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济南“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出炉

2022-08-08 09:48 作者:亚洲国际交通展  | 我要投稿


构建省会经济圈“1+6”城市高铁、高速“双高”通道,加快轨道交通二期6条地铁和济南东站至济阳35.5公里有轨电车建设。


8月4日上午,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邀请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对《济南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进行解读。据介绍,到2025年,济南将基本形成以航空运输为引领、轨道交通为骨架、道路交通为经脉、水路交通为补充、以交通枢纽为支点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到2025年,基本达到主城区15分钟进高快速路


根据《规划》,到2025年,济南交通强国样板城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培育取得明显成效。


其中,综合立体交通网将基本形成。加快构建“一轴二廊三通道”的综合交通主骨架,国际、城际、市域、城市4张交通网更加完善,济南国际陆港基本建成,力争建成4F级国际机场,高速(城际)铁路运营及在建里程突破50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940公里,小清河航道建成投用,建成1000吨级泊位14个,城市轨道运营及在建里程279公里,新建城市道路700公里,加强交通拥堵综合治理,拥堵指数下降15%,基本形成以航空运输为引领、轨道交通为骨架、道路交通为经脉、水路交通为补充、以交通枢纽为支点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综合运输服务能力和品质大幅提升。初步实现“123”客运通达网,即省会经济圈内城市1小时通达、省内主要城市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和“123”物流网,即省内1天送达、国内2天送达、国际主要城市3天送达;初步建成市域、市区两个“1小时交通圈”,基本达到主城区15分钟、建制镇30分钟进高快速路,主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保持100%等服务指标。


到2035年,济南力争在基本建成交通强国样板城市的基础上,显著增强济南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的枢纽地位,基本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构建“一轴二廊三通道”综合交通主骨架


“十四五”期间,济南将提升国际国内枢纽地位。构建“一轴二廊三通道”综合交通主骨架,北接京津冀,南连长三角,东西贯通黄河流域“一字型”大通道。


其中,“一轴”将推动济南至宁津高速公路、京台高速公路改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跟踪关注京沪新技术展望铁路规划研究情况,预留通道。“二廊”中将重点推进济郑高铁、济滨铁路、济南至高青高速公路、济南至东阿高速公路、小清河复航等项目建设。“三通道”中将加快推进聊泰铁路、济南至临清高速公路、济南至济宁铁路、济微高速公路等项目规划建设。


济南将建设现代化国际空港枢纽,年内将开工的济南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预留地铁、高铁接入条件。推进铁路港、空港、水港、公路港联动的国际陆港建设,形成联动陆海、服务全国、联通世界的综合性物流枢纽;推进济南欧亚班列集结中心项目建设,到2025年“齐鲁号”欧亚班列年开行数量1000列以上。建设河海联运的港口水运体系,完成小清河复航及主城港区、章丘港区一期工程建设,构建“一港二区”总体发展格局,大力发展河海联运,形成出海出境新通道。


到2025年,“米字型”高铁网基本形成


济南将紧抓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和“强省会”战略机遇,统筹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省会经济圈“1+6”城市高铁、高速“双高”通道,提高济南与淄博、泰安、聊城、滨州、德州、东营等6市联系水平。


在持续完善铁路网络方面,到2025年,“米字型”高铁网基本形成,建成济郑高铁、济莱高铁、黄台联络线,推进济滨高铁、德商高铁,谋划研究济南至淄博等城际铁路,实现省会经济圈市市通高铁,打造轨道上的省会经济圈。提升普速铁路连通深度,推动郭家沟至大石家地方铁路、聊泰铁路规划建设,谋划研究胶济铁路至瓦日铁路联络线、济西至十二里阁联络线等项目。


