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给身体探探路,做好伏前预灸,三伏就成功了一小半

2023-07-04 10:41 作者:至臻之艾  | 我要投稿

进入七月,天气明显炎热

三伏天近在咫尺

我们都知道三伏灸最重要的是

【初伏中伏末伏】

但除此之外

三伏灸的首尾也不能忽略

就好比艾灸前后的开穴和封穴

可以更好的增强艾灸效果

三伏灸前后的伏前灸和伏后灸

也是一样的道理


不可或缺的【伏前预灸】

1、三伏天,灸量到了,效果才好!

三伏天养生的人很多,做三伏灸的人也非常多,很多人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也有一些人灸后身体状况没有太大改善,这是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就是缺乏系统的足量的艾灸,灸量不足。三伏时间跨度大,前后至少一月(今年有40天),所以三伏灸绝不是说只在三伏天艾灸就行了,想要达到最好的调理效果,最好要做到贯穿三伏。特别是一些慢性疾病的调理,伏前、初伏、中伏、末伏以及伏后都需要坚持做艾灸调理,才能达到预期的好效果。

伏前预灸同样属于三伏灸调理的一环,一般取三伏前10天把伏前灸做好,不仅是夯实基础,起到沟通阴阳通调任督二脉的作用,更是让这个三伏调理成功一小半。


2、伏前灸:夯实基础,不可或缺!

三伏艾灸,事半功倍,伏前预灸,不可或缺。

三伏灸要加强效果,最好是有伏前灸,伏前灸的作用很多,调节阴阳,通络活血,相当于中药的“开路方”,可以为随后的三伏灸夯实基础,还可以排毒。中医角度看,凡是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对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产生不良作用的物质都可称为“毒”瘀血、痰湿、寒气、食积、气郁、上火等。这些毒素堆积在五脏之内,会影响五脏的气血运行,从而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

夏季温度高湿气重,人体阳盛于外,内里虚弱,脏腑更易被毒素侵袭。如果不能把体内毒素排出,炎热燥热的天气就会与毒素发生冲撞,进一步影响身体的循环代谢。因此伏前灸必须要抓紧了,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病邪深藏的人,需要伏前灸!

病邪藏的越深,危害越大,如果瘀积到五脏,情况就更严重了,它会影响五脏的阴阳气血,动摇身体健康的根基。病邪为什么会瘀积五脏?

就是因为阳气不足,脏腑功能需要阳气来保卫,阳气是一种能量,具有温煦、活跃、运行快的特点。阳气不足时体内物质气化不利,代谢和生理功能就会下降,病邪就趁机而入了,身体出现痰湿、瘀血、囊肿结节等。这类人往往病邪深藏,最需要完整的三伏灸补充阳气,阳气足则病邪除。伏前灸的10天,气温高,天地之间阳气越来越足,此时艾灸集“天之阳”和“地之阳”的双重威力,很适合袪病除邪。


4、伏前灸,给身体“打草惊蛇”!

越是顽固的疾病,病邪藏的往往越深。《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中,将病邪的表里说的十分清楚。认为病邪的深浅,由腠理肌肤肠胃骨髓,越往里越难调。所以很显然,我们不可能一上来就调理最深处的,因为达不到那个条件,身体阳气不足,灸量也不够。必须将身体里的病邪惊扰出来,才能方便调理。

故三伏灸就选在了夏季的三伏,三伏阳气旺盛,腠理开泻,人体深处的病邪已经有些藏不住了。再通过伏前灸可以进一步敲打体内病邪,将它逼迫出来,好比打草惊蛇。这是三伏灸无可比拟的优势,任病邪“深藏不露”,也能“连根拔出”!

所以三伏是一年中调养身体的最佳时段,此时防病调理,往往能起到数倍于平日的效果。一些平时难调的疾病,借助三伏灸往往得到痊愈,如果你想得到最佳的调理效果,赶快开始伏前灸吧。

圣透三伏灸人人必备,老少皆需!

2023年三伏灸时间表

伏前沟通阴阳:7月01日—7月10日

初伏调和心肾: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补益五脏:7月21日—8月09日

末伏引火归元:8月10日—8月19日

伏后敛肺养阴:8月20日—8月29日

【不仅是冬病夏至,更适合改善体质提升免疫】

内容来源:网络、灸一堂编辑整理,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供交流学习使用(非商业目的)如有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给身体探探路,做好伏前预灸,三伏就成功了一小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