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满清政府赔4.5亿两用39年,为啥法国7亿两两年还清?

2020-03-15 01:43 作者:孤寂寒光  | 我要投稿

我们在满清政府的"英明"领导下,除了对于赔款的计算方法,也确实没学到啥。但是同样是赔款,法国是如何迅速赔完七亿两白银的呢?

实际上,在此之前普法战争中,法国对德国的赔款一共50亿两法郎,折合白银7亿两。但是令人惊奇的是法国居然两年多就还完了这笔巨额债务。那么问题来了法国是哪来那么多钱的呢?其实途径有三种。

一.发行爱国公债。

普法战争是德国和法国之间爆发的一场大战。当时以普鲁士为主体德国完成了统一,而德国为了统一不得不挑战欧洲大陆上的传统强权法国。法国被打得溃不成军,巴黎沦陷,所以德国就提出了一个撤军条件——赔款50亿法郎,相当于当时法国GNP的四分之一,这么苛刻的条件用俾斯麦的话说,就是用赔款击败法国。为了归还这笔债务,法国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发行爱国公债。

所谓爱国公债就是法国政府牵头来发行的一批国债,专门用于归还战争欠款。法国人自由捐款作为主体,当时法国已经是近代化国家了,国民爱国热情高涨,因为德国提出如果不归还欠款就要驻军25年,所以法国人民踊跃捐款,实际上的收集时间只用了一年多就收集了50亿法郎,其中30多亿用于战争赔款,其余的用于重建法军。

二.对英国借款

当时英国为了避免看到德国独霸欧洲,所以逼迫德国必须接受法国的要求提前撤军。为了帮助法国还债,英国直接对法国借款20亿法郎,而且还逼迫德国降低了战争赔款的利息,使得法国的实际还款额只有45亿法郎,省去了5亿法郎。可以说英国对法国的帮助让法国有了喘息之机,足以获取足够的金钱赎身。

三.用土地和利益抵债

当时法国为了尽快还完债款,可以说用尽了浑身解数。因为德国规定在法国还完国债之前德军都会驻扎在法国境内监督法国,这一规定俾斯麦原计划要持续25年。也就是法国要当德国25年的附庸国,那么德国就是毫无疑问的欧陆第一强国。可以说当时德国如果真正实现,那也是世界第一强国了。

但是英国和法国甚至美国都不想看到这一幕,所以他们都在努力阻止德国出现这种情况。而法国虽然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但是法国很聪明,割让了土地但是没有割让铁路的控制权。实际上,德国使用了4亿法郎的战争赔款才买到了当地的铁路。法国用这些方法又降低了10亿法郎的债务,很快重建了法军。

1901年(辛丑年)9月,中国和11个国家达成了屈辱的《解决1900年动乱最后议定书》,即《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从海关银等关税中拿出4亿5千万两白银赔偿各国,并以各国货币汇率结算,按4%的年息,分39年还清。

清政府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国”的军费、损失费4亿5千万两白银,赔款的期限为1902年至1940年,年息4厘,本息合计为9亿8千万两,是为“庚子赔款”。其中俄国以出兵满洲,需费最多,故所得额最大,为1亿3037多万两。中国当时的人口大约45000多万人,庚子赔款每个中国人被摊派大约一两银子。

《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向西方八国共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美国应得到其中的3200多万两,折合2400多万美元。在其后的1903-1905年“付金付银”交涉和1922-1924年的金法郎案交涉中,中国背负的赔款又先后增加了800万两白银和7000万两白银。

后来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作为参战国在战争中属于战胜国,这样战败国奥地利和匈牙利等战败国的庚子赔款就不需要偿付了,这样也减少了一部分的庚子赔款数额。1917年,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建立起来苏维埃政府,苏联放弃了庚子赔款,俄国是庚子赔款中数额最大的一部分,占到了庚子赔款的28.97%,所以苏联放弃庚子赔款对中国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大大的降低了赔款数额。

到1939年1月15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出通告宣称停止支付庚子赔款为止,1902-1938年这37年间,庚子赔款总计实付之数为6.64亿海关两,扣除美英等国退款等,中国实际支付给帝国主义的赔款数额共五亿七千六百多万两,约占总数的58%。

这就是说,法国的七亿还了两年,而中国五亿七千万用了无数年。不过这样也不错,毕竟欧洲国家对于满清政府海关和铁路的管理比他们自己管好的多。对于满清的执政能力,还是远逊于脸皮厚度的。

满清政府赔4.5亿两用39年,为啥法国7亿两两年还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