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宅就要多读书丨2018年8月

说好的八月份的阅读记录和分享,请查收:)

1.《理想的下午》舒国治
朋友推荐的一本书,有游记有散文。就和书名一样,适合找个舒适闲散的下午,听着音乐慢慢看。
虽说是游记,但是年代久远也没什么参考价值,倒是可以借着别人的笔触,去看看当年的旧时光。遥远的北欧,繁华的英美,还有作者土生土长的曾经的台湾——发现那个时候的人们原来是这样活着的,然后感慨现在,我们是不是真的,在快节奏的日常里失去了太多的东西。
2.《人类“吸猫”小史》【英】艾比盖尔·塔克
看这本书之前,我自觉自己是个猫奴。认真看起这本书是因为序言里的一句话“真正的爱是需要理解的。”
结果看完这本书,我发现我大概不是真爱。。。
原来猫并不能遏制老鼠,原来猫造成了许许多多小动物的灭绝,原来养猫并不能让人远离疾病甚至还会增加患病风险,原来猫从来都不爱主人,原来猫根本就没有血统一说,原来弓形虫对人类的影响并不像我想的那么小……再也没有养猫的欲望了,反而觉得,条件合适的时候可以养只狗=-=、、、
PS:看完书才知道,原来迪士尼是全球著名的啮齿动物保护机构……嗯……可以说是很意外的。
3.《动物农场》【英】乔治·奥威尔
看完《1984》紧接着入手的书,依然是反乌托邦的故事,但是用了更加寓言式的写法。
看的时候感觉有点生理不适……不是书内容有什么问题,而是感觉,太真实。
仿佛自己被代入成了农场里的某种动物,明明已经感受到了自己面对的是什么,但是却无力抗争甚至已经放弃了抗争的感觉——说到底升斗小民到底能做什么呢……
一头扎进书籍避难所的我。
也只是只无能的动物罢了。
4.《使女的故事》【加】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挺久以前听同事聊起过这个美剧,对看剧实在没法坚持的我,在看到有书的时候,就赶紧入手了。
依然带着点反乌托邦的性质,和之前看的几本不太一样的是,这本讲述的不是完全转型后的世界,而是从民主到专治的转型时期。于是有更多的冲突,宛如口述一般的讲述,带着我们生活的痕迹,让故事更加,像真实。
也许因为作者是女性吧,会更容易从女性的角度来讲述一个离奇的社会。反过来为身为女性的我们敲响警钟。要警惕世界的恶意,要做一个,能够用自己的双脚站立在世界上的人。
5.真幌站前三部曲【日】三浦紫苑
一个是失去孩子,独自经营便利屋的老好人。一个是拥有阴暗童年却仍旧保持着内心柔软善良的怪人。
完全不搭又莫名和谐的礼幌站前二人组,以“便利屋”为名,掺合进各种各样的事件,发现各种各样的人生,然后一点点治愈着自己的伤口。
大学时候只看到了第一本,非常喜欢。
书的主题围绕着亲子和爱与被爱。既安抚了受伤的孩子,也体谅了辛劳的父母。
看着故事里不曾被爱的人也会去爱人,失败的父母也能养育出能够给予别人希望的孩子。对当时的我来说几乎是如沐圣光。
这个月才发现,除了第一本《真幌站前多田便利屋》,居然还有后作《真幌站前多田番外地》和《真幌站前狂骚曲》。
买回来又给了自己一次治愈。
摘录丨拾遗
1. 人习惯找寻昔年生活的影子与气味。早年的日子过得愈缓慢深刻,追索于今日之与昔相似的情怀则愈浓。
2. 就像小孩子爬树是同样道理,而帝国大厦是全人类最高的一棵树……它竟能隔得那么远而犹能温暖你凄冷的旅意。
3. 人之所以有这些那些诸多问题或烦恼,便因你还没找到教你专注用力用神的好事体。没找到全心用情的人,没找到你的“最想”。
4. 我愈来愈希望我所写作的,是很像我亲口对友朋述说我远游回乡后之兴奋有趣事迹,那种活生生并且很众人堪用的暖热之物,而不是我个人很清冷孤高的人生见解之凝结。
5. 我只能自己去创想另一片世界。这如同人们盛言的风景,你发现根本不合你要。你只好继续飘荡,去找取可以入你眼的景色。我一生在这种情况下流浪。
6.只能说,当时想要拥有的东西,比别人要缥缈些罢了。
——《理想的下午》
1.真正的爱是需要理解的。
2.经济或者逻辑之类的动机并不是一切行为的前提条件。相反,神话、猜疑、从众等其他的因素才是我们行为的初衷——它们促成了文化、审美以及意外的产生。
3.生活在21世纪的陆地野生动物与太平洋孤岛上的亡命者,实则无差。
4.人们从来都没有平等地对待一切生命……我们只挑自己喜欢的去保护。
——《人类“吸猫”小史》
1.许多“亲爱的读者”自己也会成为作者,这正是所有我们这类写作者的开端:从阅读开始。我们听到某本书正在发声,向我们絮絮述说。
2.我们不是新闻人物,我们生活在印刷字体边上无字的空白里。这个空间给予我们更多的自由。
3.我过去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好人。可那会儿我不是。
4.祈求宽恕是一种权利,给予或是不予宽恕更是一种权利,或许是最大的权利。
5.天下没有一个母亲完全符合孩子心目中的母亲形象,我想反过来也一样。
——《使女的故事》
1.“职业无贵贱”——那是没经受过挫折的家伙说的漂亮话罢了。
2.所谓作为谁的必须,也就是成为谁的希望。
3.你还有机会去爱别人。你能把自己没能得到的东西,完全用你所希望的形式重新给某个人。
4.爱这种东西不是给予,而是得到,是得到对方对爱的期待。
5.不能因为无法一直照顾孩子,就说是不称职的父母。父母也有他们的工作和人生。
6.秘密,就像是复杂的织物上出现的绽线。无论如何精心织成美丽的花样,一旦被扯出一丝小小的绽线,线就将无止境地松开。
7.在成为母亲之前,首先是一个人,待孩子长大成人之后,父母的人生和工作仍将继续。
8.就算没被爱过,人也会去爱。
9.曾经理应确实听见过的悲鸣和哭泣,被覆盖以名为时间的土,逐渐变得微弱、遥远。
10.对方追求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努力去想象、去听、去了解、去回应。所谓“普普通通地去爱”,不就是这样吗?
11.人继承着生命而来,并将有关生与死的记忆托付给下一代。
——真幌站前三部曲
写在后面的废话:
今天看到专栏开了激励政策——开心~
然后发现点击量要求是10W+——啊……我还是太年轻了……
随手翻了下评论,发现很多很多用心码字的up主,在哭诉自己无人问津的作品和表达自己会坚持写下去的心……看得多了才发现,像我这样一开始写专栏就莫名中了一次Pick然后嗖嗖嗖点击破万的……真的是运气爆棚一般的操作了……
看着自己五位数的浏览量和200+的粉丝数,忽然有了一点点作为UP主的自觉。
嗯……不管看的人多还是少,关于我家娃、关于阅读、关于我的爱好和生活中值得分享的东西。
我会一直记录下去的:)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