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3真的香!但无刘海真的没戏?
要说这次iPhone 13系列上,比较值得大家推敲的变化,就是自iPhone X引入Face ID以来,苹果首次对正面刘海动刀了,终于变得更小了。据苹果官方称,新的刘海大约比iPhone 12等旧款机型小了20%。
但从各大媒体的上手评测来看,苹果依然为此做出了一些妥协,刘海变得更窄的同时也更长了。另外,就连其他部位的元器件位置也相应进行了微调。

对于部分希望刘海屏改变的果粉来说,这算是过年了吧?但刘海屏再小,也还是刘海屏,跟安卓手机目前主流的打孔屏和真全面屏相比,依然还有很大的差距。难道说这都2021年了,苹果不知道换成全面屏以后,会带来更高的销量吗?答案显然不是。
大家都知道,苹果一直使用的都是采用3D结构光技术的Face ID人脸识别系统。在iPhone的正面刘海区域有一整套测定人脸3D结构的组件,大概原理就是红外光到达人脸各个点的时间不一样,上百万个点就是上百万条长短不一的线,然后在系统内部将这些信息转化成结构图像,计算得出人脸的3D模型。

而为了让Face ID更好用、更安全,如果使用传统850nm波长红外摄像头的话,在阳光底下进行面部识别就会有很多干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苹果还特地收购了一家公司,让iPhone上的红外摄像头能够接收960nm波长红外线。
而苹果收购的那家公司,就是Kinect的原开发商Prime Sense。在被收购之后,经过苹果优化和整合,最终将Kinect塞进了iPhone X的刘海中。

你想想,能把这么大的原型机塞进来,真的不容易,再想缩小绝非易事。iPad Pro能做到没有刘海,并不是因为简化了Face ID,而是把边框做粗的同时改变原来元器件的排列方式,把它们塞进了边框中,其实所占的面积跟iPhone是相差无几的。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种?
或许边框跟现在一样窄了以后,我才能喜欢无刘海的iPhone吧。而安卓这边别看又是挖孔,又是真全面屏,但多少都舍弃了一些安全性。现在的大部分安卓手机都是通过“前置镜头、光线感应器、距离感应器”来收集信息,拾取信息的仅为一颗前置镜头,捕捉的也只有2D平面信息,可能在某些环境和条件下会出现无法识别的情况。

虽然现在也有不少安卓手机用上了3D结构光,但与苹果景深摄像头所捕捉的信息相差甚远,所以安全性方面还是会大打折扣。当然,你可能会觉得既然面容不好用,那就用指纹,这不比面容方便?
其实早在iPhone X发布的时候,苹果就说过,Touch ID的安全系数是5万分之1,而采用3D结构光技术的Face ID安全系数是100万分之1。经过了这么多代的技术升级,现在的安全系数比之前也更高了。

或许等到Touch ID足够安全以后,苹果才会考虑在iPhone上重新启用吧。不过听说,明年iPhone 14将有一款改成目前流行的挖孔屏,不知道那时候还有没有人说十三香?
最后,我相信苹果不会再更改或缩小刘海了,直接跳到无刘海的可能性更大。