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上你们心爱的小摩托~一起骑进来看一看图文类历史选择与大题呀~~

哈喽,淀粉宝宝们大家好呀,今天是国际三八妇女节,大家要记得祝美丽的妈妈们节日快乐哦~相逢又是春暖花开之际,想必你们一定伏案许久,不如在看到这篇文章时先眺望一下远方,放松一下眼睛与灵巧的双手,虽已夜深,望不见花色,但可以记得明天去探探春,闻闻花香~那么今天,小编来给大家讲一讲图文类选择题与大题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技巧,同时我也会附上定哥的课程视频(文末)供大家加强学习~
一、选择题
【题型特点】
地图型选择题是近年高考常见的题型,该类题型把历史地图作为重要的命题材料,并依据历史地图提供的主要信息而设计题目的一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地理知识的把握。该类历史地图主要包括:
(1)以历史文物、人物、漫画等图片为载体,综合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2)图片形式新颖、贴近生活、现实感强、有较强的立体感和吸引力。
(3)图片分类
①图片类:包括人物图、文物图、艺术图、历史照片、宣传标语、票据、证件等。
②漫画类:主要是反映时代特征的漫画或具有讽刺意义的漫画。
③地图类:包括战争形势图、布局图、疆域图、交通路线图、经济分布图等。
【解题技巧】
1、漫画类
“一析二联三解”法多运用于解答漫画类选择题。历史漫画类选择题是一种形象的历史图画语言,它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画形态,反映作者对历史事物的认识。
(1)“一析”是指剖析漫画,从整体上把握漫画的寓意。观察漫画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弄清漫画是褒还是贬,同时透过漫画中的提示性语言和漫画的标题领会寓意,学生要通过分析漫画中的人、物与文字的关系,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整体上把握漫画的寓意和中心。
(2)“二联”是指根据漫画材料,联系教材知识,结合漫画迁移教材所学知识,寻找解题依据;根据漫画揭示的问题,将题干、题肢和教材主干知识相联系,运用所学主干知识分析思考。
(3)“三解”是解答判断问题。需要学生通过画面上的文字、人物形态、画面事物构成及相关事物的异同对比等,明确命题者的意图,准确判读出其所含的真实信息,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出漫画的主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2、地图类
解答此类试题时,主要通过图中政治地理区域范围的变化和历史地理事物名称的变化来判定历史或进程的变化,具体的解题步骤如下:
(1)利用图例和注记认识历史地图。
(2)把地图资料中的有效信息与教材相关知识相结合来阐释历史问题。
(3)把地图信息通过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把抽象问题具体化。
趁热打铁,来几道题目吧:
1.各国使用的世界地图基本是两种:一种是以太平洋为中心的世界地图,亚洲一些国家,如中、日等使用的便是这种世界地图;另一种是以大西洋为中心的世界地图,西方和美洲国家都使用这种世界地图。由此可见,地图的绘制的差异体现了( )

A.体现以“本国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B.完整表达环太平洋地区的地理关系的需要
C.遵循了不切割或少切割陆地的绘图原则
D.“欧洲中心论”的历史影响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亚洲一些国家以太平洋为中心来绘制世界地图,这样这些国家就处于地图的中央,象征着世界的中心,同样,西方和美洲国家以大西洋为中心来绘制世界地图,这样他们就处于地图的中央,象征着他们是世界的中心,因此地图的绘制的差异体现以本国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故A项正确;BC两项不能解释题干中的差异,故排除;D项只能反映西方,不能说明亚洲国家的做法,故D项错误。
考点:史学理论·史学研究方法·欧洲中心论、亚洲中心论
2.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广东肇庆知府的支持下,刻印了中国第一幅依照西洋方法绘制的世界地图。随后,根据这一地图的形制重新刻印的地图不断出现,甚至万历皇帝也令人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这批地图( )

