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山西原平发现的刀币
记山西原平发现的刀币
朱安祥 孙 辉
中国钱币 2014-08-15
DOI:10.13850/j.cnki.chinum.2014.04.008
2009年上半年,山西原平市西约五公里处发现一批尖首刀币。经了解,是当地人盖房挖地基时发现。刀币罐装,连同残破者总数约两千多枚。笔者收集到75枚这批刀币的资料,现将这批材料做简要报道,以便学术界研究、参考。
这批尖首刀保存较好,文字清晰,生坑绿锈,质地精良。刀币形制基本相同,为弧背凹刃,刀刃没有郭线,刀背郭线止于与刀柄相交处。刀体狭长,刀首呈直斜坡状并不内凹。刀柄正面均为两条竖线,背面大都有两条竖线,一部分有一条竖线,目前仅发现一枚无竖线。一般通长141~162mm之间,重量在6.4~13.7g之间,个别重至16.8g。刀面多带有文字或是符号,目前所见文字符号达二十多种,刀背无文。
值得注意的是,原平地区发现的这批尖首刀未曾见于以往的著录,其形制特点“弧背、首刃呈直斜坡状、凹刃无郭,刀背外郭止于刀柄相交处”,与之前河北灵寿故城战国早期早段的鲜虞中山墓葬出土的尖首刀币特征相同"。不同的是原平刀形制较小,刀体、刀柄均显瘦长,因此收藏界也称之为“瘦刀”。我们按照黄锡全先生对尖首刀类型的划分标准,原平刀应该归于乙型尖首刀。
原平市地处山西北中部,据《史记》正义引《括地志》:“原平故城,汉原平县也,在代州哼县南三十五里”。汉代的原平县经北齐废县后一直隶属旧的哼县。另据相关文献记载,晋北地区最迟在战国早期就属于赵国了,《赵世家》:“襄子元年(前458)……兴兵平代地……遂以代封伯鲁子周为代成君。”武灵王也曾“至榆中,辟地千里”。建国后,原平地区曾出土大量赵国铸造的尖足布币和“城”、“白人”、“邯郸”刀币,一同出土的还有燕国的刀币"。
黄锡全先生认为:乙型尖首刀应该是白狄鲜虞之中山国所铸,是中山国继承本民族货币风格继续铸行的刀币④。我们也非常同意这种意见,这次出土的原平刀面文有“非”、“鼓”铭文,应该是延续了甲型尖首刀的铭文。结合原平刀的数据及出土地点,我们认为原平刀应该铸造于战国早期早段,很有可能是乙型尖首刀的晚期形式。
温馨说明:本平台目的在于集中传递全国各县考古成果,不作为任何商业目的,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注明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图文编辑校对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及时纠正修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