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些硬核解读,考上清华MBA成功率翻倍!
中国生活久了,你会发现我们的新闻非常有意思,官方的消息,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语言系统。他们从来不会直说,需要我们自己从话里话外判断风向,学校领导的会议,都要像学课文一样,掰开揉碎分析,才能保证方向不会错误。
清华MBA这次的在线申请政策说明启动了漫画形式,虽然是扁平的漫画,但仔细品味里面的信息却耐人寻味。今天小雅老师就跟大家仔细拆解一下清华MBA申请漫画,当然,本次仅仅只是个人推测,最后还要以申请情况为准。(文章末尾有限时福利彩蛋,干货内容仔细阅读)
一、清华MBA招生政策启动漫画拆解
1.漫画中面试官的人数的变化,从图中发现有5个面试考官。

基于漫画中的信息我们推断,面试官的人数可能增加了,会从之前3个面试官+1个计时的人员,变更为5个面试官面试一个考生。
那么对应的,考生的心理压力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在压力下的表达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然面试官人数变多,也会有相应的好处,面试的结果更加公平、公正、全面。
2.漫画中面试官的问题,其实背后隐藏着很多的信息。

A导师:“不用自我介绍了,我们直接开始吧”。
这句话背后的信息,是有一定的概率取消自我介绍,关于提前面试中自我介绍环节,各大商学院的要求不一。
那么如果取消自我介绍环节,意味着什么?
自我介绍是面试者引导提前面试过程最重要的工具,它会让我们能更加丰富、立体的呈现自己,没有了自我介绍,面试官在开启面试时,是一个双方互相不了解的空场状态。那么,在空场的状态下,面试官将会从什么角度开启这次面试呢?
小雅老师认为,面试官会首先从考生所在行业中,提出相关问题展开面试,对于商学院面试官来讲开启对于一个人的了解,首先就是通过行业然后是企业最后是个人的职责来去考核一个考生。
大家,做好行业相关的知识准备工作,防止因为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不熟悉而导致失败。
B导师:“你对A行业B现象怎么看?”。
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面试官会问你一些有关于你所在行业的重大热点事件,或者重点的现象。这些事情,建议各位考生们必须仔细的琢磨一下,面试官有很大的可能会问到你这些问题。
所以对于行业热点事件的看法,是考生们准备的重点。
C导师:“你怎么评价你在x项目中的决策?”。
这个问题背后的信息,是面试官想要掌握,你在分析决策时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重点的考察项,特别是决策、分析、判断。
D导师:“你作为领导者的优势是什么?”。
这个问题背后,显而易见是想要全方位的了解你的管理能力。
你说出管理优势之后,面试官肯定会追问一些细节的问题,比如在XX场景下,遇到XX问题,你会如何去解决等等,之后通过你的回答,判断你的管理能力是否属实,所以同学们在表述的时候,尽量不要夸大自己的能力。
E导师:“材料中提到的XX这件事请你多介绍一下”。
清华面试官在考察的时候,会对你的材料以及你讲的故事进行更细致的追问。甚至刨根问底去询问细节,通过你描述的细节来确认这件事情的真实性。
都说细节决定成败,那么细节到底是什么?
细节包括事物的逻辑、参与的人、甚至每个人的名字、以及事件当中数据,你都能对答如流,考生一定要把每个细节在脑海中过一遍,确保自己都能说出来,你在材料上写的每一个字和你要说的每一个字一定是匹配的,在清华大学MBA来说,造假注水等行为是绝对不可能允许的。
3.这张图片背后的信息是,面试有可能会采取压力面试方式进行。

面试官可能会有意制造紧张的氛围,也有可能提出一些冒犯的问题来询问面试者。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小雅老师建议你保持镇定,像面对难缠的客户一样去应对,去解释,甚至提出反问,比如“那您不满意的地方是哪里呢?千万不要表现出不耐烦、甚至厌恶的情绪。
压力面试,考查的就是你的适应能力、忍耐能力、对领导的服从性、处理困难问题的能力等。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坚持到底。
4.表现出最真实的自己?

这张图片的信息量有点多:
A.之所以把最真实的自己,字体放到最大,表达了清华对于材料造假、是深恶痛绝的。
材料的真实性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你涉及到造假,将会面临被取消面试资格的风险,小雅老师说的造假,一种是你编造了不存在的东西,另一种是面试官在面试的过程当中,基于过往的面试经验一眼可以看出你的材料是不是有问题。
同时如果你在申请材料中虚构了事实,被考官察觉到了,即便你说的是真的,也有可能会让面试官觉得你造假,所以你说的任何事情,都要经得起推敲。
B.就一定没问题,你说对吗?
这句话的意思在小雅老师看来。实际上是说:如果你只表现出真实的自己,是肯定不够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展示真实的自己,但展示真实的自己跟通过考试没有任何逻辑关系。那么展示真实的自己到距离通过考试,差的是什么呢?
根据小雅老师的经验,你需要从以下几点补充:
1)行业的视野。你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解和认知。
2)你对自己所在的企业,其运转机制和商业模式的理解:比如企业的奖励机制、企业文化的建设等等。
3)你的个人能力特质是否全面:比如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创新思维、勇于挑战的精神、团队协作能力等。
这些能力都要有,再加上真实的自己,才有机会通过清华大学MBA的考核。
5.应该如何填写清华大学MBA申请材料。
小雅老师对于这张图的解读是,在填写清华大学MBA的申请材料的时候,一定要足够的专注,并且光专注是不够的,还要进行深度的思考,与材料的长度相比,思维的深度才应该是最花时间的。只有每一个题目都仔细的精雕细琢才有可能通过考核,不是说简单的填写就可以应付了事。
以上是小雅老师对于清华MBA在线申请的漫画解读。除此之外在分析他们的漫画同时小雅老师发现了几个更有意思的点,说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二、北大光华和清华经管发布时间的改变
往年北大和清华几乎同时发布,在线申请启动的时间节点基本都是一样的,除了去年因为北大政策的变动发布的时间比较晚,两个院校之前的政策公布时间几乎是保持一致,但今年却有所变化:今年北大光华MBA把一轮材料提交截止时间提前到了4月10号。

