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聊聊克里斯托弗·诺兰

2022-05-30 19:35 作者:HXH_Official  | 我要投稿

我是克里斯托弗·诺兰,一个典型的英国人,像我的前辈希区柯克那样,不仅是一个导演,也是一个拥有奇想能力的人。

凌乱的金黄色分头,碧蓝色的眼睛好似一片平静的湖水,尽管在片场忙的焦头烂额,他的西装领带仍然笔挺,没有一丝褶皱,这是一位英国绅士的坚持,正如他对传统胶片和实景拍摄的坚持那样。

克里斯托弗·诺兰在拍摄现场

1970年7月30日,克里斯托弗·诺兰在伦敦出生。

七岁时,他就开始使用父亲的小型摄像机尝试拍摄自己的玩具兵人。大学毕业于黑利伯瑞学院后,诺兰进入伦敦大学学院学习英国文学,在这段时间,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组织了“16毫米”社团,拍摄了大量的短片。

其中包括在剑桥电影节上放映的《盗窃罪》,只有三分钟片长却脑洞极大的《蚁岭》,还有他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超低成本的《追随》,于1999年在伦敦上映,初步展现了诺兰不同于常人的电影叙述结构,倒叙剧情并且将情节彻底揉碎,最后再粘贴在一起。

这部黑白粗剪电影怀揣着这个英国男孩年轻的梦想与野心,在伦敦电影节引起了巨大轰动。

后来的电影《记忆碎片》和《失眠症》进一步奠定了诺兰新锐原创导演的地位,而更大的意义在于,让学院派和好莱坞见识到了独立导演能够造成的影响力,给其他小众独立电影导演带来了一定程度上地位的提高。

2003年,在蝙蝠侠这个IP因为票房口碑双跌落而被华纳雪藏时,诺兰主动请缨向华纳接过了这块烫手山芋,并邀请克里斯蒂安·贝尔出演这部漫改电影——《蝙蝠侠:侠影之谜》,克里斯蒂安·贝尔表示自己当初一度对出演蝙蝠侠略有些疑虑,毕竟这名字已经是个文化符号。

《黑暗骑士》宣传照

我记得很清楚,就在电影开机那天,在一个杂货店旁边,一个小男孩看见了我,他看起来不会超过五岁,他跑过来抱着我,这让我很感动,我也回抱了他。他抬脸望着我,对我说“你是我的英雄”,从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扮演蝙蝠侠不仅是一份工作,也是我这辈子的一个伟大选择。

——克里斯蒂安·贝尔

《侠影之谜》将一个全新、独立的蝙蝠侠起源故事娓娓道来。

不同于之前的超英漫改作品,多数专注于表现大型动作场面,诺兰则倾注了更多心思在刻画主角布鲁斯·韦恩的心理。

父母被杀,这不意味着洞悉人心凶恶、民间疾苦,因此他四处闯荡,感受人间冷暖,而后化身自己童年时,因失足坠落而面对的恐惧——蝙蝠,挽救哥谭市于水火之中。

你的外表下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所作所为。

——《蝙蝠侠:侠影之谜》

2006年,《致命魔术》上映,对于这部作品诺兰没有太多的野心,拍摄这部电影只是因为魔术是他热衷的题材。我想对诺兰而言,魔术其实和导演是相似的工作,因为诺兰的电影技巧正如变魔术一般。

他永远让观众慢于事件一步,同时又通过许多细节不断暗示观众,最后的结局才会如欧亨利一般,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除此之外,诺兰往往在结尾留白,给观众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正如魔术师从不会告诉观众他的表演诀窍一样。

每一场魔术表演都有三个步骤,第一步是“以虚代实”,魔术师秀出一个真实的东西;第二步是“偷天换日”,魔术师利用这个普通的东西,做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表演;现在你很想找出秘诀,但是绝对找不到,因为你根本没有真正在看,你并不是真的想知道,你想要被愚弄。你没有鼓掌,因为把东西变不见还不够,你必须把它变回来,所以魔术都有第三个步骤最难的部分,我们称之为"化腐朽为神奇。

——《致命魔术》

《黑暗骑士》场记板

2008年,首部打破10亿美元票房,里程碑式的超英漫改电影上映——《蝙蝠侠:黑暗骑士》。

这部电影改编自漫画《蝙蝠侠:漫长的万圣节》,我前后一共看了四遍,影片的信息密度、剧情起伏极大,就好像是将一部24集的警匪美剧浓缩到了2小时之内,然而丝毫不会让人感到疲倦。同时在这部影片,诺兰的拍摄技术也达到了顶峰,IMAX胶卷全画幅拍摄,实景制造蝙蝠车,蝙蝠洞,医院爆炸,天钩计划。

更不能不提的是,由希斯·莱杰饰演的小丑,他的风头和个人魅力几乎盖过了主角,一场开头的银行抢劫戏初步立住了小丑的人设。他告诉每一个人,在任务完成后杀掉伙伴,又提前给自己做好全身而退的计划,让人捉摸不透他的疯狂与秩序。

我是个品味简单的人,我喜欢炸药、火药还有汽油…

——《黑暗骑士》

后来的一场黑帮威胁戏,他先是变了一个让铅笔"消失"的戏法,抛出要黑帮一半赃款的条件杀掉蝙蝠侠,让人以为他"疯了",又在黑帮忍无可忍时拉开大衣露出满身的手榴弹,最后留下一张印着小丑的名片扬长而去。至此,小丑的人物完全立下,只用了不到10分钟,诺兰的导演功力可见一斑。

布鲁斯说罪犯总是有自己的目的,于是阿福给他讲了个故事。

“很久以前,那时我还在缅甸,我和我朋友替当地政府做事,他们试图用珍贵的宝石收买部落的首领,结果政府车队在仰光北部丛林被一个土匪偷袭了,所以我们要去把宝石找回来。但是半年下来,他没跟任何人交易过,有一天,我看到一个小孩在玩一个橘子大小的红宝石,原来那名土匪把宝石全都丢了”

“那他为什么要抢?”