A.动摇了天朝上国的陈腐观念
B.诱导了对外政策的根本转变
C.冲击了中国士人的思想世界
D.带动了中西文化的长期交流
【答案】C
【解析】这批地图内容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中的世界认知不同,从而冲击了中国士人的思想世界,故C项正确;虽然这些地图冲击了中国的思想世界,但并未动摇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故A项排除;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愈发严重,外交政策并未出现根本性改变,故B项排除;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这批地图同样未能带动中西文化的长期交流,故D项排除。
3.下面图1为欧洲人1472年绘制的地图,图2为1570年让·库辛绘制的《标有实际风向的世界地图或世界描述图》。两图反映的形势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图制作技术的进步
B.各地区交流的频繁
C.科学革命的蓬勃兴起
D.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答案】B
【详解】观察地图可知,第一幅图没有美洲,第二幅图增加了美洲地区。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新航路开辟后各地区交流频繁的结果,故B正确;地图制作技术进步是次要原因,非主要原因,排除A项;科学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这与世界轮廓的出现关联不大,故C错误;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于19世纪中期,故D错误。
4.《丝路山水地图》,又名《蒙古山水地图》(下图为局部图),这是一幅绘制于明代中后期为内府使用的青绿山水收卷。该画描绘了东起嘉峪关西至天方城(今沙特麦加)的辽阔地域范围,共画出了211个地理坐标,许多丝路上的重要城市在图上都有清晰的标注。这幅画反映的时代信息是( )

A.对海上丝绸之路已有较为准确的认识
B.地图体现中国古代文人画的风格
C.地图绘制技术体现“西学东渐”
D.明朝实行海禁,陆上贸易有所发展
【答案】D
【解析】材料“许多丝路上的重要城市在图上都有清晰的标注”说明陆上贸易发展,主要是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故D项正确;A项中不符合材料陆上丝绸之路影响,排除;《丝路山水地图》是地图,属于写实为主,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绘图技术,故C项排除。
5.(2020山东滨州二模)下图为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庞贝古城出土的壁画作品。该画作于1世纪早期,描绘了柏拉图正在与学生们讨论哲学问题的场景。该画可用于研究( )

A.古代罗马帝国的思想文化
B.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互鉴
C.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特点
D.雅典民主制的进步与局限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柏拉图为古希腊哲学家,但他和学生讨论哲学问题的情形却出现于意大利出土的壁画中,这反映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互相借鉴,故B正确;壁画主要反映的是古希腊的思想文化,排除A;文艺复兴发生于14—17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壁画描绘的是柏拉图与学生讨论哲学的情形,只能表现雅典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发展状况,无法反映雅典民主制的进步与局限,排除D。
6.(2020山东日照校际联考)下图为书写在我国四川地区的民房墙上的革命标语。图中有“苏维埃政府是工农自己的政府”的字样。判断标语的书写年代最有可能是( )

A.1927—1930年
B.1935—1936年
C.1938—1940年
D.1947—1949年
【答案】B
【解析】根据四川地区民房墙上的标语“苏维埃政府是工农自己的政府”并联系所学可知,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江西瑞金。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进行长征,这应该是当时红军留下的宣传标语,故B项正确;A项时间范围内还没有建立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排除;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改名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排除C、D两项。
7.(2020山东泰安3月模拟)下图为1943年美国的一张海报——《这就是敌人》。海报中一把德国纳粹刺刀穿透了《圣经》,形成了一个变形的倒“十”字。这一海报 ( )

A.强调了《圣经》神圣不可侵犯
B.暗示了美国不会卷入战争
C.宣告了德国法西斯节节胜利
D.揭示了纳粹对人性的亵渎
【答案】D
【解析】“德国纳粹刺刀穿透了《圣经》,形成了一个变形的倒‘十’字”意味着纳粹亵渎了基督教和人性,这幅海报是美国对德国纳粹的批判,故D正确;漫画主旨不在于维护《圣经》的地位,而在于揭露纳粹的罪恶,排除A;1943年美国已经卷入战争,排除B;美国是反法西斯阵营成员,其不会宣传纳粹的胜利,排除C。
8.(2020山东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二)下图是1919年刊登于《每日先驱报》上的一幅漫画。画中头顶“1940年兵”字样的孩子代表的是法国军队在1940年募集的新兵。克列孟梭对威尔逊和劳合·乔治说:“奇怪!我好像听到有孩子在哭!”该漫画意在揭示凡尔赛体系( )
A.激化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B.违背了法国民众的利益
C.不能给欧洲带来持久和平
D.完全是大国意志的产物
【答案】C
【解析】漫画讽刺凡尔赛体系并不能给欧洲带来持久的和平,法国仍然会征兵以应对战争,故C项正确;漫画没有反映进一步激化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出违背法国民众的利益,这只是漫画的预测与讽刺,排除B项;凡尔赛体系中也包含了一些进步的原则,并不完全是大国意志的产物,D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更多选择题在这里等着大家~

