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不是药神》,需要多层次思考

2018-07-04 20:59 作者:钉宫病中毒者  | 我要投稿

  这几天还未上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引爆了舆论。

  电影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徐峥扮演的主角程勇原本只是个印度神油的商贩,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走私印度防止格列宁的发财之道,然而走私过程中,程勇发现,这个防止格列宁是目前能够缓解白血病的唯一药物,正版的格列宁因为专利问题价格奇高,普通人根本吃不起,印度以保护穷人为理由,违规盗版了这款药物,所以价格便宜。程勇突然发现,他卖的不是药,而是别人的生命线,后来在良心的作用下,本来被警方盯上想洗手不干的他不仅继续贩卖防止格列宁,而且还倒贴钱卖。。。。警方、程勇和患者三方在这一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交织,就是本片的一大看点。

  说完了本片,来谈谈一些关于这部电影的话题吧。

  我看到很多影评将《我不是药神》这一电影的思考仅仅停留在看病贵这一问题上了,说实话有些肤浅。因为电影还没有上映,不好判断电影想要表达什么,但是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思考其实远不止看病贵这一浮于表面的问题。

  前几天玩《超次元海王星重生2》的时候,感触颇深。故事讲述了游戏世界出现了犯罪神,其实就是盗版。游戏业界的人都去玩盗版了,主角们当然要表示谴责了。可是在于反派论战的时候却一度处于下风,为什么呢。当主角质问反派四大天王之一的勇气(好吧,全名我忘了)时,勇气这样回答:如果没有烧烙卡(指盗版),那穷人的孩子怎么办,难道穷人就没有玩游戏的权力了吗?主角优妮(代表PSP)回到到:都去玩盗版,那正版的创作者怎么办,没有收益的话,正版创作如何进行?勇气接着反驳道:你们赚的钱够多了,但是游戏的价格下来了吗?               当然,具体的对话是啥样我无法完整复述,但是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不难看出,这里其实也是提出了一个和《我不是药神》一样的悖论,保护正版创作者就会伤害穷人,保护穷人就会伤害正版创作者。

  在《我不是药神》中其实也是这样一个问题。瑞士的科学家们研发这一药物是花费了巨大的成本和精力的,保护他们的科研成果是理应的。而且考虑到人道主义问题,药物申请的是专利而非知识产权,也就是说在专利保护期过去后,这款药就能合法的仿制了。中国科学家为何过的不如戏子,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经济利益,科学家怎么可能过的好?这是一个悖论。今天上课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就和我们讲了一个前几天发生的事,一家企业要与我们院合作,他们要建立一个博物馆,希望我们院的老师提供文本帮助,费用10万。结果我们老师一口回绝了,理由很简单,国家级课题,一个最少40万,而这40万的课题只需要发表一本专著就可以结题。而博物馆的文本工作量要比写一本书多很多了,10万元那是在打发要饭的。我们老师最后告诫我们,知识是无价的,不要让自己的知识一文不值。

  科研工作者的知识是很值钱的,动漫游戏的创作者的知识也是很值钱的。任何盗版行为都是可耻的,都是蔑视知识的行为。但是,贫穷的人就不能享受知识了嘛?尤其在这个知识可以救人的时候。。。知识的掌握者本着人道主义已经让步了,但是在专利保护的这段时间,这些人该怎么办?

  这是一个无解的悲剧,诚如本片最后一幕,程勇锒铛入狱,但是他的身后是无数的患者。悲剧中,还是有些许人情味。

《我不是药神》,需要多层次思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