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行明学中医09】两条主干路-任脉

2023-07-18 15:31 作者:行明-从行中明  | 我要投稿

大家好,这里是行明学中医。中医的基础,人体运行的逻辑原理前面已经介绍完了,从这期开始就要逐条经络的分析。人体是座城,前面这定场诗就要改一改啦。现在该用新的了,好,曲木为直终必弯,养狼当犬看家难。开玩笑啊,这跟中医没关系。接下来要介绍的是,人体经络的两条主干路,任脉和督脉。在十二经络介绍之前,一定要先说这两个最重要的,因为任脉和督脉在人体的正中间,十二经络在躯干部分找穴位的时候要以任督二脉为基准。任脉和督脉也是阴阳两类经络最终要汇聚到的两条大路、大海。任脉是诸阴之会,所有阴经会回流回归到任脉,人体里讲的阴,是所有有形的东西,女子怀孕也靠任脉。督脉是诸阳之会,人体里讲的阳,是气力能量,所有能量、动能都在督脉。任督二脉交汇的地方,是上牙根部后面的上颚,舌头抵住上颚的时候,任督二脉就是相通的。所以禅坐冥想站桩这类活动,首先就要求舌抵上颚,这样任督相连,身体里的气、能量和津液后升前降,就转起来了。

后面讲穴位,要作一个说明,行明学中医,以系统知识科普和实用为主,提炼学科的精华内容,所以逐条经介绍穴位的时候,只提取出重要和常用的穴位。好,现在从任脉开始,之前提到过,因为躯干部分每个人上下长短不一样,所以身体部分找穴位是按照均等法,把身体部位按比例等分来确定穴位。任脉就是按照均等法来找穴位。任脉起点是会阴穴,终点是嘴唇下面的中心凹点,承浆穴,我们从下向上分成4个部分来看。

第一部分,肚脐以下,最下面第一个穴位是会阴穴,打坐练气重视会阴穴,现在的一些形体锻炼也开始重视提会阴穴,收臀肌。禁灸,中医极少用。

然后从肚脐也就是神阙穴到耻骨骨缝的曲骨穴,用4个点按比例等分五段,第二段再等分出一个点。就是肚脐下的5个穴位点。

重点穴位,由下向上第二个等分点,中极穴,膀胱的募穴。可针可灸。任何膀胱问题都可以使用。募穴,募是开口的地方,有聚集汇合的意思,也就是整条经聚集气的地方,有个治疗法则叫俞募治疗,也就是一个俞穴配合一个募穴同时实用来治疗。从下向上第三个等分点,重点穴位,关元穴,小肠的募穴,任何小肠问题和腹部病都可以用怀孕不针,其余的可针可灸。最常用的是在关元穴隔姜灸,补气,让小肠和腹部热起来。心脏和小肠是表里,有腹主动脉相连,心脏管动脉血液流出,小肠管静脉血液流回,所以也是心脏病的急救穴,是命门。运动,健身,养生说的收紧核心,就是收缩关元穴,用关元部位发力。石门穴,三焦的募穴。三焦全身油网问题。妇人禁针禁灸。阴交穴,也是三焦的募穴。神阙穴,也就是肚脐,大穴,禁针,可灸,隔盐灸。肠鸣,中风,肠子方面问题可用。
第二部分,心腹之间的穴位,肋骨中心的下缘的中庭穴,到肚脐之间。从下向上。

先等分中点,是中脘穴,中点下等分3个点,中点上等分3个点。最下面的一个,水分穴,常用。可针,可灸。治水肿,喝的水到胃里在水分穴的位置气化,食物里的水份进入小肠。中脘穴,胃的募穴,可针,可灸,任何胃的病都可以用。恶心,呕吐,胃导致的印堂痛等等。中脘穴也是八会穴之一,腑会中脘,也就是说所有腑的气会汇聚到这里。这里也有一个治疗法则,叫做会郗治疗法,十二条经每一条也有一个郄穴,郄是间隙空隙的意思,也是各条经气深聚的地方。八会穴加上郄穴一起用,就是会郗治疗法。鸠尾穴,不可重击,禁灸,可针。是膏之源,三焦油网的源头。巨阙穴,重点穴位,心脏的募穴,任何心脏的病可以用。
第三部分,锁骨中心点到肋骨中心下缘。

有一个重点穴位,在锁骨中心点的天突穴和鸠尾穴连线中心点下一寸半,的膻中穴,气会膻中穴,跟气相关的病可以用。气是阳,所以也可以强心脏。最上面一部分廉泉穴,常用,可针,不灸,治舌强不语。承浆穴,常用,可针,可灸,作用是中风漏水漏饭,不能闭口。
好,这就是任脉的重点和常用穴位。人体是座城,经络在运行,两条主干路,任脉和督脉。


【行明学中医09】两条主干路-任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