手法上有创新,在利用镜头语言表现角色情绪这一点上依然功力深厚,加上独步天下的技术力和动画演出,我认为这部作品ign给十分过了,拿个9.5还是不过分的,拿下tga年度游戏也能接受

 

   我相信随着时间推移,游戏玩家会重新发现这部作品的价值。这毕竟是少有的能让玩家同时深刻代入所谓“正派”和“反派”的剧情游戏。我觉得单这一点,从游戏叙事上说就很革命了。

 

  明年的电视剧翻拍就是尼尔的最后翻身机会了,这次再翻车那就神仙难救了

 

  ps:回应一个关于这个游戏的著名段子“如果你觉得最后生还者2的剧情没问题,那你也应该容忍我们对它的差评”。我的看法是,至少要试着先去理解人物,再发表看法,这时候你支持或是反对,你都至少有理有据。但你根本没搞懂人物就瞎说,我不认为这种评价有任何价值。如果你的批评还冒犯我,我又不像艾莉那样对谁谁内疚,我只是理解艾莉而已。况且艾莉杀响尾蛇可毫不手软,那我反骂你蠢猪不是理所应当?


最后生还者2:复杂纠结的悲剧,自相矛盾的游戏世界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