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块根植物有没有投资收藏价值?或者说怎么投资,今天视频技术原因没字幕所以补个文稿!

2023-01-10 15:10 作者:小新玩儿个球  | 我要投稿

文稿和视频里有极个别不一样可能视频有即兴部分,看不了长视频的可以看本文

哈喽各位植物学家们大家好我是小新今天呢咱们来穿古通今聊一个有趣的话题,潮流块根植物有没有投资收藏价值,一说到这个话题可能刺痛了观看这期视频的老肉友们了,毕竟都是经历过那个15年还能在贴吧见到:“这株雪莲花了我半个月工资” 这样的帖子的年代!当时谁还不是局中人呢?从多肉到仙人球再到块根一个坑又一个坑!本想着叶插小苗卖了还能再买个乌木的,我承认我爱花但我也是想以花养花的呀,毕竟园艺烧钱的地方真的还蛮多的!

但是吧这个市场并不像园艺爱好者想的那么简单其实里面已经被资本玩坏了,就比如说这个多肉降价风暴!多肉这两年掉价很快,前年上百块,22年只要十几块,尤其是锦化多肉。

  我国的多肉植物市场变化无常,同样品种的多肉,价格有高有低,这也让很多的消费者自认为价格高的多肉品质就高,实际上并非你想象的这样么简单,繁殖多肉的大棚主都知道,现如今的多肉市场,已经不像往年那么好做了,市场随时随地面临着崩溃。

一开始物以稀为贵,尤其刚培育出来得新品种,一小片叶子可能就要卖到几百块,甚至上千块,因此那时还局限在少数有经济能力得爱好者之间,随着这些年培育得不断丰富,多肉植物得价格已经逐渐平民化,受到越来越多白领、蓝领,甚至学生党得喜爱。而“走红”得背后,社交平台自然起到了非常重要得促进作用。植物学家、科普达人,甚至一些普通得植物爱好者,积极地通过文字、支持、视频等形式,加入到宣传得队伍中。

多肉进入国内市场得时候,刚好赶上了社交已更新得流量红利期,因此一跃成为了植物圈得“顶流”。除此之外,它也有很多适合网媒推广得“特性”。首先它拥有比较奇特得外形和色彩,吸引人来‘入坑’,并且容易产生热点和话题,让更多得人通过社交已更新参与交流和分享,然后进一步带动更多得人投入到生产、销售和服务,从而形成一条完整得产业链。”

“更关键得一点是,传统绿植在运输得过程中容易产生损耗,但多肉植物在物流中具有优势,且送到家后也易上手,这些特性帮助多肉植物更容易流通和普及。植物本身得猎奇性、社交已更新得传播性,还有便捷得购买渠道和易入门得养护方式,是网红植物诞生必备得条件。

在植物界中,多肉植物得“顶流”现象虽然罕见,而它得确带动了地区产业得迅速发展。

据了解,自2014年起,云南多肉植物种植面积呈快速扩张势头,从业人员也快速增加,目前已成长为国内蕞大得多肉产业生产基地和销售基地,种植生产面已超过6000亩。据阿里得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来自云南昆明产区得多肉在淘宝天猫上销售领跑全国,是继普洱茶、珠宝之后得新秀产业。

养多肉表面上看似简单,实际上还是需要耗费很多精力的,多肉植物跟农业相互挂钩,想要把农业发展好了,不仅要靠个人的经验和技术,关键还要靠天吃饭,除此之外,才是市场的发展变化,作为消费者,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近几年的多肉植物价格下降的非常迅速。

就拿市场上售卖数量最多的景天多肉,叶插的多肉苗子合计一两块钱一棵,花个百八十块钱,就能满足自己养多肉的爱好,再不追求多肉品种的情况下,花上100块钱,整个阳台都能摆满了,就算是好的品种,再往后延迟几年,价格照样会下降。

有人养多肉,为了玩乐,有人养多肉,为了赚钱,繁殖多肉的人越来越多,养多肉的人越来越少,这就是当下的多肉市场,除非你手中把控着精品多肉,或者是优质的多肉品种,或许才能赚到一些利润,否则的话,根本是赚不到钱的。

比如说第一个从云端的仙女duang~~的摔在地上的当然是雪莲,可以播种可以叶插而且好养的雪莲唯一难伺候的地方就是会掉霜,原来那可是多肉里的象牙宫一样的存在,现在小苗价格:10元,品相漂亮的成株价格在100~200元左右,再贵大家就看看好了,不值。(雪莲火爆的时候可以按厘米来卖,1厘米几十元,现在小苗降的厉害,不过成株零售价依然坚挺,韩国人知道国内雪莲种的多,都不种了……)还有比如冰莓我是13年买的当时价格300左右吧眼看着价格掉到后来的80元biu~~~的一下降到现在20元,莎莎女王2015年我买的时候68元,现在10元。(月影系降价也是挺快的,但还是小苗降的多。就说冰梅吧,单头降的厉害,可现在韩网或者市面上一株冰梅群还是要在百元以上,冰妹子爆头还是挺快的,一个冬天,基本上单头变多头)

