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绿道案例分享·2】温榆河滨水绿道
Hello大家好!这里是MetroArt,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一条经典的老牌绿道—温榆河滨水绿道。

温榆河位于北京市东北部。自沙河水库至通州区北关拦河闸,是大运河的上游。发源于北京市昌平区军都山麓。很早以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已定居在温榆河流域。古人以温榆河为无数泉水汇流而成,谓之“百泉水”,又称“湡水”。唐尧虞舜之时,都曾定都幽都。幽都地处太行山脉之阳,有“帝都之山”、“幽都之山”与“燕山”等名山。那个时候,温榆河流域属于幽州,为“帝都”之区。《山海经》称“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马”。湡、浴二字,古音相近。或许湡水即为浴水。由于年代久远,更何况当时尚无文字记载,此语已无从考究。此外还有一说,即万里长城筑成后,秦始皇东巡,路经“关山”一带地方,称此河为“清夷水”。这一说法虽不见于正史,但却似乎有所依据。然而,温榆河首次载于史册之初名为温余水,简称温水;直至辽代,始改今名,又称榆河,俗称富河。

温榆河周边环境优美,绿意盎然,河水碧波荡漾。温榆河绿道沿着河流布置,起点为昌平区的沙河闸水库,终点为通州区的武窑桥,途经昌平、顺义、朝阳、通州四个区县,全长百余公里,建设面积约417公顷。

温榆河绿道属于北京绿道网络中的森林公园环中的一部分,位于北京市近郊、五环-六环之间,可由京藏高速、立汤路、秦北路、京承高速、机场北线高速、火沙路、京沈路、京平高速、首都机场高速、机场第二高速、徐尹路、潞苑北大街、通顺路、通胡大街、运河西大街、六环、宋梁路、武兴路进入绿道。该绿道定位为郊野型绿道道,以骑行为主、步行为辅,绿道长度共计约108.5km(昌平23.3km、顺义11.6km、朝阳28km、通州22.2km、北运河延长线23.4km),宽度2.4m,坡度为0.5%-3%之间,最大坡度不超过8%。绿道采用红色透水混凝土材质,适宜骑行。

温榆河绿道有以下三个特点:1.突显景观优势,展现优秀生境 2.满足休闲需求,倡导健康生活 3.促进区域发展,助力环境改善。绿道沿线充分利用了温榆河水清岸绿的独特生态景观优势,两岸防护绿地宽厚,局部形成了200m宽防护绿带,朝阳区、通州区等河段甚至堤内也有近百米绿地。随着多年的生态环境建设,温榆河水质得到明显改善,芦苇水荡、野鸭成群、白鹭飞翔是温榆河优异生境的最好体现。建设绿道能够为民众提供更多户外活动空间和休闲生活方式,在绿道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绿道上进行运动可以有效缓解人们在当代都市生活的压力,温榆河水体更是可以调节气温。在盛夏时节,河边绿荫下,绿道中休闲是非常健康的生活放松方式。其实,建设绿道并不是单独一道而已,更是对沿线旅游休闲业的带动,无疑会增加周边地区的经济活力,改善城乡环境,扩大就业人口,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而温榆河沿岸发展水平不一,既有环境优良的高档住宅区、科技新城,也存在环境较差的村镇。温榆河绿道的建设,将大大推动沿岸环境的整体提升改造,带动环境较差区域进行改善,并最终将会给绿色生态旅游带来各种形式的益处。

总而言之,温榆河绿道充分展示了温榆河的“优美生态景观”,发挥了绿道的“游憩健身作用”,突出强调了“全程骑行”的特色,将温榆河绿道打造为“生态之道、健康之道、休闲之道”,服务四区,面向全市,是北京绿道体系建设的骨干和示范,更是北京最美的骑行绿道!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我们的哔哩哔哩/小红书账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在公众号底部菜单选择绿道查询栏目,即可查询北京全市绿道,为您的骑行漫步提供好去处!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