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核心理论补讲 观众对人物身份认同相关问题综述
大家好,我是老迷路。
这一课我们探讨一下一些关于观众对人物身份认同的问题。
A
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观众要对人物身份认同?
这个我们之前已经解释过了。因为认同系故事的运作原理就是身份认同+冲突。如果没有观众对人物的身份认同,故事就运作不起来,而那没有认同的冲突也只会使观众感到生硬、莫名其妙与索然乏味。
B
第二个问题,既然身份认同这么重要,那么身份认同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身份认同就是让在镜像系统和情感链接系统等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自我认同系统运作起来,从而对人物产生代入效应。
一个简单的比喻,就像是你的灵魂跑到了人物的身上,但并不是你的灵魂来主导这个人物的行动,而是你的灵魂跟随这个人物的行动,产生出与这个人物相同的心理感受。
当你对人物产生了极深的身份认同之后,那么他的故事就像是你的故事一般。他的欲望也就成了你的欲望。他渴望某样东西,你也就会无限去渴望某样东西。当然他遇到的阻碍,也就会成了你眼前实实在在的阻碍:即这个故事就在你面前活了。
C
第三个问题,我们再往深处思考,身份认同或者代入的本质是什么呢?
之前我们在创作状态理论已经讲过,自我是调节个体状态最核心最有效的工具。自我这个工具存在的终极目的就是使个体达到绝对平衡状态。
那么自我认同代入某个人物是为了什么呢?当然最根本上也是为调节个体状态服务的。
因此身份认同或者代入的本质其实也是自我为了摆脱一切不平衡状态以达到那绝对平衡状态所进行的某种活动。
比如影视故事中,通常的主角都是正面的富有魅力的拥有超强能力的人物形象,自我面对这样强平衡状态的人物形象是没有什么抵抗力的,很容易就认同代入。
当然自我更关心的是自己所统辖管理的这个个体的状态的平衡。当自我发现人物具有与自身同样的某种不平衡状态,也是非常容易代入的。自我想在这个人物身上取取经,看看他是如何摆脱这种不平衡状态的。
比如很多美国超级英雄电影中的主角都有原生家庭问题,这不就是为了美国的观众更好地代入而设计的吗?
D
有了以上我们对身份认同本质的理解。那么第四个问题:如何才能使观众对人物产生身份认同?也就迎刃而解了。
首先我们要明白,对自我吸引力最大的人物,是那种与自我统辖管理的个体具有相同种类的不平衡状态的人物。因为自我最关心的还是自身不平衡状态的问题的解决。
其次对自我有非常大吸引力的人物,是那种接近达到绝对平衡状态的个体,因为这是自我可遇不可求朝思暮想的,自我就是为之而奋斗的。
因此在我们设计的人物时候,我们最好设计出那种同时具有正面的魅力的形象面及带有与观众具有相同的负面的阴影的形象面。这样才能使观众对人物的代入最大化。
E
接下来第五个问题:观众对人物的身份认同的进程应该如何安排呢?
我们在个体形象理论讲过,一个人物的整体形象是由几个形象面加几个形象面遗留特质组成的。
这时一般我们应该首先应该先向观众呈现人物附带的几种超强能力特质,接着是那正面魅力形象面,最后才是呈现那负面阴影形象面。
超强特质→正面魅力形象面→负面阴影形象面
也就是由点开始,然后到正形象面,再到负形象面,或者由正形象面到超强特质再到负形象面也是可以的。这样我们就逐渐地使观众安稳地丝滑地完全地代入人物了。
例子:《这个杀手不太冷》
F
第六个问题:那么为什么通常不先呈现人物的负面阴影形象面呢?
因为自我并不总是能够直接面对阴影心结的,自我总是会采用各种防御机制去逃避。虽然自我很想解决这个心结,但是一上来就让自我看到这个阴影,自我有可能是会直接逃走的。
而当观众被一个带有超强能力特质的富有魅力的形象面吸引代入时,那么自我就会获得提升安全感力量感,从而就能够接受那负面的阴影的形象面了。
G
第七个问题:那么对于不同定位的人物的认同应该怎样安排呢?
这里我们简单说一下,一般主角的认同最好放在前面,越早越好;配角的认同则放在中间;而反派如果需要对其认同的话,也尽量放在后面。
比如《勇闯夺命岛》中的反派的认同就是放在最后。
H
第八个问题,那么都有哪些有助于观众代入的超强特质(代入点或魅力点)或正面魅力形象面(代入面或魅力面)呢?
这里我们随便一个人都能举出好多,比如,长得帅或漂亮,心地善良,机制勇敢,幽默风趣,武艺高强,坚韧不屈,有钱有势等等等。
以上这些可以根据对自我摆脱不平衡状态的作用,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自我摆脱不平衡状态正好所需要的资源,比如人物是性感美丽的英俊的,这正是自我在生殖繁衍方面渴求的。
第二类,是对自我摆脱不平衡状态的有帮助的,比如人物是善良的,其对自我在生存方面则是有帮助的。
第三类,对自我摆脱不平衡状态是具有指导引导榜样作用的,比如人物某方面能力强大,非常受欢迎。
综上,我们基本解决了有关观众对人物身份认同方面的问题。当然还是有需要继续探索的地方的,留给以后吧。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