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养育男孩要坚持这5个原则,儿子未来阳光有担当
李玫瑾教授:养育男孩要坚持这5个原则,儿子未来阳光有担当
一、对于孩子不要溺爱!如果想让他做逆子,就对他百依百顺
我第一次对于“溺爱”有深刻认识的时候,是听李玫瑾教授在一堂讲座中说:“如果想生个逆子,就对他百依百顺,那么养到30来岁,他哪天不高兴就会把你们全干掉”。之后就谈到2009年一个北京的男孩,1个人杀了6名至亲的案件。这个男孩在7岁之前,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所以受到无限的溺爱和娇宠,等到回到父母身边,就觉得父母管自己太严,最终在成年后将屠刀伸向了自己的亲人。

很多父母因为自己童年时光里,遭遇物质和金钱的匮乏,所以是想要把自己最好的都给孩子,对孩子的要求也是百依百顺。但是倾尽所有,最终却换来了一个白眼狼。殊不知无形中已经中了“贝勃定律”,当父母总是满足孩子,会导致孩子对父母的付出熟视无睹,甚至当一次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认为父母对自己不好,完全忘记从小到大父母所有的付出。所以要想养出个孝顺的好儿子,切忌对他百依百顺。

贝勃定律:是指人受到强烈的刺激后,之后给予的刺激就会显得微不足道!
二、男孩能够吃苦耐劳很重要
李玫瑾教授曾在讲座中谈到,男孩能够吃苦耐劳很重要。如果一个男孩子,从小家里人都不让他干活,从小就习惯懒惰。那么长大以后,遇到事情能不干就不干,怎么简单就怎么来!这样的男孩聪明还好,就能用智力解决很多问题,但如果不聪明,还不勤快,那么这种人在工作、结婚、生活都会非常不顺利。

生活中总是有这样的男人,经常被老婆骂窝囊、没出息!很多都是因为从小没有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其实很多豪门家庭,虽然拥有巨额的财富,但是对于子女的教育,却没有“富养”!很多的“富二代”,甚至一直不知道自己家里很有钱。

比尔·盖茨的女儿13岁才拥有自己的第一部手机,乔布斯将所有财产做了慈善丝毫没留给子女。这让我想到林则徐的名言:“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所以父母真是想要自己的孩子有所成就,那么首先让孩子学会吃苦耐劳!

三、父母的要学会示弱,才能养出一个小暖男
老话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这一度让生男孩的家庭十分羡慕!其实男孩若能教育好了,也能养出个小暖男。李玫瑾教授说,父母要学会示弱,才能养出一个小暖男。李玫瑾教授拿吃饭的事情举例,孩子饿了,这个时候不能让他自己先吃,要让孩子知道家庭是一个整体,家里人是相互依靠的,孩子不仅仅是饿肚子,爸爸工作一天了也很饿,所以要等爸爸回来一起吃饭。

当妈妈生病时,要懂得让男孩分担,比如帮妈妈倒水喝,照顾妈妈。这样会在孩子的脑子中形成,我是家庭的成员,我要为这个家庭分担,这样孩子长大才不会自私,才能养出小暖男!
四、宁可让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学,一定要让他快快乐乐
相信当父母的都有这样的感觉,孩子在6岁之前,父母关注的是孩子健不健康,但是6岁之后却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了孩子的学习上。甚至一度让孩子有一种误区,爸爸妈妈爱的是我,还是爱我成绩好?父母的出发点,自然是希望孩子学习好,未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却往往忽视了除了学习成绩以外,还应该关注孩子快不快乐!

李玫瑾教授的一句话,让我感受很深!她说:“我宁可让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学,我也要让他快快乐乐!”李玫瑾曾这样解释道,如果父母在孩子小时候,一味地逼孩子努力学习,如果孩子学习好,他会认为这都是自己的努力跟父母无关,他学不会感恩。这样的性格会导致他们,无法达到更高的一个高度,因为他们不能排解内心的问题,就会遇到发展障碍!所以父母真该多关注一下孩子的内心!

五、关键期要如何培养孩子的性格?
李玫瑾教授在很多场讲座中都谈到,3-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如果不管教好,那么12岁以后,父母说再多,孩子也听不进去!
有一次李玫瑾教授在一个讲座中举例,面对孩子买玩具这件事上,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性格。李玫瑾教授说,孩子4岁上下,想要买玩具就不能轻易给他买了。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去商场,让孩子自己挑选,当孩子选中后,就问价格。比如玩具200多,就跟孩子说太贵了,此时就给孩子灌输一下钱是怎么来的这个概念!比如爸爸妈妈每天上班,一天能挣多少钱,这些钱都花在哪些方面。这样孩子对钱更懂珍惜!

但父母不要直接说不给孩子买,可以跟孩子说,这个玩具可以买,但是得等到下一周。爸爸妈妈每天加班,这样加班出来的钱就能买了。这个过程其实是锻炼了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在这一周里,家长还可以要求每天孩子画20分钟画,来安慰辛苦的父母。这个过程可以训练孩子的专注力,这样孩子上学以后就能坐得住了!

每次看完李玫瑾教授的讲座都有一种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感觉,方法都非常具体且实用。我家孩子正值性格形成的关键期,除了李玫瑾教授说的方法外,性格养成也不可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