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深夜鱼塘 | 截稿日是第一生产力

2021-03-30 19:49 作者:篝火营地视频  | 我要投稿

爬格子这么多年,算是认清了一个事实:写字这件事,灵感、文笔、经纶满腹……都不是最重要的,只有截稿时间才是宇宙的恒定动力。

凡是搞文字工作的,就没有不拖稿的 —— 是的,这句话就是一枚精准打击的地图炮,没有和文字沾边的人可以幸免。如果你觉得冤,那只有两种可能:第一、你写作的时间不够长;第二、你写作的内容不够多。

「拖延症」几乎是每个写作人的标配,但是和强迫症、抑郁症不一样,在截止到今天你看到这篇文字为止的心理学临床诊断上,「拖延症」还没有和前两者那样被正式认定为一种疾病。即使拖延症已经严重地损耗着我们的耐心和体力,但如果没有医学上的正式认可,我们无法将拖延症列举为拖稿的正当理由,这实在令人感到忧伤。

从历史上来看,「拖延症」这个词首次出现在学术界,归功于一位名叫 George Arthur Alkrlof 的曾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他在自己的一篇名为《拖延与顺从》的论文里,提到他曾经拖延了八个月把一箱衣物送去邮局的故事,正是这件事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并开始广泛讨论「拖延症」。

拖延这件事本身并不值得提倡,但据我有限的观察,很多人在某种程度上对「拖延症」这个不是毛病的毛病,是乐在其中的。

首先要承认一点,没有人是被迫拖延,拖延这件事一定是主动选择的。君不见众拖延者,无一不在干着与正事无关但却颇为享受的事情,摸鱼之乐,妙不可言。当你想敲下第一个字的时候,内心一定有一个声音在呼唤:点开这个视频吧,再去撸一下猫吧,拿包零食拆开了吧,再打一盘游戏吧……这是一种偷情般的窃喜,是焦虑下的另类愉悦。

以写稿为例,已经有无数的人和事都证明过,在截稿时间前几个小时,是灵感爆棚的灿烂时刻。拖延会让你的肾上腺素得到有效的积蓄,并在你觉得已经无可救药的时刻突然激活,那一瞬间你顿时觉得「文思如尿崩,谁与我争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拖延症」不是什么好习惯,却能带来一种仿佛占了小便宜般的快感。当你想到其他人都在兢兢业业地按时完成目标,而你却在东拖西拉中弯道超车,没有人能拒绝这种魔鬼成就感的诱惑。拖延的敌人是自律,自律的敌人是人性,因为人类的本性就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拖延症」正是这种本性的极致表现之一。

没有人的内心不在追逐自由,但自由的代价就是要被迫做很多不自由的事情。想想你朋友圈里有多少人挂着「不减二十绝对不换」的头像,别以为他们真的下了这个决心,那只是一种挣扎和妥协,一种试图将减肥这件事无限期地拖延下去的狂躁写照。

「拖延症」没有早期晚期的区别,也没有轻重程度的区分,你在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上都可能被引发「拖延症」,无论是晚几分钟出门,还是在最后一天才想起寒假作业。「拖延症」不是病,所以无药可治,也许学会享受它是能和它和解的唯一办法。

善待它,利用它,但不要被它吞噬。

就像今天这篇鱼塘,是在截稿时间前八分钟才写完这个句号。


深夜鱼塘 | 截稿日是第一生产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