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聚焦」蛋白质组学FAQ蛋白产品相关问题(五)
蛋白质组学(英语:proteomics,又译作蛋白质体学),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研究细胞、组织或生物体蛋白质组成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这个概念最早是在1994年,由Marc Wikins首先提出的新名词。
上次分享了蛋白产品相关问题(四),本周二将分享蛋白产品相关问题(五)~

现在小编将带您进入今日主题
为什么DIA的实验路线中,需要先进行library构建?
答案:DIA的全扫描方式获得的数据过于复杂,其每张二级谱图中混合了来自于多个一级信号的信息,通常难以直接进行理论库匹配。一般需要先构建图谱library,然后利用该library对DIA数据进行高效、准确地解析。目前spectronaut 14版本支持DIA数据直接搜库,检出数据相对较少,最佳实验策略仍然推荐建立DDA数据库后再进行DIA分析。
22. 为什么DIA定量分析能力接近PRM、MRM等靶向技术?
答案:DIA定量原理与靶向技术相似,都是采用二级碎片离子进行定量。
23. DIA还需要后续验证吗?
答案:虽然DIA定量能力出色,但毕竟是非靶技术,结果最终还需要进行靶向验证。但DIA的高准确性,能够使后续靶向验证的衔接性、一致性更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DIA实现了筛选与初步验证的合二为一。
24. 全息扫描DIA是什么?(原理)
答案:DIA技术是相较于传统DDA技术而言的,传统的DDA技术依赖于一级母离子的峰强度,选择信号排名在前几位的另外,DIA技术将质谱整个全扫描范围分为若干个窗口,对每个窗口中的所有离子进行选择、碎裂、检测,从而无遗漏、无差异地获得样本中所有离子的全部碎片信息。
25. DIA适用于什么类型的实验设计?
答案:DIA是全息扫描模式,能全面记录样本信息,定量准确性大大提高,重复性好,缺失值少,样本采集时加入了保留时间校正同位素肽段,适合大样本量,上机时间间隔可以较大,数据可回溯。
可用于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差异蛋白筛选,不同组织蛋白表达谱绘制,疾病分型等等。
本周的FAQ就到此结束啦~
有任何困惑或见解欢迎在公众号对话框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跟客服进行交流哦!
我们下周不见不散~
by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