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一章·论语·公冶长篇第五(8)
【正文】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①也,不知其仁也。”
“求②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③也,不知其仁也。”
“赤④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注解】
①赋:军事。
②求:即冉有。
③宰:古代县、邑一级的行政长官。卿大夫的家臣也叫宰。
④赤: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子的弟子。
【译文】
孟武伯问:“子路算得上有仁德吗?”孔子说:“不知道。”孟武伯又问一遍。孔子说:“仲由啊,一个拥有上千辆兵车的强大国家,可以让他治理军事。至于他的仁德,我就不知道了。”
孟武伯又问:“冉求怎么样?”孔子说:“冉求啊,一个千户人口的大邑、一个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封地,可以让他当总管。至于他的仁德,我就不知道了。”
孟武伯又问:“公西赤怎么样?”孔子说:“公西赤啊,可以让他穿好礼服站在朝堂上与宾客会谈。至于他的仁德,我就不知道了。”
这三段对话体现了孔子对“仁”的要求之高。孔子的三个弟子分别擅长军事、内政、外交,但是都没有达到“仁”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