北大这一手打了清华一个措手不及,没想到北大这么狠,毕竟北大光华从来没有在4月10号进行首批材料的截止。
那为什么北大光华MBA这么早发布?
小雅老师推测是为了抢到更优质的生源,因为根据以往数据表现关注清华MBA和北大光华MBA的学生,几乎是同一批人。
在这个时间节点,优质的生源只能申请北大光华,清华还没有开始。北大光华通过这段时间与学生的接触,能够把更多的优质学生拉到自己这边。
就好比两家公司同样好,你先去了A公司觉得很满意,B公司你很可能就不会去了是一个道理。
其实往年的4月份,市面上只有一家抢人,就是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的MBA,往年五道口金融学院MBA,一直是先抢第一波精品生源的。今年北大也是想抢这第一波,从之前B站全面放开商学院课程这一个行为就已经有所苗头,相比清华大学就稍慢了一些,同时清华MBA也想抢,以为自己和去年保持同样的政策公布时间就能抢到充足的生源,但是根本没想到北大相对于去年会提前1个半月左右。
那照这样抢生源的趋势,是不是以后名校之间的政策发布时间会不会直接提前到12月?甚至会不会到每一年的1月1号,各大商学院的MBA已经开始抢学生了?甚至再激烈一点,一期学生毕业之后,立马宣布新一年的招生政策?让MBA实现无缝连接的可能?
小雅老师除了发现这些问题,同时还发现了更加魔幻的事情,那就是清华大学MBA项目申请题目的变化。
三、清华申请问题的改变

1.申请短文字数的解读
先说重点,大家看到这句话了吗:建议600字以内。
小雅老师跟大家分析一下,清华之前的申请短文题目一直是1000、800字的限制。
今年改成了建议600字以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600字是一个基准线,但是不代表超过了600字就不能写,一定看清是建议,所以也就是代表其实你可以超过600字。而对于北大光华MBA的申请短文就是定在600字以内,超1个字都不行,所以清华的申请短文,小雅老师还是建议你写的稍微多一点,不要去卡600字。你写的多一点,老师就能更加全面的了解你。
再强调一遍,不用去卡600字。
还有清华今年的申请短文题目的变化也是有瓜可吃的。
2.清华今年的最后一道题,高仿了北大前年的第2道申请题目。
下面是北大光华2019年发布的申请短文题目

然后我们再回顾一下,清华2021年的申请短文题目。
不得不说,这两个题目长得好像,都说互联网是没有记忆的,但小雅老师的记忆分明很好……
不仅如此,清华申请短文的风格也在变化。
3.清华题目的转变,从全理性,转变为感性。
给大家看一下清华之前的申请题目,都是怎样的:

清华之前的题目,全部是理性的题目,理性的题目一般是:描述你成功的三件事儿,写清楚背景、经历什么角色,逻辑性要强。
而感性的题目是:谈谈你的人生理想,以及你如何去实现,而在这几年,清华做了非常大的改动。它也开始加入感性类问题了。


不仅如此,从申请题目的字数上来说,清华也一直在对标北大。北大MBA一直采用的是5篇申请短文。每篇最高600字,清华每年申请短文为3篇,以往清华申请短文字数相加基本也在3000字左右,今年基准线全部卡到600字,是不是意味着在对标北大的同时,清华是不是也在告诉您:
在申请短文字数相同的情况下,提前提交北大申请短文的考生可以把部分短文经历复用到清华大学的提前面试中去。
高节奏的今天很多有想高效的提升自己的单位时间,那么清华MBA申请短文字数相对北大MBA要少,是不是对于背景情况比较好,难以做决策的同学以申请短文为借口放弃对北大MBA的申请,直接all in清华MBA项目?(猜测...)
最后小雅老师对于清华MBA在线申请的漫画解读就到这里啦。
再说几句
小时候我们仰望着清华和北大,觉得他们高不可攀,后来少年你逐渐成长,却发现清华和北大像双胞胎一样。
虽然清华的学生和北大的学生对于双方都有“隔壁学校”的称呼。
虽然“鄙校”和“贵校”的称呼也是源远流长。
虽然清华和北大的酸梅汤是一个供货商。
虽然北大一直埋怨清华给他们盖的图书馆是“豆腐渣”。
但不可否认的是,清华和北大一直“厮混”在一起。
今年你看看我,明年我看看你。
明争暗抢、互相较劲。
估计有清华和北大的学生看到上面这句话肯定会急于撇清关系:“请不要拿隔壁学校跟我对比谢谢。选择了隔壁学校就选择了一生的颓废。”
虽然在开玩笑,但你应该还是能够感受到清北学子身上高求知欲和幽默的求学状态。
小雅老师觉得,相比一张毕业证带给我们的价值,在清华和北大获得的商业思维,人脉资源,职业机会都是可以改变我们一生的东西。
这段经历会变成我们在2021年种下的种子;
随着时间流逝,这枚2021年的种子;
终会发芽,生长成能够让你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
最后的最后;
同学们一定要加油的备考啊;
清华在向你招手;
这次深度分析之后
我们会进行更多院校的深度解读
如果觉得小雅老师分析的不错
欢迎持续关注我们(博雅汇MBA)
这样就能看到更多深度分析了
小编为了给大家呈现最优质的的内容
已经废寝忘食很多天
为了帮助到更多考生
大家可以点赞、转发,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