降价,这在多肉圈不足为奇。前几年‘雪兔’、‘雪莲’、‘冰灯玉露’等价格都曾频频刷新生产者承受的底线。比如,‘雪兔’最初进入国内每株1500元,一年多后每株3元至5元;‘冰灯玉露’单株价格500元的产品,在曝出大量组培苗后,一年后价格下滑到每盆5元至10元。所以,降价从来就不是吓退生产者的要素,唯有滞销才是。

目前生产端遇到的尴尬局面是,“价格战”失效了!

不是“低价就能卖完”,是低价对于销售的促进作用已经不明显。由于产量过大,生产者感觉销售乏力,基地整体周转速度变慢;价格太低,利润空间受挤压,而在销售方面却要付出更多的人力和精力,销售变得更累了。因此,一些生产者认为,多肉这股“风”,怕是要过去了。

 

好啦不说这些伤心事~回到潮流植物这个话题,我们如何能够掌控潮流植物的购买呢?(OS:又能欣赏,又不会亏)

对比上述基础的投资策略,我们也从价值和套利两个方向来看,

那么,什么样的植物符合价值投资的方向呢?

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过去10-15年,有潮流属性的植物的共通点。根据我自己从网络检索到的资料,1996年前后就有公司将多肉植物引入国内,但由于市场时机不成熟,当时多肉品类并未爆火,属于小众类植物,但收藏者已经开始逐步出现。在2010-2012年期间,由于微博等新一代媒体平台的出现,信息传播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多肉类植物自身可爱、独特造型的特点被新媒体平台突然放大,再加上多肉多以“桃之卵”“玉露”等清新、文艺的名字命名,导致这个品类一跃而起,成为当年的网红植物。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是2012年5月,一种酷似兔耳朵名为“小兔子”(学名碧光环,番杏科碧光环属)和一种酷似熊掌名为“小熊”(学名熊童子,景天科银波锦属)的多肉植物贴在微博被大规模转发,使得多肉植物被更广泛的人群知晓,逐渐具备网红属性。

之后一波的热潮大约是在2017年左右,十二卷、肉锥类的多肉因为自己独特的外观再次在市场风靡。

那么回到我们的问题,什么样的植物符合价值投资的方向呢?从多肉发展的历史看,新的一代网红产品的出现,新媒体是比较重要的推动力,但从本质上说,还是需要新的产品需要与老一代产品有足够大的外观差异性,这样才能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引领市场潮流,即做到“持续增长”。

我们可以假设自己在2012年,当时绝大多数的室内植物还是绿萝、发财树等纯绿叶观赏植物,对比一下“小兔子”和“小熊”,后者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审美可能因人而异,有人觉得绿萝好看,有人觉得“小兔子”好看,我们不讨论审美层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小兔子”是与绿萝完全不同的外观表现类型);大家都懂,人性就是不断的尝鲜。所以我觉得判断一个品类是否有可能发展出一个代际的新潮流从而至少在5年左右的时间形成一个越发广泛的购买市场,也就是价值投资中的“价值”,就是外观与现有植物有肉眼可见的差异化。

所以呢,我们来看看楼主所说的品类,象牙宫、象足漆树。明显的,这一代网红的观赏点与前述多肉植物又有了本质的区别,非常直观的可以看到,块茎颜色、形状、调性又有了显著差异。那么根据我们价值投资的理论,楼主想入坑的方向大概率是会形成一个比较确定的潮流。

而在我检索了某宝、某海鲜市场后,发现其实这个方向的产品,植物学分类还挺复杂的,象牙宫、象足漆树仅仅是被市场认知比较多的品种,还有很多品种未被发掘。那么实操上,遵循“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原则,在购买、欣赏已知被广泛认知的品类后,最好还是也零星购买一些同方向其他品类,比如密花棒槌(西巴女王)、象牙玉、瓶干麒麟(瓶干大戟)、巴洛尼棒槌、列加式漆树等。就像在股市中,当一个大行业爆发后,其中的各公司都能受益;对于植物来说,就是品类爆发后,除了当红品以外的产品也有跟涨的可能,甚至因为之前市场认知不足,能够有更大的市场定价增幅。

