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政信债务危机:理性投资的必备指南
潍坊是山东省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也是济南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潍坊积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潍坊也面临着较大的债务压力,尤其是政信债务问题引发了市场关注和担忧。本文将从潍坊的债务状况、债务风险和投资建议三方面讲解。
一、潍坊的债务状况
根据《2022年山东省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截至2022年末,潍坊市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000.5亿元,其中政府债券余额为800.5亿元,其他债务余额为200亿元;按照地区生产总值(GDP)计算,潍坊市政府性债务率为23%,低于山东省平均水平的24%,高于江苏平均水平的16%;按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算,潍坊市政府性债务率为279%,高于山东平均水平的255%,低于江苏平均水平的314%;按照财政自给率计算,潍坊市政府性债务率为74%,高于山东省的平均水平62%,也高于江苏省的平均水平68%。
除了政府性债务外,潍坊还有较多的隐性债务,主要来自于融资平台公司、国有企业和民间融资等渠道。据企业预警通,潍坊市共有融资平台72家(包括市本级17家和区县级55家),涉及有息债务3780.86亿元,短期债务1885.54亿元,债券融资1205.69亿元,非标融资849.68亿元。其中,市本级平台中,债券存量最大的是潍坊市城市建设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潍坊城建”),最新评级AAA。目前潍坊城建共有存量债券18只,规模180.1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有40亿元。另外一个存量较大的是潍坊滨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滨海投资”),最新评级AA。目前,潍坊滨海投资有存量债券21只,规模107.1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有35.15亿元
二、潍坊的债务风险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潍坊的政府性债务和隐性债务都不低,存在一定的偿还压力和风险。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受新冠疫情和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2021年潍坊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432.8亿元,同比增长3.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9%;2022年预算收入为450亿元,同比增长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1。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意味着偿还能力下降和财政压力增大。
(2)融资渠道收紧。近年来,国家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进行了严格监管和清理整顿,要求地方政府不得通过融资平台公司、国有企业等方式违规举债或变相举债。同时,在金融去杠杆和风险防范背景下,金融机构对地方政府及其下属机构的信贷审批趋于谨慎和严格。这些都导致了地方政府及其下属机构的融资渠道收紧和融资成本上升。
(3)兑付压力集中。根据企业预警通统计,在2023年至2025年期间,潍坊市融资平台公司共有到期还本付息金额约为2500亿元左右,其中2023年约为1000亿元左右。这些到期还本付息金额占到了总有息债务额度的66%左右。这意味着在未来三年内,潍坊市融资平台公司将面临较大的兑付压力。
(4)舆情影响恶劣。近期,在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关于潍坊地区部分城投公司出现票据逾期、信托展期等负面舆情 。虽然这些舆情并不代表实际违约或违约规模很大,但却对市场信心造成了不利影响。一旦出现恐慌情绪或信任危机,在金融领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或雪崩效应。
三。投资人建议
对于潍坊区域违约风险的判断,我们认为:
1、非正规渠道融资存在较大的延期风险,建议投资人谨慎参与或尽快退出。
2、正规渠道非标融资也有可能出现延期情况,建议投资人严格把控风险和收益,选择优质主体和项目。
3、城投公开市场发债相对安全,不太可能出现违约情况,建议投资人根据自身需求合理配置。
对于潍坊区域的政信类产品,我们建议:
1、非标融资类产品风险较高,不适合长期持有或大额投入,建议投资人避免或减少购买。
2、潍坊某些区域的政信类产品信用状况较差,建议投资人规避或远离。
3、市级城投标债产品风险较低,收益较稳,适合中长期持有或大额投入,建议投资人关注或增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