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坏3完结感言】陪伴我的青春
我最早知道《崩坏3rd》这款游戏,是b站一个up主的实况视频。不怎么玩手游的我,被这款游戏的操作和打击感吸引了,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触摸系统”,于是心潮澎湃的下载,打开了它。当时的我,绝对想不到这款游戏会陪我走到今天,带给我这么多难忘的记忆。
距离我入坑《崩坏3rd》到现在,已经有五年半的时间了,中途有缺勤,但从没有退坑过。作为一款陪伴我时间最长的游戏,其实我对它的喜爱度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么高。这五年多里,因为各种各样的机制变化,事件和节奏,这款游戏的风评越来越低,我对它的失望感也愈发强烈。从整体体验来讲,我不得不承认,这算不上一款好游戏,我无数次考虑过退坑,可它偏偏就让我从17年7月,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它让我能够坚持到现在的理由,在不同阶段也各不相同。
最早入坑,主要是因为它的触摸系统。后来,触摸系统没有了。
我坚持的动力成为了体验玩法和打击感。后来,核心玩法变了。
这时的我想过退坑,但却放不下对里面人物的感情。后来,随着时间流逝,我逐渐放下了这部分感情。
到了后期,我惊叹,自己已经坚持这款游戏这么长的时间了。
是什么让我如此坚持呢?即使是多次被策划恶心,被各种节奏鼓动,我依然坚持到了现在?
是故事。
这个多次带给我震撼与感动的故事。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坠落的天空下,姬子向天举起叛逆之剑,独自对峙神明一般的强敌,将活下去的希望给了学生。以生命为蜡,以信念为烛,燃烧自我,为琪亚娜照亮通往明日的征途。我还记得《最后一课》短片里,弹幕们重复的那句:纵使黑夜漫长无期,我也会燃烧这片乌云,带你找到回家的路。
天穹市的夜空,那颗逆飞的流星冲破天穹。少女站在沉寂的黑暗中,注视她守护过的这座城市,当看到万家灯火亮起的那一刻,灯火通明,焕如新生。有芽衣追逐挚友背影时的绝望,放下懦弱拥抱力量,与琪亚娜天台一战,于雷鸣之中奏响她的挽歌。还有守护神州数千年的仙人,经历无尽岁月的沧桑,经受背叛与离别。走过了漫长的时光,终于这一刻因她而驻足,一切有了改变,渡尘终以渡己。
我震撼过,因为琪亚娜直面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同空律的恶意对抗,即使身处黑暗的世界,也仍然坚信并守护稀微的美好,最后喊出的“我不是一无所有!”也仿佛就在昨日,我看到两道身影在雪白的世界,传递永燃的薪火,她含泪做出最后的告别,自己也曾潸然泪下。忘不了挥舞着大剑,沐浴在火焰中的战士,看着真红的身影连同悲伤的每一页燃烧殆尽,坚定挥下最后一剑,如一颗太阳散发光与热,唤醒了这片能够再度充满生命力的大地。
我感动过,飞了五百年的纸飞机落地,被男人拾起,他抬头,看见了宁静的星空,而最亮的那两颗星星中间相隔了一条银河。星空之下,两个孩子熟睡在树下,愚者的一生就此落幕。
还有时光的伟力,让我们与那十三个人相遇,见证因他们而在的故事,救世的英雄与燃烧的凡人,炽热的烈火与无暇的灵魂,共同谱写出人类的赞歌.............
