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office知识点总结(三)

2021-02-09 09:10 作者:朝颜晚扶桑  | 我要投稿

3.进程与线程

进程,顾名思义,是指进行中的程序。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进程=程序+执行,进程是一块包含了某些资源的内存区域,操作系统会利用进程把工作划分为一些功能单元。当一个程序正在执行时,进程会把该程序加载到内存空间,系统就会创建一个进程,但程序执行结束后,该进程也就消失了。进程是动态的,程序是静态的,进程有一定的生命期,而程序可以长期保存;一个程序可以对应多个进程,而一个进程只能对应一个程序。

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按【Ctrl+Alt+Delete】快捷键,可以打开任务管理器在任意时间查看所有的应用程序和进程。若是终止某个进程,按“结束任务”按钮即可(这是在应用程序出现异常时而不能正常退出时才这样做)。

为了更好地实现并发处理和共享资源,提高CPU的利用率,目前许多操作系统把进程再“细分”为线程。线程也是进程的一个实体,是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通常都是把进程作为分配资源的基本单位,而把线程作为独立运行和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

5.2软件系统及其组成

软件是用户和硬件之间的接口(或界面),用户通过软件能够使用计算机硬件资源。可见,软件是计算机系统设计的重要依据。计算机软件按其功能主要分为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1.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指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外部设备,支持应用软件开发和运行的软件。主要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各种独立的硬件,使之可以协调工作。

常见的系统软件主要有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系统辅助处理程序等。

(1)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的重要组成和核心部分,是管理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资源、调度用户作业程序和处理各种中断,保证计算机各个部件协调、有效工作的软件。目前微机上使用的Windows属于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常见的系统软件有Linm、UNIX、MS DOS等。

(1)语言处理系统

语言处理系统是对软件语言进行处理的程序子系统,是软件系统的另一大类型,早期的第一代和第二代计算机所使用的缩程语言,一般是由计算机硬件厂家随机器配置的。

语言处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各种软件语言的处理程序,它把用户用软件语言书写的各种源程序转换戚为可为计算机识别和运行的目标程序,从而获得预期结果。

(2)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应用最广泛的软件,是有关建立、存储、修改和存取数据库中信息的技术。把各种不同性质的数据进行组织,以便能够有效地进行查询、检索管理这些数据,是运用数据库的主要目的。

据库库管理的主要内容:数据库的调用、数据库的重组、数据库的重构、效据库的安全管控、报错问题的分析和汇总以及处理以及数据库数据的日常备份等。

(3)系统辅助处理程序

系统辅助处理程序主要是指一些为计算机系统提供服务的工具软件和支撑软件,如调试程序、系统诊断程序、编辑程序等。这些程序的主要作用是维护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方便用户在软件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的应用。

2.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为满足用户不同问题、不同埂域的应用需求而提供的那部分软件。它可以拓宽计算机系统的应用领域,放大硬件的功能。

常用的应用软件为办公软件(如WPS、Microsoft office等)、多媒体处理软件、Internet工具软件、财务软件、绘图软件(如Photo-shop)等。

第6章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6.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及分类

1.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高度发展、紧密结合的产物,是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通过外部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这也是计算机网络的目标。从系统功能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主要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组成。

数据通信是指在两个计算机或终端之间以二进制的形式进行信息交换,传输敷据,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带宽、比特率、波特率、误码率。

(1)信道

传输信息的通路称为信道,是信息传输的媒介,一般用来表示向某一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目的是把携带有信息的信号从它的输入端传递到输出端。

(2)带宽与传输速率

现代网络技术中,经常以带宽来表示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带宽是指在给定的范围内,可以用于传输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的差值。数据传输速率是描述数据传输系统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它在数值上等于每秒钟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二进制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

(3)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指信息参数在给定范围内表现为连续的信号,是特定的模拟量,如电压、电流等值的变化是连续的,取值是无穷多个。数字信号是表示数字量的电信号,幅度的取值是离散的,幅值表示被限制在有限个数值之内。二进制码也是一种数字信号,受噪声的影响较小,方便于数字电路进行处理。