给上一段内容做一个总结,象牙宫、象足漆树这类欣赏块茎的植物与上一代多肉植物的外观有明显差异性,大概率会成为新一代潮流植物;作为新手的购买实操,除了遵循自己的喜好,想要享受到这一个风潮的红利,可以采用“多元化收集=创建投资组合”的策略,保证自己未来有浮盈或至少不亏的可能。

在这里面,大家可能会有一个疑问,这么多的潜在品类,我怎么多元化收集潜在收益能更高呢?这里我给出一个简单的方案,同品类里找潜力款。这不是废话吗?哈哈,其实不是。这个找潜力款还是需要点思路的。我觉得对于刚入坑的玩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找未被发掘的相似款。密花棒槌(又称西巴女王)/凯蒂棒槌vs象牙宫。象牙宫已经是在潮流植物圈广受认可的植物,那么意味着这个外观方向已经被市场验证过。在这个方向上,可以搜寻一下和象牙宫相似的植物,比如密花棒槌/凯蒂棒槌,

Emm,我相信,第一次或者刚接触潮流植物的朋友们很难看出他们的区别,特别是如果我告诉你们这三种植物开花都是明黄色,那大家更无从分辨。其实,这三种植物的刺型、叶子、皮色都有些许区别(这里就不详细介绍植物间的区别了)。重点是,大家可以问问自己第一眼最喜欢哪个植物。如果大家的回答是无法分辨那么就意味着,象牙宫撑起的市场价值,密花、凯蒂棒槌也有可能达到相同的高度。而从市场零售价格看,从左至右的凯蒂、密花、象牙宫分别为78元、148元、288元,象牙宫的价格大约为凯蒂、密花的4倍、2倍,这也造就了密花棒槌/凯蒂棒槌的市场潜力。理论上讲,凯蒂、密花的市场价格有可能不断向象牙宫的价格靠拢。当慢慢入坑的同学变多了之后,与象牙宫类似审美方向的密花棒槌/凯蒂棒槌就有了更大的价值提升空间。

第二,挖掘有更多元观赏价值的品类。比较好的例子是列加式漆树vs象足漆树。还是拿图说话,对于树型产品来说,沧桑的质感和独特的枝条/叶片是比较重要的欣赏点。

为什么拿这两颗来比较呢?因为左边的象足漆树价格是右边列加式漆树价格的2倍(象足1,288元、列加式600元)。这个价格比较有冲击力,因为右边更大的列加式漆树反而更便宜。然而,可以看下面的对比,无论是代表沧桑感的树瘤、还是叶片的比较,列加式都有更多故事可讲——相比来看,列加式漆树的树瘤更大更丰富、叶片更亮更像水滴/爱心形状。也就是说,在树瘤、叶面能和象足漆树媲美的现状下,列加式漆树有潜力提升其市场价格,使其市场价格向象足漆树的方向靠拢。

好了,做个总结,对于想入坑或者刚入坑潮流植物的玩家,除了收集最当红的品种外,可以采用“多元化收集=创建投资组合”的策略,保证自己未来有浮盈或至少不亏的可能。即,多元化收集的实操,可以把最当红的产品当做品类标尺,通过信息收集找到该品类下未被发掘的潜力产品。

说完价值投资,我们再看看套利方式有什么可以玩的潮流植物品类。

在Pre-IPO项目套利策略中,能了解到项目信息是这个事情关键中的关键。我们普通人基本每次只能从招股书中读到,又有哪个大公司/大佬参与了哪个大公司的Pre-IPO投资,但是这个投资发生时,我们一无所知。这个事情表面看是信息差、背后是资源差。在潮流植物行业,这也是个方法,想既享受收集的乐趣又能够赚钱,就需要更深入的去了解这些植物,得到比其他玩家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这样就慢慢有机会接触到一些繁育难度高的优秀品类;而难以繁育,其实是能够穿越周期的,越难繁育市场保有量就越少,即使不在潮流领域,其本身的珍稀程度也是保值的坚实支撑。这个方法表面是套利,背后其实比较价值,拿的就是最珍贵、最稀有的品类。

我呢,是建议大家多多关注夹竹桃科和大戟科的植物和没药植物,听闻这几个类别的植物既在潮流植物圈,繁殖难度又高,比较符合我们的“投资”思路。夹竹桃科就是之前提过的象牙宫、凯蒂、密花等;

最后浮躁的“虚火”从来都不是园艺届需要的,有多少人在从爱好者转变为从业者过程中,已经忘却了喜欢多肉的初心,与其说是中国多肉行业的“下半场”,不如说是多肉行业在国内正迎来一个长期发展的窗口!


块根植物有没有投资收藏价值?或者说怎么投资,今天视频技术原因没字幕所以补个文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