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程艺谈屑——关于程派艺术的零散记录(五)

2022-07-13 16:31 作者:凝律馆主  | 我要投稿


少年程砚秋

  程先生属于慢性格的人,做事条理性和计划性很强,总是不急不徐。二十年代初到上海演出时,有一次拜会完报馆后,贺芗坨请罗瘿公先生和程砚秋留下墨宝,罗瘿公先生六十六字的诗词,一挥而就。再看程先生,坐在那慢条斯理,一笔一划的写。下一场活动的来人已经频频催促,罗瘿公先生着急了,对程说你抓紧点吧。程先生依旧不紧不慢,对罗说,不急,老师不要着急嘛。说完还是凝神静气的写着,把罗瘿公急得在一旁来回踱步。他就是这样,泰山崩于眼前而色不变。

   程先生对学他的演员、票友很少予以置评,别人问起,大多时都左右而言他,岔开话题。某次与友人偶然闲聊,说学程老板的诸票友中,以陶汉祥的台步、仝浩之的圆场、戴葆成的唱为翘楚,而水袖在票界则无人得其神髓。程听罢沉吟未语但也未否定。陶汉祥学程之台步很像,他的程派最初也是学自关丽卿,算起来和赵荣琛先生是同一师门的师兄弟。抗战胜利后陶汉祥从重庆回到汉口,在武汉剧社参演义务戏唱了【孔雀东南飞】,颇有程派韵味,渐为人熟知。仝浩之是安徽人,曾参与筹备皖籍旅平同乡会,精研程派,以【朱痕记】和【青霜剑】最拿手。戴葆成是上海滩老牌名票、名医,有记载戴先生是第一位学唱【梅妃】的程派名票,1934年11月25日,上海惠灵电台【海上名票汇串】,戴先生首演【梅妃】。——可惜这些名票的音像甚至文字资料都太少了。

新艳秋饰周瑜

  新艳秋的小生戏,也是非常精彩的,时人评论,其小生扮相,眉眼之间的神态颇似程玉霜,而含蓄蕴藉之态尤有过之。1929年2月6日晚,新艳秋在华乐戏院演双出,青衣戏【祭塔】,反串小生戏【黄鹤楼】,念白唱段均是小生精神,朗脆干净,很得行家称誉。新艳秋现在留下的那几张周瑜的剧照,就摄于这次演出前后。——如今也只能想象新艳秋的小生戏的风采了。

   前边文章介绍了一下锡子刚先生,有朋友想再详细了解一下这位老先生。据我所知,锡子刚是与梅雨田先生齐名的文场大师,长期傍程砚秋和杨小楼,他精通弦、笛和萧,以南弦子驰名,程先生在艺术上多得锡老先生助益。锡先生家中藏有昆曲剧本众多,其中不乏内务府孤本。其子锡桐华先生习武场,是鼓师。

    

程艺谈屑——关于程派艺术的零散记录(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