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上古汉语同源词意义系统研究》摘录14-第二章第二节之二

2023-03-14 17:39 作者:安記士多  | 我要投稿

《上古汉语同源词意义系统研究》

黄易青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4月一版一印

  

  第二节  源义素的实质与意象对事物特征的理解

       二、意象:认识对运动特征的理解 

意象是认识思维对事物特征形成过程的图解。

1.认识:从运动的观点理解事物特征

特征存在于实物和运动之中,实物的形态和运动的轨迹在特征的异同上可以沟通、比较。

e.g.圜——天体(实物)

      環——玉圈(实物)

      還——回旋(运动)

      亘——回转(运动)

人们对自然、客观世界事物的认识,当然是从对具体事物及其运动的观察、感受开始的,但人类初期并不是从一开始看到或观察就能够认识而给予命名,而是必须经过相当漫长的感受、体验过程;到了人类可以命名时,则已经有了归纳和抽象。所以命名从特征开始。章太炎说的“语言之初当先缘天官,然则表德之名最夙矣”,就是这个道理。

在最初的认识上,特征、实物、运动三者是沟通的,是分而为三、合而为一的。

语言中最初的一个词,已经含有后来所谓形容词、名词、动词三者的意义涵量。(章太炎:实、德、业三各不相离)此后的形容词、名词、动词之间的相互派生或“兼类”“活用”,都是因为有前面的这种基础。


实物的状态特征跟运动有直接关系。

①很多实物本身是不断运动着的,它们的命名本来是根据其运动特征。

    e.g.渊:回水

          沄:转流

②相对不动的实物,有的是运动的结果。

     e.g.屮(chè):彻达的结果

           丸:圜转的结果

           地:重浊沉下的结果

有的是必须或可以通过运动来认识其特征

e.g.囗、域——沿着它的周围走一圈后才能认识到


认识对于运动,有两个内容:

①运动的态势——以什么方式、形式发生

②运动的过程——运动的轨迹、运动的结果


2.运动的态势与事物特征的形成方式

 e.g.

(1)元部见纽字

         毌(guàn):穿物持之    →     贯

         键:车辖(键、辖对转)

         关:门闩

         干:间隔、捍卫(干犯与间隔捍卫是同一件事的两面,间隔捍卫也是从中横介而把两方分开。)

          涧:两山之间的溪谷(从中分开两边山脉)

          间:两户(单扇门)之间的缝隙

          柬:从中间分开为左右两部分

《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焉:从中间介入)

间、界、干、关都是横向垂直的运动态势。


(2)月部见钮字

         刽:断

         割:割断生殖器;割断国脉;高地与高地之间洪水环绕交通阻绝

         界:与“割”古音同

         孓:肢体横断,无右臂

         决:横对纵向的河道、堤坝而断开

凡从夬(guài )(夬是7:6卦的卦名,是《易经》六十四卦之一,7:6是夬卦的代号。“夬”(guài),分决,决断。7:6卦的主卦是7卦乾卦,卦象是天,特性是强健,阳数是7;客卦是6卦兑卦,卦象是泽,特性是愉快,阳数是6。强健的主方遇到愉快的客方,双方的素质都良好,都积极主动,主方的态度强硬,客方的态度随和。主方是应当视客方为友好的伙伴,依靠客方呢,还是视客方为竞争对手,打击客方呢?尤其客方的态度不明朗,不容易对客方作出判断,主方必须果断,不再犹豫。)声、阙声者,都有从中间横向垂直运动的特征。


(3)月部疑钮字

         㩵(è):伐木馀也。字或作蘖,古文从木无头。蘖本义是从中间伐断树木,引申之树木伐断而又从旁边长出的枝条为蘖。横断河岸亦谓之蘖。

         刈:割草

         跀:断足

         劓(yì):割鼻

         刖:绝

都是一个整体从中间横断。


以上三组牙音字,运动态势都是横向垂直。


唇音字的运动态势强调分为并比的两边。

           畔:对田地中分两半,故有相对、相反意思(界:与纵线相垂直的横线或与横线相垂直的纵线)

           半:牛体半分

           胖:半体肉

           判:半、胖之因

           片:顺着木的纵向分为两半(“劈”亦如此)


3.运动的过程、结果与事物特征的形成过程、状态

(1)声母唇音、韵母收舌音与收喉音字的意义比较

           韵母收舌、舌鼻

           判、分、别、片、胖、畔:彻底分裂,界限分明


           韵母收喉、喉鼻

           剖、副、北、劈、闢、擘、平:分不彻底,一端连着


(2)声母牙音、韵母收舌音与收喉音字的意义比较

         韵母收喉、喉鼻

           刳(kù)、 刲(kuī):从与被刳物体相垂直的方向从一面切入而掏空其腹腔,并没断绝其体

          

            声母牙音见母,韵母收喉

            解:分析结构,没有横断(如庖丁解牛)

            收舌

            割:横向截断


            韵母收舌、舌鼻

            圜:天体

            丸:倾侧而转者

           以上两者都是不断旋转运动的,螺旋形的。

           垣:墙(取其圜围)。从亘声,亘是螺旋形运动的,《说文》:亘,求回也。从二,从回(古文字形,像是一个方的@)(螺旋砌墙???怎么个砌法???)

段注以般旋回转解释亘,又举般、回、旋、麾、运、转、斡等收舌、舌鼻音的字帮助解释亘字。这些都是螺旋形的旋转。

           圆:圜全也。段注:圜而全,则上下四旁如一,是为浑圆之物。(就球体是吧?)

           韋:围绕经线不断旋转的线(???线移动就是面了啵)。取环绕意。旋转缠围意。
           圍:以一个中心而圜绕(太阳系这样???围绕太阳之行星运动轨迹——公转——非严丝合缝的,所以这些轨迹也不封闭?)
           囗(weí):回也。回,转也。

           圜、丸、垣、亘、圈、圆、围、囗,是旋转而不封闭、不周帀(zā)的圜圆和包围。旋转则能平均如一,所以有圆圈义。(???等角螺线,指的是臂的距离以几何级数递增的螺线。设 L 为穿过原点的任意直线,则 L 与等角螺线的相交的角A永远相等(故其名),而此值为 arccot(b)。等角螺线是自我相似的;这即是说,等角螺线经放大后可与原图完全相同。)

           

            瓠(hú)、壶、箇(gè,竹枚) 、隙、孔、口的四周都是周帀的。    


(3)舌音声母收舌音与收喉音字的意义比较

           收舌、舌鼻

           缠、轉、湍、専、團、摶、紾(zhēn)、抮(zhěn),都是围绕一个轴心旋转,圆而不周帀,即运动的起点与形成一个圆后的终点不是衔接的,意义特征都是螺旋状旋转的圜圆。

           表断绝、通彻、不封闭状态。

           

            收喉

            囚:人在囗中

            畴:范围田的疆界

            周:周帀之密

            州:窍

            表封闭、连属、周帀状态。



           意象的运动状态,与韵母的收尾,是规律严整对应的。






          

《上古汉语同源词意义系统研究》摘录14-第二章第二节之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