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师 X 银行螺丝钉】银行人&基金圈,如何用新媒体脱颖而出

本期嘉宾:
银行螺丝钉(财经区Up主、基金大V)

1、山东不孝有三,不考公务员。去互联网纯不孝。

2、螺丝钉的ID来自《半泽直树》,银行的商业模式就是晴天借伞、雨天收伞。

巫师:为什么对投基金股票感兴趣呢?是因为赚的挺多吗?
螺丝钉:2014年-2015年那轮牛市确实收益挺好,因为买的早。2013年那会儿成本也低。茅台都不到10倍市盈率,现在白酒得二三十倍吧。(市盈率是指股票价格除以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EPS)的比率。)

巫师:有两年是没开始商业化,然后还辞职了,再写公众号。那这两年是怎么赚钱的?是接广告吗?
螺丝钉:从资金上当时也不太缺。2014、2015年一波牛市,书也带来了一些收益,给我们带来了一笔相应的稿费。财经类的接广告给钱最多的基本都是坑(P2P、房地产)。

螺丝钉:我觉得这些年书籍整体的量比前几年还下降了一些,可能也跟段视频这些平台有关系,包括公众号的文章也是,早些年大家写几千字对吧? 那时候大家就是洋洋洒洒写几千字,这个看的人也能看完,完成率还挺高,现在写超过1000字基本上完成率就很低了。文字是这样的。我们现在公众号的最佳长度是1000字上下。
巫师:可一千字讲不了什么呀,很快就看完了。
螺丝钉:就可能每篇文章就讲好一个点,就讲一个点。
橙子:高效传递的信息可能是读者最喜欢的。
螺丝钉:其实从2021年之后,就基本没有纯粹的基金大v了,因为你要介绍基金,就必然会有投资者问这个基金该怎么投。你如果告诉客户这个建议,它就属于投顾的范畴。
巫师:就不合规了。必须得是编制内的人员才行。我要通过你这买一个基金组合,就其中要多少投顾费?
螺丝钉:主流的话是按百分比,就跟管理费类似。市场上你像股票基金组合,主流就是05%/年,大概这样一个费率。我们是在这个上面设了一个封顶,最多到360元。这种模式是比较少见的。
橙子:听起来很值啊。
巫师:值什么啊不值。你想我直接买股票,我是不是就交佣金——这是第一层,第二层就是我买基金,就基金管理费,我再被薅一层。现在基金上面再套一层就是投顾。
橙子:但我自己买不好呀,我都不知道买什么。
巫师:那基金经理还会告诉你,那你相信我呀。以后咱们开一个业务,就是我帮你挑投顾。我在你们上能再套一层娃。

螺丝钉:投顾不是要服务所有的客户,在国内挑基金比挑股票还难,因为基金现在是一万多,股票才四五千。
橙子:排列组合太多了。
螺丝钉:对,所以实际上在国内挑基金比挑股票还难。基金经理要做的事情是把投资做好,他不一定要服务客户。一个基金经理,他要做的是把自己手里的钱管好。他只要把投资做好就行了。所以投顾分两块,就是投是一块,这个跟基金经理类似,顾的这一块就是客户如果有疑问,那得及时解答。
巫师:你们公众号是不是就是女性和男性比例差不多1:1
螺丝钉:早些年女性高,这两年男性比例略高一点点。
橙子:那你们的客户也是女性偏多是吗?
螺丝钉:对,基金行业一直到2016、2017年之后才变成男性居多的。买基金的投资者2017年之前是女性偏多。
橙子:波动小了要稳定。
螺丝钉:男性是亏得不行然后才转化。

巫师:投顾嘛虽然开玩笑说主打一个陪伴,但是陪伴还挺重要的就得有一个地儿发泄。
螺丝钉:对,他输出的情绪。其实有的时候看到客户的负面,心里肯定也难受特别是晚上EMO的时候,看到客户抱怨。
螺丝钉:人正常情况下在现实社会里边接触的人数就是100来人,对吧,就是那个邓巴数嘛。然后在互联网上你突然发现成百上千的人可能会因为一件事突然向你发出负面,这个时候就会觉得开始怀疑自己。你的这个社会链条里面你觉得怎么我接触的这些人都在否定我,但实际上这个时候很多支持你的人他还没有发声。然后到市场好转的时候这些言论又反过来了。
巫师:骂了你之后他也不赎回了,就是我宣泄完了。
螺丝钉:这骂的客户他不是最差的客户,最差的客户是对你失望透顶。他一句话都不会说,他就赎回了。
贴几张巫师说的话,关于流量和钱的关系,也是新媒体常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