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师妹的故事106

只是一个故事, 无真实人物关系, 无准确时间线,切勿当真,切勿入戏,切勿上升。

一周的节目安排完,朱子言的场从一周一场增加到一周三场,并且不定时加场,杨鹤通嘱咐她要提前做好准备,“行吧,我觉得没有问题,你的储备量足够了。”
“不敢这么说,师父都说了,不会五十个节目不能领工资!”
“那你早够了!替场都游刃有余了!”
“哪有余了?我差点儿没死台上……”
“嗐,那不早晚的事儿嘛!”
“恩?我早晚得死台上?”
“瞎说啥呢!我说你早晚得上四队去,阎大脑袋都跟我说好几回了,就是师父没说话,我们不敢自己安排。”
“这事儿说着都为时尚早,我在主任手下还没待够呢!”
“哎,这话我爱听!”
“不过呀,我还有个事儿得麻烦您……”
“恩?合着这好听的话也不白听啊哈哈哈哈哈”
“您看,您要想听,我回头给您录一个,回去躺被窝听啊!”
“快拉倒,让你嫂子听见还得了!?”别看杨鹤通肉大身沉,肯定是个糙老爷们儿,其实正经是个疼媳妇儿的暖男,“有什么事儿你就赶紧说吧!”
“嘿嘿嘿,这样,我想请个假……”
“哟,你这刚加了场就要请假?”
“不是,不是现在,得年底吧,十二月中旬差不多吧。”
“得几天?”
“这个……少说得两月……多说……”
“啥?”杨鹤通差点儿以为自己听错了,朱子言自从到青年队来, 从来没有缺勤过一天, 迟到早退都没有,请假这也是头一回,一下子就请两个月,这……
“多说得仨月……”
“有啥事呀这是?”
“我家……又新开一家酒楼……我得回去盯着……我爸妈顾不过来……所以两三个月……”朱子言说的吞吞吐吐,好像理亏的样子。
“这个……”杨鹤通想了想,队员是队员,可是队员也有家啊,也不能都不管不顾。这是人家家里的买卖,父母发话了,不回确实说不过去。“这个……队里倒是可以安排,但是,得师父点头。”
“恩,我知道,我自己跟师父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