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投资协定被搁置后,欧盟27国与印度签协议,替代中国的节奏?
众所周知,中国与欧盟在去年年底就已经完成了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但是最近欧盟却做出了暂停敲定中欧投资协定细节的决定,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法新社近日报道称,由于欧盟以所谓的人权问题对中国实施了制裁,而作为反击,中国也对欧盟包括欧洲议会议员实施了反制裁。因此欧盟认为当前的形势不利于讨论中欧投资协定的相关细节,所以决定将此计划暂时搁置,不予处理。并且欧盟还表示,如果中方想要重启协定,那就要解除中国对欧盟的反制裁措施,很显然这对于中国是难以接受的。
在此背景下,欧盟与印度展开了对话,引发外界的广泛关注。据德国媒体报道称,5月8日,欧盟27个成员国领导人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了视频会议,并且还签署了一份全面互联互通伙伴关系计划。该计划被印度经济时报评论称,将在未来向相关国家提供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替代方案”。从印度媒体的表述来看,这俨然是想替代中国的节奏啊?
并且在会议结束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还对印度大加追捧,称此次峰会是双方关系的“里程碑”,欧盟与印度的关系密切,同时双方还存在着巨大的合作潜力等待挖掘。欧盟的这一表态,无疑也是在暗示想利用印度来替代中国的存在,那么印度真的有这个实力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们都知道现在第二波疫情正在印度国内肆虐着,每日不断新增的确诊病例,已经让印度政府头疼不已。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根本无法与外界开展任何有效的经济合作。而且印度本身的经济又非常依赖于中国,就连目前最为需要的呼吸机和制氧机都要从中国进口,在这种情况下欧盟还指望印度替代中国,简直是一个笑话。
而且我们都知道,中欧投资协定只是一个互利互惠的贸易协定,它并不是一国给另一国的施舍,就算最后欧盟与我国的协定没有结果,那受损最大的也只会是欧盟自己的经济,因为中国那庞大的经济体量摆在那里。最后我们还是想奉劝欧盟,与其徒劳地扶持印度,倒不如放开对中国的偏见,与我国展开平等互惠的经济合作。只有这样,欧盟才能得到更长远的发展。(辰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