或许有的人认为这是个普通的王道剧情故事,也或许有人会说这是个悲剧故事。但在我眼中,崩坏三不是简单的“王道剧情”,更不是所谓的“悲剧”。尽管主角团经历了一系列称得上悲剧的事件,但在悲剧的背后,这个故事所讲述的,是希望,是传承,是生存与死亡的意义,如果要将这些浓缩成一个词,我想是“美好”。
最早的时候,“为世界上所有美好而战”这句话就已经是崩坏三的信条,当时的编剧应该并没有仔细想过这句话的含义。而随着剧情发展到了第九章,以及《最后一课》的演出,编剧老师首次将这句话赋予了沉重的意义,之后的章节开始逐步诠释这句话。
之后,“亲手”杀死老师的琪亚娜悲痛欲绝,又被空律人格告知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绝望的她跪在天穹市的火海中,想要自尽,但符华的意识告诉她,这不是姬子希望看到的情形,琪亚娜才含着泪缓缓放下了枪,只为继承老师的遗志生存下去。天真活泼的她,第一次向幸福告别,踏上似乎遥遥无期的旅途。
经过漫长的铺垫,终于到了个人心目中第二高峰章节,第二十五章。
琪亚娜与空律的辩论,终于告诉了我们这句话的含义:正因为世界并不美好,所以美好才是人们心中的渴望。之后,白色的圣芙蕾雅中,姬子向琪亚娜讲述拉格纳的遗书,提到了人类的传承,永燃的薪火。《薪炎永燃》最后,琪亚娜看着姬子的身影在火中燃尽,终于能够斩断过去的伤痛,她闭眼,再睁眼,她的目光已如磐石般坚硬,随着一声长啸,斩杀乌合之众,天空之上是崩溃的剧场,破碎的残骸,沉重的乌云裂开一道缝隙,阳光洒向大地,笼罩在琪亚娜心里的阴霾也随着乌云一同消散,黑暗破晓。从现在开始,她已经不再是需要追逐他人光辉的孩子,因为此刻,她自己便是光,能够照亮他人。
其中琪亚娜的独白:“世界当然不美好,但也有人让我不要放弃,她们指引着我,向我证明这个世界没那么糟糕。”《moon halo》的歌词“我曾认为我不过是一个旁观者,直到我感受到如此真实的触碰,当我看见人们含泪而笑的时候,我便不再是一个匆匆过客,如果不经历生离死别的伤痛,我又该将什么铭记于心”。我认为这将整个故事的立意推到了更高的高度。作为人,我们应当攥紧希望,去追逐世间稀微的光明。这也是我如此喜欢《Hellsing》的原因之一,它所赞颂的是人性的伟大。只有人类会为自己创造意义,只有人类会将意义传递下去,也只有人类会如此的追逐美好的意义。身处黑暗的世界,心中要有光,以此照亮他人,便是生存的意义。
击败千律后,芽衣为了寻找前文明对崩坏的探索,前往一片叫做往事乐土的数据空间。在这里,她先后结实了前文明最后十三位战士的记忆体,他们被称为十三英桀。经历了一系列事件,芽衣终于迎来重点,见证了十三个英雄的终末。其中我印象最深的,除了真我之铭的爱莉希雅,大概就是凯文和帕朵菲利斯吧。他们两个人可以说是两个极端,一个是掌握绝对力量的,背负救世责任的英雄,一个是力量薄弱,一切努力只是希望能生存下去的凡人。但在最后,她却为了大局,选择牺牲自己,无愧英雄之名。
有人说过:“世界上唯一的英雄主义,就是看清了生活的黑暗,却依然热爱生活”(大意是这样)。我不清楚英雄主义和英雄有什么不一样,但对于英雄这个词,我想通过电车难题来讨论。先举几个不同作品的例子。
第一个人是《守望者》里的罗夏。
罗夏的童年可以说是一片阴暗:他从小没有父亲,母亲是一位妓女,本就过着艰难贫困的生活。多了一个孩子后,更是充满了压力,这使她虽然是一位母亲,但却从未给过罗夏任何母爱,罗夏的童年也在家庭暴力中度过。罗夏虽然童年极其阴暗,却始终没有选择堕落于黑暗。他经历过,见证过,思考过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阴暗面,而选择了用一生的努力去尽可能撕毁社会的黑暗面。看透了虚假和平的罗夏,时常一个人行动,打击犯罪,以自己的方式执行正义——即使方式并不那么“道德”。只要是他认为的“恶”,就必须受到审判,社会的渣滓必须被残忍处刑。
他若是面对电车难题,必定不会选择任何一方,反是先以自身血肉之躯迎向电车。他真正所守护的或许不是人,而是自己心目中的正义。对他来说,这大概就是死亡的意义。
第二个人是《蛊真人》的乐土仙尊。