二、主观题
历史大题的解题方法很类似选择题,都是需要仔细看图中任何的小细节的地方,尤其是图片的题目、图例、时间、坐标轴等等,这部分依靠题目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1、(2021·山东潍坊高三上学期期中·18)(12分)图4、图5、图6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国共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分别提取图4、图5、图6的根据地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12分)
【解题步骤】
第一步:看地图时间;三幅地图反应国共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第二步:看地图图例,注意地图中的关键词语。
第三步:分析图例的数量以及分布特征进行判断,并指出结论得出的理由。
注意图4中的关键词“井冈山”“瑞金”,根据地主要在南方省界交接处,分析其成因,一是大革命时期南方群众基础好,二是中共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三是各省交界处敌人力量薄弱,→据此可以判断图4为国共对峙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注意图5根据地的地理位置主要分布于华北与东北地区,分析其原因,可从抗日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不断壮大;解放战争爆发后,东北与华北大部分地区率先解放;西北、西南和南方广大地区仍为国统区等角度回答,→据此判断图5为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
注意图6根据地的地理位置主要分布在北方各省,结合所学可从南方是国民党统治重心,反动势力较为强大;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被迫战略转移,革命中心转移至北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敌后战场逐步成为抗日主战场等角度入手,→据此判断图6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根据地。
【答案】
图4根据地主要在南方省界交接处。受国民大革命影响,南方群众基础较好;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各省交界处反动势力薄弱,故农村根据地多集中于此。所以图4是国共对峙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4分)
图5根据地主要分布于华北与东北地区。抗日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不断壮大;解放战争爆发后,东北与华北大部分地区率先解放;西北、西南和南方广大地区仍为国统区。所以图5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4分)
图6根据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各省。南方是国民党统治重心,反动势力较为强大;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被迫战略转移,革命中心转移至北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敌后战场逐步成为抗日主战场。所以图6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根据地。(4分)
2、历史地图比较类
典例(2013年新课标全国全国卷Ⅰ•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信息。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题思路解析】:
找变化:区域范围变化、地方行政区的名称变化。
深挖掘:由东汉的州到唐的道,应与教材中央集权知识点相联系,东汉的州由西汉刺史演变而来,也使刺史失去了监察职能,唐朝的道实际为监察区,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选角度:联系政治、经济、文化等相关知识去进行解读。
巧对比:地理形势(山川、河流等)、分布、范围、交通等。
本题以古代中国地图为切入点,考查了汉唐地方行政区划的差异及相关的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阅读和分析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两幅地图可知,汉代的州在北方分布相对集中,那里属于黄河流域;唐代的道分布相对均衡。这与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的变化正好是吻合的,据此可得出第一点信息。据图2关(函谷关)内、河(黄河)东、河(黄河)北、山(崤山)南、江(长江)南等可知,唐朝划分道时明显尊重了地理环境,而汉代,即使一州之内,地理环境的差异也比较大,据此得出第二点信息。本题一改前几年观点辨析的模式,彻底走上了开放性试题的道路,不为考历史而学历史,有利于培养考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参考)
信息一: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大体平衡。(2分)
说明唐代行政管辖区扩大,南方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4分)
信息二:由州到道的名称变化的信息,(2分)说明唐代加强了对地方监察,中央集权得到加强。(4分)
信息三:汉代的州名与唐代的州名(如江南东道等)有很大不同。(2分)
说明唐代的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4分)
信息四:由东汉北方紧密南方稀疏的行政区划到唐代相对均衡的分布,(2分)说明唐代民族凝聚力,文化认同感加强。(4分)
(注:任答两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方法总结】:历史地图比较题解题方法
历史地图一般以中外古近进行对比,一般会涉及社会的转型。
解答此类题型记住“十二字秘诀”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十二字秘诀”如下:一找变化,二深挖掘,三选角度,四巧对比。
三、定哥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L411c7hM?share_source=copy_web
-END-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你们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如何考高分,更多干货等你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