(4)调制与解调

调制是将各种数字基带信号转换成适于信道传输的数字调制信号,解调是在接收端将收到的数字频带信号还原成数字基带信号。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将调制和解调功能结合在一起的设备称为调制解调器。

(5)误码率

它是衡量在规定时间内数据传输精确性的指标。误码是由于在信号传输中,衰变改变了信号的电压,导致信号在传输中遭到破坏而产生。误码率则是指二进制比特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是衡量通信系统可靠性的指标。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局域网

局域网就是在局部地区范围内的网络,它所覆盖的地区范围较小。局域网具有数据传输速率高、误码率低、成本低、组网容易、易管理、易维护、使用起来比较灵活方便的优点。在日常生活中,机关网、企业网、校园网都属于局域网。

(2)城域网

城域网是在一个城市内部组建的计算机消息网络,但不在同一地理小区范围内进行计算机互联,它是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

(3)广域网

广域网又称远程网,覆盖范围更广,一般在不同城市之间的LAN或者MAN网络互联,地理范围在几十千米到几万千米,小到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大到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但是广域网信道传输速率较低,一般小于0.1Mbps,结构相比复杂,安全保密也较差。常见的有因特网、ChinaDDN网、Chinanet网。

3.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

(1)星型拓扑结构

每个节点与中心节点连接,中心节点控制全网的通信,任何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心节点。因此,要求中心节点有很高的可靠性。星型拓扑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和管理,但是由于其采用集中控制方式的结构,一旦中心节点出现故障,就会造成全网的瘫痪,可靠性较差。

(2)环型拓扑结构

将各个节点依次连接起来,并把首尾相连构成一个环型结构。环型网络中的信息传送是单向的,即沿着一个方向从一个节点传到另一个节点,每个节点需安装中继器,以接收、放大、发送信号。环形拓扑结构简单,建网容易,方便管理,成本低,适用于数据不需要在中心节点上处理而主要在各自节点上进行处理的情况;但是其环路是封闭的,不便于扩充,可靠性低,一个节点发生故障,将会造成全网瘫痪,维护困难,对分支节点故障定位较难。

(3)树型拓扑结构

在树型拓扑结构的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不产生回路,其特点是通信线路总长度较短、节点易于扩充、灵活、成本较低、易推广。但是除了叶子节点及与其相连的线路外,任一节点或与其相连的线路故障都会使系统受到影响。

(4)网型拓扑结构

主要用于广域网,节点的连接是任意的,没有规律,可靠性比较高。但由于结构复杂,采用路由协议、流量控制等方法,会导致建设成本比较高。

(5)总线型拓扑结构

总线型拓扑是使用最普遍的一种网络,各节点连接在一条共用的通信电缆上,采用基带传输,任何时刻只有一个节点占用线路,并且占有者拥有线路的所有带宽。这种结构的特点是节点加入和退出网络都非常的方便、结构简单灵活、建网容易、可靠性高、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好。其缺点是主干总线对网络起决定性作用,总线故障将影响整个网络。

4.网络硬件

(1)网络服务器

它是网络的核心,是被网络用户访问的计算机系统。包括提供网络用户使用的各种资源,并负责对这些资源管理,协调网络用户对资源的访问。

(2)传输介质

常用的传输介质包括轴电缆、双绞线、光缆和微波等。

(3)网络接口卡

它是构成网络必需的基本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和通信电缆连接起来,以便经电缆在计算机之间进行高速数据传输。

(4)集线器

集线器是局域网的基本连接设备。目前市场上的集线器主要有独立式、堆叠式、智能型等类型。

(5)交换机

交换机又称为交换式集线器,可以想象成一台多端口的桥接器,每一端口都有其专用的带宽,交换概念的提出是对共享工作模式的改进,而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设备是局域网交换机。

