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德国吃了个大蒜,三天后还能闻到蒜味

2022-06-23 13:42 作者:厨房人类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我们都知道,咱中国人吃大蒜,那真是花样繁多。


在东北,饺子配大蒜那是基本操作,看一家东北当地水饺正宗与否,得看店里的桌上是不是摆的有大蒜。



在陕西进到任何一家面馆,桌上一定放着蒜,这是老板和客人之间的默契


一碗油泼面搭配几颗蒜,是一种千百年的习惯。


猛吸面条之后咬一口生蒜瓣,才是陕西面食正确的打开方式!



此外还有我们广东的蒜蓉烤生蚝



川渝地区挚爱的蒜泥白肉


等等等等:



然而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在遥远的德国,大蒜居然是不少人餐桌上当之无愧的主角。


据德国某网站的不完全统计,德国人全年的大蒜消耗量达到20000吨



而随便走进一家德国超市。


一网兜里三、四个蒜头就要1.25欧元左右。



在创造大蒜美食方面,德国人总是不缺乏想象力:


蒜泥面包、大蒜果酱、蒜泥通心粉、蒜头炸薯片、蒜头牛排、蒜头炸鱼、大蒜啤酒等等,都是他们的心头好。


蒜泥面包


蒜泥通心粉


甚至在德国还有专门的大蒜餐厅。


其中一道配以新鲜蘑菇、奶油酱、干酪和牛柳的大蒜意粉,往往就要花15.9欧才能吃到,相当于123元人民币,



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他们的「大蒜冰淇淋」了。


隔着屏幕我都闻到气味飘过来了:



除了在美食上与大蒜扯上关系,德国还有他们独特的“大蒜文化”,那就是「大蒜节」


在德国各地,每年都会举办20多场大蒜节。



在大蒜节来临时,整座城市便被大蒜包围起来:


从生活用品到城市雕塑,再到各色食品与服装,全都能看到大蒜的身影。



最最最生草的是,德国人会穿上大蒜的卡通服装,然后在街上游行。


比如这位大爷,不去漫展Cosplay实在是太可惜了:



而他们之所以在大蒜节搞Cosplay,是因为他们热衷于向他人讲述大蒜浑身都是好处,宣传使用大蒜对身体有益的理念。


再来欣赏一下大爷的美照:



如果你觉得Cosplay太过羞耻,你还可以套上大蒜的服装,在节日上卖萌。


因此每年的大蒜节,都会热闹非凡,吸引了不少外地人来游玩:



除了在大蒜节大搞变装,节日的高潮部分,是挑选出一些美貌又有丰富大蒜知识的少女作为“大蒜皇后”


戴上大蒜编织的“桂冠”,让她们到全国各地参加各种美食节活动,宣传吃大蒜的好处。 



由于德国人钟爱大蒜,还开设了大蒜研究所,是专门研究大蒜饮食和药理作用的国际机构。


研究所专家克莱门斯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大蒜含有近400种有效成分,如大蒜素、硫化合物。


有抗菌、软化疏通血管、防治心血管疾病等作用。



而最近一次德国大蒜出圈,是在2020年疫情的时候。


当时因为疫情,德国口罩紧缺,于是德国人想到了吃大蒜。


那有的小伙伴就要说了:吃大蒜有什么用,他们该不会以为大蒜能抗疫吧?


错了!德国人之所以想吃大蒜,是因为他们认为吃了大蒜后会有口臭,因此别人能和你保持一米距离…



一位德国的UP主就真的这么操作了。


他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应急物资储备清单,其中第一项就是要屯点大蒜



于是他真的在那几天,每天早上起床就吃五瓣大蒜,恐怖如斯:



当然了,虽然德国人会嫌弃吃蒜后的那股味道,但他们绝对是“口嫌体直”。


因为当疫情需要居家隔离的时候,德国超市的大蒜早已被抢购一空



当然了结合上文来看,我觉得德国人把蒜全秒了,应该不是为了防疫,而是单纯自己想吃吧…



现在你明白德国人很爱吃蒜了,但随大蒜而来的还有一个问题:


难道德国人不介意吃了大蒜后,嘴巴留下的大蒜味吗?


事实上,许多德国人对于气味是十分敏感的,他们对公共场合中出现大蒜味的容忍程度也很低



有人曾经在柏林吃了一道有大蒜的沙拉后,无意识地走进了剧院


尽管当时人不多,但坐了3分钟后,他还是被经理请出了大门。


因此如何既吃蒜,又不影响到别人,就成了每一位德国大蒜爱好者的必修课。



为了消除蒜味,德国人往往会在用餐后吃一些香草。


比如薄荷、鼠尾草香菜,要是身边刚好没香草,那就用咖啡豆牛乳制品


其实背后的道理,就和平时我们饭后来2粒口香糖差不多。


无非就是用一种气味更大又相对清新的食物,来掩盖蒜味。



德国人如此喜欢大蒜,老实说不写这篇文章我都不知道。


那么“吃饭不吃蒜,味道少一半”该怎么翻译成德语呢,真想对着他们说一句呢。



在德国吃了个大蒜,三天后还能闻到蒜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