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 | 唐朝之重要历史事件(三)(内含翻硕MTI模拟题)
中国历史文化 | 唐朝之重要历史事件(三)(内含翻硕MTI模拟题)
原创 初歆百科 初心百科

唐朝公元618~公元907年
重要历史事件(三)
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指在唐朝末年,以牛僧孺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
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士大夫为了各自的私利,拉帮结派,结为朋党,形成派系之争。其中,以依附于宦官的两派——牛僧孺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等为领袖的李党的争斗最为激烈。
牛党多出身进士,主张进士科取人;李党则多出身世代公卿,反对以科举考试选官。两派的斗争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持续将近四十年,两党交替进退,当一党在朝,便排斥对方为外任。最终,牛李两党之争以李党被贬谪为地方官,牛党获胜结束,但此时的牛党亦元气大伤,反而宦官、藩镇的势力得到了增加。
牛李党争是唐朝末年宦官专权、腐败衰落的集中表现,这场统治阶级内部的宗派斗争,导致社会各种矛盾也开始趋于尖锐化,加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
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是发生在公元835年11月的一次政变,也是唐朝历史上宦官势力与士大夫势力之间最为激烈的一次交锋。
安史之乱后,唐朝宦官势力开始坐大。唐文宗李昂在公元826年即位后,不甘为宦官所控制,于是便联合宰相李训、大臣郑注,策划诛杀宦官,以夺回皇帝丧失的权力。
835年11月21日,唐文宗在早朝时,以查验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所奏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夜生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甘露一事是否为真,将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左金吾仗院内欲将其斩杀。然而仇士良抵达后,发觉不对,便立即返回挟持住了唐文宗。之后,又派出神策军五百人砍杀众大臣。双方激烈战斗,最终,李训等朝廷重要官员被宦官杀死,其家人也受到牵连而灭门,死者数以千计。
甘露之变后,宦官更加紧握军政大权,甚至掌握着君主的废立、生杀。
会昌中兴
会昌中兴是唐武宗李炎在位期间出现的治世。因此时年号会昌,故而得名。
公元840年,唐文宗逝世,宦官仇士良拥立颍王李炎为帝,是为唐武宗。之后,唐武宗启用李德裕为相。李德裕推行“政归中书”之策,逼得仇士良不得不退下政治舞台,从此宦官失宠。此后,武宗和李德裕勤政改革,外攘回纥,内平泽潞,威震中外;更严肃整顿吏治,裁汰冗官,制驭宦官;又通过会昌灭佛,释放供寺院役使的良人五十万以上,获取了大量的土地及纳税户,从而扩大了唐朝政府的税源,巩固了中央集权。
会昌中兴在一定程度上振兴了唐朝。
大中之治
大中之治是唐宣宗李忱在位时期出现的治世。因此时年号大中,故而得名。
公元846年,唐宣宗继位。此时的唐朝国势已暮气沉沉,朝政腐败,官吏贪污,宦官专权,四夷不朝。为改变这种情况,宣宗勤俭治国,先是贬谪李德裕,结束牛李党争,又在经济上体贴百姓,减少赋税,注重人才选拔,外交方面,还趁吐蕃、回纥衰微,加上张议潮的归义军起事反吐蕃,不仅出兵收复河湟,安定塞北,更一度大致重夺丢失多年的河西走廊。
在唐宣宗的治理下,唐朝国势小有起色,社会矛盾有所缓和,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


更多百科知识相关内容请关注【初心百科】微博~
文章来源 | 初心百科
整理搬运|初心阿卓
百科咨询|初心C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