(6)路由器

作为不同网络之间互相连接的枢纽,路由器系统构成了基于TCWIP的Internet的主体脉络,它是实现局域网和广域网互联的主要设备。路由器检测数据的目的地址,并对路径进行动态分配,数据便可根据不同的地址分流到不同的路径中。若当前路径过多,路由器会动态选择合适的路径,从而平衡通信负载。

5.网络软件

由于提供网络硬件设备的厂商很多,不同的硬件设备如何统一划分层次,并且能够保证通信双方对数据的传输理解一致,这些就要通过单独的网络软件—一通信协议来实现。

通信协议就是通信双方都必须要遵守的通信规则,是一种约定。计算机网络中的协议非常复杂,TCP/IP协议是当前最流行的商业化协议,被公认为是当前的工业标准或事实标准。TCP/IP参考模型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四个层次。

(1)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负责处理特定的应用程序数据,为应用软件提供网络接口,包括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Telnet(远程登录)、FTP(文件传输协议)等协议。

(2)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为两台主机问的进程提供端到端的通信。主要协议有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3)互联层(InternetLayer)

确定数据包从源端到目的端如何选择路由。网络层主要的协议有IPv4(Internet协议版本4)、ICMP(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以及IPv6(Internet协议版本6)等。

(4)主机至网络层(Host-to-Network Layer)

规定了数据包从一个设备的网络层传输到另一个设备的网络层的方法。

6.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利用射频(RF)技术取代双绞线构成的传统有线局域网络,并提供有线局域网的所有功能。

6.2 Intemet基础知识

1.IP地址和域名

(1)IP地址

IP地址是一种在Internet上给主机编址的方式,也称为网际协议地址,是TCP/IP协议中所使用的网络层地址标识。IP地址是由四个字节组成的,习惯写法是将每个字节作为一段并以十进制数来表示,而且段间用“.”分隔。每个段的十进制数范围是0至255。在因特网中,IP地址是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准则。

IP地址可分为A、B、 C、 D、E5类。

·A类IP地址的范围为:O~127。

·B类IP地址的范围为:128~191。

·C类IP地址的范围为:192~223。

·D类和E类留作特殊用途。

(2)域名

域名(Domain Name),实质就是用一组由字符组成的名字代替IP地址,为了避免重名.域名采用层次结构,各层次的子域名之间用圆点隔开,从右至左分别是第一级域名(或称顶级域名),第二级域名……直至主机名。即主机名.…….第二级域名.第一级域名。国际上,第一级域名采用通用的标准代码,例如:CN(中国)、JP(日本)、KR(韩国)、UK(英国)等。

我国的第~级域名是CN,次级域名共计40个。其中,类别域名有:AC(科研院及科技管理部门)、GOV(国家政府部门)、ORG(各社会团体及民问非营利组织)、NET(互联网络,接人网络的信息和运行中心)、COM(工商和金融等企业)、EDU(教育单位),共6个;地区域名有34个“行政区域名”,如:BJ(北京市),SH(上海市),TJ(天津市),CQ(重庆市),JS(江苏省),7J(浙江省),AH(安徽省)等。例如:pku.edu.cn是北京大学的一个域名,其中pku是北京大学的英文缩写,edu表示教育机构,cn表示中国。

关于域名还有如下几点需要注意:

·因特网的域名不区分大小写。

·整个域名的长度不可超过255个字符。

·一台计算机一般只能拥有一个IP地址,但可以拥有多个域名地址。

2.Internet接人方式

Internet接入方式通常有专线连接、局域网连接、无线连接和电话拨号连接四种,其中使用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方式拨号连接对众多个人用户和小单位来说是最经济、简单,是采用最多的一种接入方式。

(1)ADSL

这种接入技术的非对称性体现在j二、下行速率的不同。高速下行信道向用户传送视频、音频信息,速率一般在1.5~8 Mhit/s。低速上行速率一般在16~640 Kbit/s。