乐土流传于世人的印象是一个真正意义上造福众生的英雄。但不为大众所知的是,他在早年是一个脾气暴躁,狡诈好色,有暴力倾向的不良青年。由于各种理由,或许是有人擅闯自家地盘,或许是与他有什么仇恨,乐土早年杀过不少人,即使这些人并不是真的那么十恶不赦。但发生一系列事情之后,为了救回母亲,他开始尝试放下仇恨,即使最初只是强压仇恨。漫长的时间过去,他在这条路上逐渐认识到了争执杀戮只会让矛盾和仇恨更深,从此开始学会真正的放下仇恨,大爱众生。最后他有了当代天下无敌的力量,却是用大半辈子的时间,将度化恶人,造福苍生视为毕生事业。
在乐土看来,众生平等,不会认为恶人的命就会小于善人的命,甚至不认为人的命就一定大于动物的命。他面对电车难题,我想,他应该会先救下人多的一边,然后为那些死在电车下的亡魂感到痛苦。
第三个是剧情里的凯文。
凯文自从加入逐火之蛾,今后的人生几乎都是活在悲剧里面,经历过大众的猜疑,同伴的战死,纪元的覆灭,支撑他走到现在的,是对使命的彻底觉悟——为了消灭崩坏,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与其说凯文是圣痕计划的执行者,不如说是背负者和承担者。他为了将光明带给世界,不惜背负几乎为永恒的难以想象的痛苦。
如果是他面对电车难题,应该会放弃少数人,而后自己会不惜一切代价毁灭电车,以防电车压死更多的人。
罗夏的善恶观念是极其主观的,以自己的标准衡量善与恶。而且对他来说,善就是善,恶就是恶,中间几乎没有灰色地带,可谓是极端又偏激,无法代表社会的传统善恶观。
乐土则是有自己的观念,同时尊重大众的观念,他不死守规则,而是强调道德。他有明确的善恶观,与前者不同的是,对于恶人,乐土会尽最大可能的让其弃恶从善,在他看来善恶没有绝对的鸿沟,归根到底是道德与欲望的角力,并且坚信道德的力量可以约束恶。
凯文与前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执行圣痕计划的动力,几乎不存在任何“自我意识”。罗夏是守护自己的正义,乐土是遵守自己的道德,而支撑凯文的,却是经历生离死别之后,他必须背负的责任。眼里除了这个“正义”的使命,凯文无所谓道德或人情,以至于他可以选择承受难以想象的代价。
对于罗曼·罗兰这句话,我不完全认同。这句话说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确,罗夏和乐土的英雄形象都建立在这一基础上。但是凯文,我认为他的英雄主义的基础是使命。
剧情终章,编剧多次提到一个问题:鸟为什么会飞?
如果从自然的角度来讲,是一种适应环境的进化规律。一般鸟的本体脆弱,以及身体结构,它们只有会飞才能生存。假设鸟不会飞,那估计已经灭绝了,或者进化成其他生物。
要是从带有浪漫色彩的哲学角度呢?也许世界上第一只会飞的鸟,它得以飞翔,不仅是因为它本就有这个天赋,还是因为——它敢于去飞。就像曾经的人类,如果没有第一个敢于挣脱束缚,打破传统观念的人,我们今天自然不会站在地表食物链顶端。一个个前人的努力,打破了固化的思维,无时无刻不在向后人证明,有很多事情,其实不是人类做不到,而是不敢去做。这第一只会飞的鸟,即便最终坠地,也已经向其他鸟儿证明了:鸟,是能够飞翔的。
再以同样的角度,引入第三层含义。伊卡洛斯,这个神话人物,隐喻的是当那些苦难发生的时候,太阳照耀一如往日。而在崩坏三终章,他的陨落还被赋予了另一层意义。他不断追逐太阳,飞到自己能达到的极限高度。
生存的意义是什么?死亡的意义又是什么?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的答案。
如果是拥有至高力量的凯文,他会以“救世”为最高规则,即便需要践踏部分人的理想,甚至是独自一人忍受漫长无期的孤独,痛苦,也要消灭全人类共同的敌人。这是他生存的全部意义。前文明末期的人们想出了很多方法解决崩坏,经过实践,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经历失败,最终选择了最稳定,但也是代价最大的计划,圣痕计划。它的代价有多大呢?可以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全人类的存在形式,将全人类转化成精神性的存在,从此永久存在于美梦中。这样的存在已经无法称之为人类。即使是作为计划执行者(背负者)的凯文,内心也不希望这个计划成功,但他又必须去做。所以凯文给了后人一个超越他的机会。某个角度来说,名为“凯文”的灵魂早已经死去,支撑他活到现在,更要活到终末的支柱,只有跨越五万年的,对于背负使命的执念。
回到原本的问题:鸟为什么会飞?