“因为他觉得很好玩,因为有些人要的并不是金钱这种合乎逻辑的东西,你不能收买或威胁他,更不能和他讲道理,好好谈判,有些人只想看到世界燃烧。”

——《黑暗骑士》

这样的疯子,审讯室里蝙蝠侠对他的严刑拷打不起任何作用,反而被他所利用,因为一场爆炸,让自己的爱人牺牲,让检察官哈维·登特烧伤半张脸,堕入犯罪的深渊。

绝望之际,布鲁斯面对着凌晨空无一人的哥谭市街道,脱下蝙蝠侠的面具,不断地否定自己。

“那个土匪,缅甸丛林的土匪,你们有没有抓到他?”

“抓到了”

“怎么抓到的”

“我们放火烧掉了整片丛林。”

——《黑暗骑士》

为了给哥谭市留下希望,蝙蝠侠替绑架戈登警长家人的哈维·登特顶罪,在警察的追捕下逃亡而去,儿子问戈登。

“爸爸,他为什么要逃走?”

“因为我们必须追捕他。”

“他又没有做错事。”

“因为他是哥谭应得的英雄,但不是它现在需要的英雄,所以我们要追捕他,因为他承受得了,因为他不是我们的英雄,他是沉默的守护者,时刻警惕的保卫者,他是黑暗骑士。”

——《黑暗骑士》

伴随着汉斯·季默的《黑暗骑士》片尾曲,蝙蝠侠骑摩托车的背影,影片结束。

2010年,诺兰的全新尝试《盗梦空间》上映,梦中梦的概念和平行剪辑手法再一次拓宽了观众的想象空间。本片的拍摄计划诞生于《黑暗骑士》的拍摄期间,诺兰曾经考虑再度和亲密无间的搭档克里斯蒂安·贝尔合作,但贝尔因为要拍摄《终结者2018》而作罢。

这时候诺兰想起另一位自己很喜欢但一直未曾正式合作的演员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小李子在只知道本片是由克里斯托弗·诺兰写剧本和导演时,他就确定出演本片,甚至那时候他都不知道影片题材究竟是什么样子。

《盗梦空间》剧照

《盗梦空间》的结尾至今仍被影迷讨论,那个陀螺是否停下了?柯布的图腾究竟是陀螺还是婚戒?诺兰至今在采访中也不愿做出正面回答。

不过与诺兰合作多部电影的老爷子迈克尔·凯恩曾在采访中说,在讨论剧本时,我问诺兰到底什么时候是梦,什么时候是现实,诺兰说只要有你在的地方就是现实。

2012年《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上映,为这个跨度长达9年的三部曲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也是诺兰难得在电影中给出了一个明确且美好的结尾。

蝙蝠侠将炸弹带离城市,从此假死隐居,过上普通人的生活,而罗宾来到蝙蝠洞,接过保护哥谭市的责任。在蝙蝠侠启动飞机准备带炸弹离开时,他向戈登警长坦白身份时说的这段话,与第一部情节相呼应,令人动容。

任何人都可以是英雄,就算只是做件简单的事,像是为一个小男孩披上外套让他安心。——《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

在这一刻,蝙蝠侠卸下伪装,又成为了多年以前那个警局里失去双亲的无助男孩。也是在这一刻,我们都成为了那个抱住蝙蝠侠,告诉他"你是我的英雄"的小男孩。

2013年,我心中的最佳科幻片《星际穿越》上映,这部电影运用的科幻概念特别有意思,“可能发生的事一定会发生”,取自墨菲定律,同时也是女主的名字。

女儿房间里的鬼魂,通过引力请求她的父亲留下来,而父亲却为了拯救人类不得不离开。这无法解释的鬼魂与引力,其实是未来的父亲在五维空间向女儿发出的信号,所谓超越空间与时间的引力,正是父女之间联结的爱,所谓的它们,也不过只是我们。

《星际穿越》剧照

影片中有天幕般海啸的星球是在冰岛取景,逼真的宇宙航行镜头是运用日本的特摄技术拍摄,诺兰甚至还花半年的时间在加拿大种了三万亩玉米地。这些实景拍摄的坚持自然是有诺兰的原因,他在采访中解释到,特效所完成的画面若干年后可能会被淘汰,但实景拍摄一定不会。

老搭档汉斯·季默为这部影片创作的经典插曲《原野追逐》贯穿整部影片,闭上眼睛,仿佛置身于广袤无垠的宇宙之中。

2016年,讲述二战“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电影《敦刻尔克》上映。

2020年,关于逆熵的烧脑电影《信条》上映。2022年5月诺兰传记新片《奥本海默》杀青。

诺兰是一位“采梦大盗”,电影的奇谋与意识的诡异在他的作品里总是如双蛇潜行、踪迹莫测,而这位有着英国绅士矜持外表的导演却在心中尽情玩味着这种蜿蜒不绝、纠缠不清。他似乎可以在梦境中醒来,又在电影中衔梦而飞。

——中国网评

在这个资本至上的电影行业,诺兰有自己的坚持,不只是对拍摄技术和非凡叙事结构的坚持,更是他对影片作者性和个人表达的坚持。

他不愿做出妥协,他是一位电影界的艺术家,一位工匠,在大荧幕上展示他的奇想,为观众编织一个又一个超越现实的梦。







聊聊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