(2)无线连接

无线局域网的构建不需要布线,因此为组网提供了极大的便捷,省时省力,并且在网络环境发生变化需要更改的时候,也易于更改和维护。

(3)ISP

ISP是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的缩写,即Internet服务供应商。

ISP是用户接人Internet的入口,需要先通过某种通信线路连接到ISP的主机,再通过ISP的连接通道接入Internet。ISP提供的功能主要有分配IP地址和网关及DNS、提供联网软件、提供各种Inter-

net服务、接人服务。

第7章Internet应用

(1)万维网

万维网(亦作“Web”、“WWW”、“‘W3-’”,英文全称为“World wide Web”)。是一个由许多互相链接的超文本组成的系统,通过互联网访问。

(2)超文本和超链接

超文本(译作Hyperlext)是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超文本中不仅包含文本信息,而且还可以包含图形、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因此称之为。超”文本。更重要的是超文本中还包含指向其他网页的链接。这种链接叫做超链接(Hyper Link)。在一个超文本文件里可以包含多个超链接,它们把分布在本地或远程服务器中的各种形式的超文本文件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链接网。用户可以打破传统阅读文本时顺序阅读的规矩,而从一个网页跳转到另一个网页进行阅读。因此,可以说超文本是实现Web浏览的基础。

超链接在本质上属于一个网页的一部分,它是一种允许我们同其他网页或站点之间进行连接的元素。各个网页链接在一起后,才能真正构成一个网站。所谓的超链接是指从一个网页指向一个目标的连接关系,这个目标可以是另一个网页,也可以是相同网页上的不同位置,还可以是一个图片、一个电子邮件地址、一个文件,甚至是一个应用程序。而在一个网页中用来超链接的对象,可以是一段文本或者是一个图片。当浏览者单击已经链接的文字或图片后,链接目标将显示在浏览器上,并且根据目标的类型来打开或运行。

(3)统一资源定位器

统一资源定位器URL(Unifornl Resource Locater)是对Internet网络中的每个资源文件统一命名的机制,又叫网页地址(网址),用来描述web页的地址和访问它时所用的协议。

(4)浏览器

测览器是用于实现包括WWW测览功能在内的多种网络功能的应用软件,是用来浏览WWW上丰富信息资源的工具。它能够把超文本标记语言描述的信息转换成便于理解的形式,还可以把

用户对信息的请求转换成网络计算机能够识别的命令。

(5)FTP文件传输协议

FTP是因特网提供的基本服务,它在TCP/IP协议体系结构中位于应用层。FTP使用C/S模式工作。

在FTP服务器程序允许用户进入FTP站点并下载文件之前,必须使用一个FTP账号和密码进行登录,一般专有的FTP站点只允许使用特许的账号和密码登录。

第8章电子邮件

(1)电子邮件地址

Internet的电子邮件地址是一串英文字母和特殊符号的组合,由“@”分成两部分,中间不能有空格和逗号。它的一般形式为:Username@hostname。其中,Username是用户申请的账号。即用户名,hostname是邮件服务器的域名,即主机名,用来标识服务器在Internet中的位置,简单地说就是用户在邮件服务器上的信箱所在。

因此,用公式表示Email地址的格式为:Email地址=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名域名。

(2)电子邮件的格式

电子邮件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信头和信体。

①信头

信头相当于信封,通常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发送人:发送人的E-mail地址,是唯一的。

收件人:收件人的E-mail地址。我们可以一次给多个人发信,所以收件人的地址可以有多个。多个收件人地址用分号(;)或逗号隔开。

抄送:表示发送给收件人的同时也可以发送到其他人的E-mail地址,可以是多个。

主题:信件的标题。作为一个可以被发送的信件,它必须包括“发送人”、“收件人”和“主题”3个部分。

②信体

信体相当于信件的内容,可以是单纯的文字,也可以是超文本,还可以包含附件。写邮件时.除了发件人地址之外,另一项必须要填写的是收件人地址。

(3)电子邮箱

电子邮箱是我们在网络上保存邮件的存储空间,一个电子邮箱对应一个E—mail地址,有了电子邮箱才能收发邮件。

第9章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9.1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分类