在构建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方面,将新改建高速公路约390公里,加快形成“二环一联十六射”高速公路网,推进济南至潍坊、绕城高速二环线西环段、北环段、商河至武城等10个高速公路新建项目。在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级方面,将构建5个一级综合客运枢纽+6个二级综合客运枢纽+N个三级综合客运枢纽的综合客运枢纽体系布局,构建“一核一带七园”的物流空间布局,加强多式联运枢纽和集疏运体系建设。


推动黄河大道、工业北路快速路东延等建设


“十四五”期间,济南将加快市域交通一体化,建设集高速公路、快速通道、市域铁路为一体的快速骨架网络,构建形成主城区与外围区县直通的“人字型”走廊。


在构建市域铁路通勤网中,将谋划推进主城区至周边区县的轨道交通通道以及外围区县间的铁路联通。推动市域(郊)铁路S1线规划建设;依托既有线路,利用富余运力,谋划研究开行市域(郊)列车。打造全域高快一体通道中,将形成主城区至商河、平阴、章丘、莱芜—钢城“四向放射”的高快一体通道和外围区县间快速通达通道。


济南将不断提升骨架网络承载能力。在轨道交通线网建设中,将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二期6条地铁工程和济南东站至济阳35.5公里有轨电车建设。适时开展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完善城市路网体系中,将推动黄河大道、工业北路快速路东延等城市快速路建设,重点完善二环北路、虎山路东延、开源路等城市主次干路。


济南还将推进S103旅游公路、G220起步区改线段、G309章丘段等10余项普通国省道品质提升,新建、改造提升农村公路800公里。推动构建604公里的“南美”旅游公路网,串联43处等级景区。规划和建设G104黄河大桥改扩建、黄岗路隧道、济郑高铁桥、济滨高铁及聊泰铁路公铁两用桥等13处跨黄通道,打造便捷通畅的跨黄通道。


为支撑重点片区发展,将推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高新区、济南国际陆港(四港三区)、中央活力区、国际医学中心等重点片区内部骨架路网建设。其中,在起步区将研究实施凤凰路西延工程,加快推进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7号线一期、济南东站至济阳区(起步区)有轨电车建设,实现起步区与主城区及城市枢纽的直连直通;预留济滨铁路引入起步区联络线条件;优化调整起步区高速公路线网布局,形成高速公路环线。在济南高新区加快推动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6号线、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工程建设。在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推进齐鲁黄河大桥及配套道路建设,规划建设医学大道等主干路。在济南中央活力区推进党杨路等建设。


    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数字交通赋能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数字中国战略在交通行业落地生根,由交通运输部科技司指导,2022中国深圳数字交通大会暨博览会将于2022年11月16日—18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本届大会暨博览会由交通运输部科技司指导,中国交通报社、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联合主办,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持。大会以“数字·新时代、交通·新未来”为主题,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产业发展趋势,紧扣交通数字管理、交通新基建、运输服务智能化、网络安全和产业创新发展等重点领域,开展开幕式主旨论坛、平行论坛及系列展示展览和招商签约等活动。    大会将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国内知名院士,对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进行解读,并重点打造综合交通运输“数据大脑”、智慧物流、数字交通创新生态、信息技术应用、数字出行、数字交通网络安全、行业管理信息化、交通运输企业数字化转型等近20场分论坛,聚焦当前数字交通重大前瞻性、关键性技术问题和最新科技发展趋势。    为进一步宣传中国数字交通发展成果,大会同期将举办数字交通博览会,拟设置各省(市)数字交通规划及成就、交通新基建、城市智能交通、交通信息设施、智能驾驶、交通新业态、交通运输网络安全、综合交通运输数据、新能源和环保科技等10大展区,集中展示中国数字交通的整体实力和创新成果。    2022中国深圳数字交通大会暨博览会,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北京中通广告有限公司、恒兴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目前大会组委会已开通官网(www.cdtc.net.cn)及微信公众号(数字交通大会暨博览会)。敬请大家关注,并及时获取会展相关信息。


展览时间:

2022年11月16日—18日

展览地点: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济南“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出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