当第一只尝试去飞的鸟坠地,是否也想过,想要向后代证明一件事“我飞到了高高的天空,最终陨落,但这并不是飞翔的极限,你们将追寻我的痕迹,飞的比我更高!”写到这里,我想到了追逐永生的古月方源。方源不惜一切手段,践踏了无数人的理想和生命,只为了追逐永生。但我突然想到,方源明明知道永生几乎虚无缥缈,却又始终如同逐火的飞蛾,也许,他又何尝不是希望有那么一天,有人能践踏自己的理想,超越自己呢?
凯文这样的人,最大的梦想不是要完成这个最差的计划,而是渴望有人能够超越圣痕计划,同时跨越终焉。这便是第四种英雄——希望自己的理想被践踏,成为他人的垫脚石,从而令他人达到自己未能达到的高度。
我们都听过类似的话:不是因为你想成为英雄,才去行善除恶,是因为你行善除恶,所以才是英雄。官方武力的存在意义主要在于维护大众(维持和保护),非官方武力则是官方武力的副产物。官方武力无法解决人们的某些问题时,时间久了,总会有人出来代表官方执法,这就是非官方武力。可能很多人曾经想成为上面任何一种英雄,义警罗夏,圣人乐土,孤独救世者凯文。现实中,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没有战火的国家。绝大多数穷极一生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凡人。不说拯救国家这种大事业,就算是面对黑恶势力,愿意挺身而出的人又有多少?然而帕朵这个似乎最自私(非贬义)的一位英桀,明明可以在虚构的理想世界里活下去,却自愿成为双重意义上的“燃烧者”。所以对于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当我们心里有了超越自身生死的,更为高尚的东西。沐浴在火中,凡人的灵魂因燃烧得到了升华,就足以承载英雄这个词。
之后便是《毕业旅行》。这场名为美好与希望的“歌剧”终究是平淡地落下了帷幕,歌剧的角色们,在绽放了他们各自的魅力之后,终于宣告退场。他们的故事结束了,留在观众们的记忆中。
或许多年以后,我回想起这个故事的时候,还会想起我第一次登上舰桥那一刻的期待,回想起这个青春为崩坏3流下的每一滴感动的泪水,不会忘记她们为世界上所有美好而战的信念。
如果重来一次,我依然会选择入坑,这个陪伴我青春的故事。她们会留在我们的回忆中,然后,我们会向着明天,走向未来。
当曾经的挚友离开,
你是否期待他们能牢记你姓名,
当美好的旧日远去,
你的心是否仍旧如初?
我们无法停止时间,
只得将车辙留在身后,
毕竟前方的道路更长,
曾有个故事的讲述者,
描绘着阳光雨露,
而人终究要长大,
用毕生时光去体会爱与伤痛,
我们无法停止时间,
只得将车辙留在身后,
毕竟前方的道路更长,
如果难以说出再见,
那让我们试着唱出来,
“你便是世界上的美好,永远闪耀。”
跨越漫长的轮回
创造属于每一个人的故事
《Reburn》《女王降临》、《最后一课》、《天使重构》、《希儿》、《布洛妮娅》、《天穹流星》、《罪人挽歌》、《渡尘》、《薪炎永燃》、《阿波卡利斯如是说》、《因你而在的故事》、《毕业旅行》
我们已不再是最初的追光者
现在的我们亦是星火
六年之长,感谢有你
愿文明之火永燃不灭
为世界上所有美好而战
愿所有美好都能得到祝福
——小诺奶够翘
2023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