1.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主要通过移动存储介质(如U盘、移动硬盘)和计算机网络两大途径进行传播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如下。

(1)寄生性(2)破坏性

(3)潜伏性(4)隐蔽性

2.计算机病毒类型

计算机的病毒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系统病毒

(2)蠕虫病毒

(3)木马病毒、黑客病毒

(4)脚本病毒

(5)宏病毒

(6)后门病毒

(7)病毒种植程序病毒

(8)破坏性程序病毒

(9)玩笑病毒

(10)捆绑机病毒

3.计算机感染病毒的常见症状

计算机受到病毒感染后会表现出如下症状。

(1)机器不能正常启动

(2)运行速度降低

(3)磁盘空间迅速变小

(4)文件内容和长度有所改变

(5)经常出现“死机”现象

(6)外部设备工作异常

(7)文件的日期和时间被无缘无故的修改成新的时间日期。

(8)显示器上经常出现一些怪异的信息,和异常现象。

9.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与清除

1.防治计算机病毒

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应遵循以下原则,防患于未然。

(1)使用新设备和新软件之前要检查。

(2)使用反病毒软件。及时升级反病毒软件的病毒库.开启病毒实时监控。

(3)制作一张无毒的系统软盘。将其写保护,妥善保管,以便应急。

(4)制作应急盘/急救盘/恢复盘。按照反病毒软件的要求制作应急盘/急救盘/恢复盘,以便恢复系统急用。

(5)不要随便使用别人的软盘或光盘。

(6)不要使用盗版软件。

(7)有规律地制作备份,养成备份重要文件的习惯。

(8)不要随便下载网上的软件。

(9)注意计算机有没有异常现象。

(10)发现可疑情况及时通报以获取帮助。

(11)重建硬盘分区,减少损失。若硬盘资料已经遭到破坏,不必急着格式化,因病毒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全部硬盘资料破坏,故可利用“灾后重建”程序加以分析和重建。

(12)扫描系统漏洞,及时更新系统补丁。

(13)在使用移动存储设备时,应先对其进行杀毒。

(14)不要打开陌生可疑的邮件。

(15)浏览网页时选择正规的网站。

(16)禁用远程功能,关闭不需要的服务。

2.清除计算机病毒

(1)用防病毒软件清除病毒

计算机一旦感染了病毒,最好立即关闭系统。如果继续使用,会使更多的文件遭受破坏。针对已经感染病毒的计算机.建议使用防病毒软件进行全面杀毒。用防病毒软件消除病毒是当前比较流行的方法。此类软件都具有清除病毒并恢复原有文件的内容的功能。杀毒后,被破坏的文件有可能恢复成正常的文件。对未感染的文件,建议用户打开系统中防病毒软件的“系统监控”功能,从注册表、系统进程、内存、网络等多方面对各种操作进行主动防御。

一般来说,使用杀毒软件是能清除病毒的,但考虑到病毒在正常模式下比较难清理,所以需要重新启动计算机在安全模式下查杀。若遇到比较顽固的病毒可通过下载专杀工具来清除,再恶劣点的病毒就只能通过重装系统来彻底清除!

(2)重装系统并格式化硬盘是最彻底的杀毒方法。

格式化会破坏硬盘上的所有数据,因此,格式化前必须确定硬盘中的数据是否还需要。要先做好备份工作。格式化时一般是进行高级格式化。需要说明的是,用户最好不要轻易进行低级格式化。因为低级格式化是一种损耗性操作,它对硬盘寿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3)手工清除方法。

手工清除计算机病毒对技术要求高,需要熟悉机器指令和操作系统,难度比较大,一般只能由专业人员操作。


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office知识点总结(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